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在魏忠贤掌权时,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
2022-04-09 15:48:08 来源: 腾讯网

大明万历十七年,一位年轻人在赌坊,押上了自己最后一个铜板,他没有赢来奇迹,换来的只有一无所有!

没有钱,没有希望,没有背景,绝望的年轻人挥起了手中的刀子,他没有选择自尽,他选的是另一条路,选择成为一名“太监”!

一个年轻人就这样结束了自己22年的男性生活,他用手里的刀,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太监,在那个年代,当太监是份衣食无忧的差事,但多少会被人鄙视。

毕竟“男不男,女不女”的话不是谁都能忍受的。谁曾想多年以后的年轻人竟然成为了手握大权,把持朝政的“大宦官”,他就是“魏忠贤”!

有人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那么是什么让一个太监挡住了努尔哈赤的千军万马呢?又是什么让一个太监把持了大明的朝政呢?

魏忠贤何许人也?

常年在外混迹,魏忠贤的情商非常的高,结交了不少出来办事的太监,所以魏忠贤想入宫也不是什么难事。入宫后的魏忠贤可能是觉得对不起祖宗就改了名,名叫李进忠。

魏忠贤进宫之后,主要跟的人就是孙暹,当时的孙暹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并且掌管着东厂,用电视剧的话说就是“厂公”。

在明朝皇宫内务衙门分成十二监,“司礼监”是当时公认的“第一衙门”,而“秉笔太监”手握“批红”的权利,在职位上仅次于“掌印太监”。由此,可以看出孙暹当时在皇宫的地位。

魏忠贤为人很会奉承,深受孙暹的喜爱,于是孙暹将他调入内府仓库“甲字库”当差,那里的油水很丰厚,魏忠贤在那很快又找到了生财之道。

有了钱之后的魏忠贤,结识了“魏朝”,此时他想给自己再找一个靠山,也就是“王安”。

王安,是太子朱常洛的伴读,在朱常洛当上皇帝之后,王安也顺利地坐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不得不说,魏忠贤的眼睛还是雪亮的,每次都能找对人,只是王安对他的喜爱是有限的,相比魏忠贤,王安更喜欢魏朝。

朱常洛命不太好,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红丸案”。

在那之后,朱由校继位,史称明熹宗。魏忠贤也早为自己铺好了路,此时他和朱由校的奶妈客氏成了姘头,那时候的皇宫给这种搭伙过日子起了一个名,即“对食”!

客氏,是朱由校的奶妈,长的很漂亮,但为人不怎么样,且淫荡!有传言说,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总之天启皇帝对客氏的喜爱是非常的,也是有目共睹的。

魏忠贤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押上了宝,没想到在赌场不得志的魏忠贤,在官场却能屡屡押到宝,实在是让人佩服。

天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就升官了,看在皇帝奶妈的份上,魏忠贤一个大文盲也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

不仅如此,天启皇帝还给自己奶妈封了一个“奉圣夫人”。家里面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凡能当官的全都做了官,魏忠贤那个不争气的大哥都成了锦衣卫千户。

此时魏忠贤不仅得到了金钱,更得到了权利,他和权倾朝野这四个字,还差一步。但,很快这一切就都成现实了!

魏忠贤掌权,权倾朝野!

自打魏忠贤成为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计划,他和魏朝因为争抢客氏争吵过,所以在其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魏朝给发配了。

王安作为魏朝的保护伞,没多久也被魏忠贤设计弄死了。此时,王安以前的小弟全都遭了殃,大多都被魏忠贤收拾了一遍。

王安倒台之后,别说十二监,整个皇宫的太监基本都是魏忠贤的人,那几年客氏和魏忠贤这对为夫妻夫唱妇随,搞得天启皇帝很是开心,但凡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二人不好的,基本都被皇帝斥责了,不仅如此第二天东厂的人就去家里办事了!

