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为啥历史上“加九锡”的人几乎都篡位?不是巧合,而是行业潜规则
2022-04-09 12:10:24 来源: 腾讯网

曹操、司马昭、南朝诸帝、杨坚、李渊......为啥封建时代篡位的权臣都享受过“加九锡”的待遇?这当然不是什么巧合,“加九锡”这个动作的出现,本来就是权臣的刻意策划,目的是给自己的篡位增加合法性。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按照中国古代传统政治理论,帝王之所以是帝王,臣子之所以是臣子,依靠的并不是武力胁迫,关键在于由纲纪确定了双方的名分;等级分明、上下有序,君与臣、不同级别的臣子,享受的礼仪、使用的器物等规格都是严格区分开来的,若果私自违背规则乱来,那就是“僭越”。

所以孔子才说,“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分、器物,是区分身份、体现等级制度、实现政权体系稳固的根本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爵位/官职纷繁复杂、所对应的待遇严格区分,目的就是为了以严格的等级制定规矩、保稳定。

如果想领略古代的规矩有多系统、复杂,可以查阅儒家经典《礼记》。

大一统时代,虽然传统的礼制已经崩坏,但士大夫阶层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容动摇,他们是任何王朝都必须依赖的统治基石;同时,得民心者得天下,约定俗成的理念、人们心目中朴素的正义观,都是统治者不得不认真面对的因素。

所以,历代统治者(只要头脑正常)都会重视自己政权的“法理性、正义性”,具体来说,就是让自己的统治权符合儒家传统政治理论,连篡位者也不例外。

大一统时代的首个篡位者——王莽,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合法禅让”流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九锡”。

说到王莽,我们首先会想到他是外戚;但他之所以能够夺取西汉大权,外戚身份只是敲门砖,儒生集团的支持才是关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西汉王朝形成了规模庞大、构成官僚集团主体的儒生群体,他们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影响不断上升,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政治理想,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圣君治国”观,当初推动尊儒的董仲舒曾强调“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即帝王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德行,才会天赋皇权。

这种理论,很好地帮助西汉统治者巩固了政权。但万事皆有两面性,西汉末期,政治逐渐陷于混乱、腐败,以外戚集团为代表的统治者们“各从其欲,欲所无穷”,西汉帝国则矛盾重重,“国家空虚,用度不足。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让儒生阶层中兴起了一股“厌汉”的情绪,他们期待一位德行“足以安乐民者”的圣君出现。

出身外戚、但本身却是一名标准儒生的王莽,就以这种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儒士集团的支持下,他完成了由“名儒”向“圣君”形象的过渡,并且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合法篡权”流程,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舆论营造,主要是利用儒生的话语权,操控社会舆论,人为制造天象、祥瑞、谶纬,以彰显“天意”;

第二步,被封为安汉公、宰衡,并受赐“九命之锡”。所谓九锡,可以理解为九赐,原指天子赐给臣子的九种器物,都包含在礼记中,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钟磬类乐器)、朱户(红漆大门)、纳陛(阶梯)、虎贲(卫士)、斧钺、弓矢、秬(jù)鬯(chàng)(香酒)。

按照《周礼》、《礼记》的说法,官爵有九个等级,“上公九命”则是最高的等级,于是王莽将“九”与天子的御赐结合,用以体现人臣的最高礼仪。

与此同时,王莽还正式“开府”,建立了一整套独立于朝廷之外的行政机构,为后来取代朝廷中央政府打下了基础。

第三步,在获赐“九锡”四年后,王莽逼迫王太后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正式登上天子之位,改国号为“新”。

就这样,王莽在中国封建时代首创了权臣篡位的先河,而他在这个过程中的一系列做法,也被后世的“同行”奉为标准指南。

比如,必定操纵舆论、制造祥瑞,体现自己是天命所归,最经典的莫如赵匡胤的“点检为天子”;

受赐“九锡”、获封王、公,建立属于自己的行政机构,实现取代原有王朝中央政权的无缝衔接。比如曹操受封魏公、建立魏国;司马昭受封晋公、搭建自己的领导班子,为下一步奠定基础;

最终目的就是“禅让”,原有皇帝“禅”、权臣必须要“让”,无论自己内心多么渴望帝位,但一定要有再三推辞的动作,最终在众人的再三请求下“不得已”接过皇帝之位。

可以说,王莽是权臣届的“教父”。在后世,几乎所有接受“九锡”的权臣,都具备自立门户、鸠占鹊巢之心,这不是什么巧合,就是行业潜规则而已。

责任编辑:zN_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