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为什么没有实战经验的韩信带兵,结局不同于赵括和马谡?
2022-04-09 09:09:32 来源: 腾讯网

#韩信一开始也是靠纸上谈兵打动萧何,可他为何就能一路开挂,却不像赵括、马谡一样一败涂地#

相信有过一定生活阅历的朋友肯定知道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东西,理论和实际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赵括和三国时代的马谡,精通兵书战策,但是他们的实战水平却很一般——赵括没能打败白起,而马谡也没能守住街亭。

那么问题来了:西汉初年的名将韩信,并没有实战经验,之所以能够被刘邦委任为将领,是因为萧何和他聊天的时候,发现他比较擅长理论。那么,为什么韩信却能够成为一代名将?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庞大,但限于本文篇幅,本人只能长话短说。

1、天赋与后天氛围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培养氛围重要?其实个人认为,都重要。但相比起后天氛围,天赋相对更重要一些——当然,这里说的是相对。

比如前几年有这样的一则消息:说的是某个农民,花巨资送自己的孩子去最好的高中学习,指望能考个不错的大学,结果,一番折腾下来,他的孩子高考成绩不到四百分。这农民兄弟听了这个消息,一股火没挺过来,就撒手人寰了。

话说,去最好的学校——一年学费十几万那种,居然换来高考成绩不到四百分的成绩,这当然不是后天氛围的问题,而是学生的天赋问题。

当然,有的事情完全依靠天赋,却没有后天氛围培养也不行:比如假设某山村小哥有音乐天赋,但是他却从没上过真正的音乐课,那么,他的上限可能也就是个摆摊卖唱的歌手水平——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有数学天赋、物理天赋、绘画天赋的人,因为没有好的环境熏陶,而让天赋遭到了浪费。

韩信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无疑是因为韩信具备一定的天赋。毕竟,天赋很重要——别人需要学习十年的东西,可能天才一年就掌握并精通了。别人需要领悟二十年的东西,天才可能不到半年就意识到了。

韩信无疑就是一个天才。不过,光靠天赋,韩信还远远不够。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让韩信有了发展空间。

2、时势造英雄

话说韩信被刘邦册封为将领的时候,天下的正规军,已经消耗殆尽。

军事是非常讲究专业度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农民军在起初,大多不是官军的对手。毕竟,排兵布阵,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技巧。

不过,学问和技巧,只要有足够的试错经验,也可以总结出来。

话说在秦末,其实军事上,秦军依旧具备碾压各诸侯军的能力。不过,秦将章邯在关键时候担心自己会被卸磨杀驴,于是在关键时候,投降了楚霸王项羽——换句话说,秦朝败在政治上,而不是军事上。

章邯投降后,秦军大多被项羽坑杀。这意味着,华夏大地唯一的一支具备专业水平的正规军被消灭了。其余的诸侯军,其实都处于摸索阶段。

楚霸王这一格式化行为,让韩信有了发展空间:对于各路诸侯来说,想要总结出战阵经验,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而这意味着需要支付一定的试错成本——那就是谁家底厚,能经得起几次挫败,并积攒足够的经验,谁就赢了。

韩信的天赋无疑实现了弯道超车的作用。因此,韩信通过目睹诸侯军交战,积累总结了经验和心得。

而随着楚汉相争,以及汉王刘邦兼并赵王歇等各路诸侯,韩信带兵能够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从技术积累角度来说,汉军面临的其他诸侯军,都是小白状态(最起码和秦军的标准相比),所以,这让韩信的天赋发挥了作用。倘若韩信面对章邯的专业秦军,可能韩信的天赋,未必能在短期内胜过章邯的经验。

3、汉军水平

事实上直到楚汉相争结束,汉军的军事水平主体上是偏低的。

典型的参照物莫过于匈奴。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秦始皇派蒙恬率领秦军攻打匈奴。匈奴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甚至此前,战国的赵国,也能重创匈奴。

虽然秦末,匈奴冒顿单于恢复了匈奴的一部分实力,但可想而知,从秦末到汉初不过数年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匈奴的实力很难有大的恢复。因此其上限,压根达不到蒙恬出击匈奴时代的水平。

但即便如此,刘邦在和匈奴交战后,也意识到短期难以战胜匈奴,于是只好向匈奴做出让步。

而匈奴也在之后六十年时间里,不断扩充势力——向东辐射韩半岛,向西掌握西域各国。这给后来的汉武帝出击匈奴,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当然这是后话了。

从刘邦时代汉军和匈奴的战力对比,不难看出,韩信所面临的诸侯军,其实实力并不强。

责任编辑:zN_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