魏忠贤的野心是一天一天的膨胀,开始在宫中做火器,操练“武阉人”,对外勾结官员,形成势力。

此时魏忠贤的势力和权力逐渐的壮大,天启皇帝也视而不见,整天埋头在自己的木匠作坊里,由于天启皇帝酷爱木工和建筑,所以整日不思朝政,这也进一步给了“阉党”机会。

那年,魏忠贤从一个“太监”摇身一变成为了“九千九百岁”,作为阉党的一把手,此时魏忠贤最大的敌人就是“东林党”。

在其掌权之后,东林党可谓被收拾惨了,死的死,伤的伤,一时间对魏忠贤没了威胁,而此时魏忠贤最大的敌人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努尔哈赤”!

忠贤不死,“大明不亡?”

靠着皇帝的奶妈子,魏忠贤爬上了权利的最高峰,靠着皇帝的信任,魏忠贤排除异己,解决了自己的仇人和敌人,可是远在关外的女真人,正虎视眈眈大明王朝的国土!

明朝末年,后金崛起,女真人迎来了一个勇猛的统治者,即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败明军之后,后金算是成了气候,眼看势如破竹,直奔着京城就来了!

此时,大明王朝的这条船,真正的掌舵人是魏忠贤,天启皇帝这时候成了东家,只顾着享乐,哪里关心什么战事。

可是眼看着后金政权一天一天的壮大,没办法的魏忠贤只能扛起这摇摇欲坠的大旗!毕竟大明王朝这条船要是沉了,自己也就玩完了!

在魏忠贤掌权期间,努尔哈赤确实没有打进关内,不仅老子没打进来,连儿子皇太极也没进来。

如果单说抵御后金这件事,魏忠贤确实是有功劳的,但这里面还有另一个人功劳很大,他就是著名的爱国将领“袁崇焕”。

袁崇焕的仕途靠的是魏忠贤的赏识,袁崇焕之所以能成为辽东巡抚,其实主要是受了魏忠贤的提拔。必经当时的人员调动,官员任命都掌握在魏忠贤的手里。

说起魏忠贤,绝对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他贪财好色无恶不作,但有一点,魏忠贤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魏忠贤也知道,什么和他现在拥有的一切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

大明亡了,魏忠贤也就完了。所以魏忠贤拼了老命也要保住大明的江山,不过是保住自己的权利!

魏忠贤,本人非常的贪财,毕竟权利大了总想搞点钱,小时候穷的叮当响,这也正常。只是魏忠贤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

对于关外三军将士的粮饷,魏忠贤从来不碰。不仅不碰,还总是按时的交付到将士的手里。这在明朝也是独一份。

穷苦出身的魏忠贤,明白的很,他明白那些冒死参军的将士想要什么,为了什么。想要人给你卖命,你就得给人十足的酬劳。在这一点上魏忠贤做的非常的到位。

袁崇焕到了辽东,就给魏忠贤修了生祠,何谓生祠?就是人活着,修一个庙,把他供奉起来,这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这么干。

袁崇焕此举大有讨好魏忠贤的意思,其实也不是,魏忠贤对袁崇焕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这或许在当时是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

战争,在历朝历代打的都是钱,明朝和后金的战争也一样,大明末期国家在东林党的操盘下,国库亏空,根本没有钱打仗,关外的军饷也是一直拖欠。

当年袁崇焕去关外,魏忠贤和天启皇帝一点没有吝啬,拿出了国库仅有的20万两黄金让其在关外招兵买马。

魏忠贤掌权以后,加收了江南的赋税,这些都是东林党的地盘,魏忠贤此举让东林党极为不满,但都是敢怒不敢言。

魏忠贤对富人下刀子,让国库变得充盈了起来,这也让明朝有了喘息的机会。

自打袁崇焕去了关外,魏忠贤真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武器也给武器。你说,袁崇焕能不感激魏忠贤?

