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如果你的小脚趾有两瓣趾甲,可能不是纯正汉人,而是他们的后代
2022-04-08 14:07:37 来源: 腾讯网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无数的人都称自己的山西洪洞移民的后代。那么人们为何有此家族情结呢?因为山西移民后代才称得上纯正汉人。这又从何说起呢?

起因则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各少数民族混战杂居,只有山西以太行山为屏障,免于战乱,百姓依然安居乐业。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人口密集的山西地区百姓大部分迁移至因战乱而人口锐减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所以人们认为,只有从山西迁移出来的人的后代才是纯正汉人。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小脚趾有两瓣趾甲的才是纯正汉人后代。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脱下袜子研究自己的趾甲了?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吗?

安土重迁是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习惯,百姓不愿离开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所以当朝廷下令山西居民迁出故土的时候,大部分百姓都是抗拒的。因此朝廷为了强迫让那些不愿迁走的人搬离,就必须将他们集中起来。于是便下令说:自愿迁离者到广济寺办理手续,不愿迁离者到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等待裁定。

此告示贴出后,所有百姓纷纷聚集在大槐树下,然而官兵将百姓团团围住,抗旨不遵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被驱赶的移民要在官兵那里登记,官兵百姓脱掉鞋袜,登记后会用刀子在其小脚趾上划一刀作为标记,这样凡是大槐树移民出来的人们都有两瓣小脚趾甲。

有的百姓抱住槐树枝就是不愿离去,官兵便挥刀砍断槐树枝干,驱赶百姓,最终他们只得屈服。但为表示不忘祖先、不忘故土,移民会在迁居的地方种下槐树,逢年过节在槐树下上香祈福,表达对祖先的追忆和故土的怀念。

“同是古槐迁来人,数世之后喜相逢”。后来人们在谈起这段移民历史的时候,也会验证自己是否有两瓣小脚趾甲,如果有的话,就互称老乡,认为大家的祖先都是来自山西洪洞,自然而然生出亲切之情,也对自己纯正汉人的身份感到自豪。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在有失偏颇,首先这个传说本身就没有一定的真实性。而后天砍断的小脚趾甲并不会对人的遗传基因有所影响,所以这一特征也不会遗传到后代,以此来证明自己纯正汉人身份属无稽之谈。

然而,另一种说法倒有几分可信,那就是“小脚有两瓣趾甲不是汉人后代”。这样截然相反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此说法来自于唐朝,第一个发现自己两瓣趾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皇帝信奉君权神授,自然对自己身上的异象格外重视。

于是李世民就对宫中的人逐一查验,发现自己祖母独孤氏,以及李渊的妻子窦皇后都有这样的小脚趾甲,宫中还有很多人也跟自己一样。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同为鲜卑族人。李世民的祖先和自己的母亲都是鲜卑族人,尽管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曾多次融合,但是终究身上依然留有鲜卑族血统。

这件事之后,就有了鲜卑族的后代小脚趾甲有两瓣的说法,也因此大家会认为,有这样小脚趾甲的就不是纯正的汉人血脉,而有可能是鲜卑族后代。

说起鲜卑族,它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草原发展强大的第二个游牧民族,真正崛起还是在汉武帝时期。匈奴的衰落给鲜卑的发展带来了机会,逐渐成为草原霸主。直到西晋灭亡后的五胡乱华,鲜卑族才算彻底入主中原。而以拓跋氏为首建立的北魏政权开始进行汉化改革,不仅将姓氏改为元,在生活习惯,宗族联姻方面一律汉化。

所以隋唐时期的人大多身上流着鲜卑族的血液,但是已经没有鲜卑族这一概念了,如今已经被汉族彻底同化的鲜卑族早就不存在了。那么小脚趾甲有两瓣则是鲜卑后代的说法是一定的吗?听起来似乎更靠谱一些,因为鲜卑族的趾甲具有先天遗传性。

但事实上小脚趾趾甲分瓣,在医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瓣状甲。其实和我们的阑尾、智齿等一样属于“多余基因”发生突变,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今各民族通婚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纯正汉人了。这种分瓣的情况也只能算得上是趾甲轻微畸形,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人注意到自己小脚脚趾的与众不同,听到这样的说法后,会对自己的汉族血脉有所怀疑,难道自己的祖先是鲜卑族吗?实际上不必有这样的困扰,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也经历过三次民族大融合。而单纯的两瓣趾甲与自己血统之间的联系已经微乎其微了。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维护。“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民族团结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