不仅如此,袁崇焕在去了宁远城之后,就建立了对后金的战略方针,他设立了“关宁锦防线”,如此的方针,没有金钱的加持是无法做到的。

面对袁崇焕的方针,魏忠贤一点没有打击,反而是大力的支持,从山海关、宁远和锦州,魏忠贤把城池修了一圈,要知道,在古时候,修城墙可是非常耗钱的,尤其是在这种战事频发的地方修城墙,足以见识到大明王朝对抗后金的决心。也足以见识统治阶级对后金的重视程度。

望着新建的城墙,女真人一个个傻了眼,留下的只有一声叹息。而“关宁锦防线”的形成,直接改变了战事的局面,他像一帮钢刀直接插进了后金的腹地!

魏忠贤对关外的支持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后金是游牧民族,多以骑兵为主,面对这样的机动性,魏忠贤知道,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骑兵部队何其对抗。

在袁崇焕的建议下,一支名为“关宁铁骑”的部队悄然而生。在古代的兵种里,骑兵的消耗是非常之大,因为他的战马必须是好马,而且还需要吃草料,所以骑兵对经济的要求非常的高,只有在解决了经济问题,一个国家才能养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而“关宁铁骑”的建立,就是明末经济转好的证据。

明军有了“关宁铁骑”,女真人的仗就不好打了,明朝的军队开始有了机动性,再加上新修的城池,二者遥相呼应,整个关外的战事从一边倒的状态变成了对峙!

修了城墙之后的袁崇焕,为了加强边防,向朝廷索要火器,面对袁崇焕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魏忠贤都没有恼怒,而是一一答应。

我们之前说过,魏忠贤在宫里造过火器,所以他知道火器的威力,对战争的重要性。在那之后,宁远、锦州和山海关的城墙上多了一个稀罕物,即“红衣大炮”!

1626年,努尔哈赤大兵压境,准备对宁远和山海关发起总攻,强行入关。在多年大明的努力下,“关宁锦防线”虽说是铁板一块。

但是还没有得到验证,大明的战士也没有真正地赢过女真人,所以“宁远之战”意义非常。

在袁崇焕的指挥下,三军战士和百姓们团结一致,对抗女真人的入侵,他们用火攻和红衣大炮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这次战争中大明消灭了后金17000人,取得了一次很大的胜利,明朝称之为“宁远大捷”。

也是这次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明朝的三军将士!同年,努尔哈赤带着遗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直到死,他也没有打进山海关!

努尔哈赤死后的一年,天启皇帝也驾崩了,这对魏忠贤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他没有了依靠。

崇祯皇帝继位以后,对魏忠贤进行了制裁,他忘了自己兄长的那句话:

“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

有人说,天启皇帝是知道魏忠贤所做所为的,总需要有一群人出来制衡一下“东林党”。毕竟“红丸案”谁也没有说清楚。崇祯启用“东林党”到最后落得一个吊死煤山的下场。就可以看出,东林党也都不是啥好鸟。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把魏忠贤干过的事一一推翻,一切回到了以前,对他们所在的富地减免赋税,对穷苦百姓苛捐杂税,最后酿成“官逼民反”。

那年,关外战事吃紧,皇太极兵强马壮。崇祯勒着裤腰带当皇帝,求着大臣捐点钱,最后才收了几千两,崇祯皇帝竟然以为满朝文武都是清官,就是没钱。崇祯的无知,把大明王朝推向了深渊,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明朝末年,苛捐杂税,官逼民反,农民起义。闯王打进北京之后,搜出东林党白银7000万两,此时我们幼稚的崇祯皇帝,才见识到,他是多么的无知。

闯王没有处理好他和吴三桂的关系,吴三桂开了山海关的城门,清军就此入关,亡了汉人的天下!

亡了大明朝的不是清军,而是闯王。没有吴三桂,别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尔衮和顺治也进不来。多年以后,有人或许会想起那个掌了三年权的“魏忠贤”。他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

魏忠贤,是一个奸臣,一个贪官,但绝不是一个庸臣,一个懒官!

责任编辑:zN_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