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朱棣五征漠北,兴师动众有何收获?直到25年后,朱祁镇才想明白
2022-04-08 09:20:35 来源: 腾讯网

朱棣身为皇帝却对此御驾亲征,回顾历史上的上百位皇帝,能御驾亲征的皇帝本身就极其少见,何况是五次之多!朱棣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出征得到了什么呢?漠北或许在你们的印象中就是沙漠戈壁滩,但是当时那里却有着不少少数部落聚集,他们也并不安分。时不时地侵犯明朝边境,身为一国之君,朱棣当然不能容忍这种行为。那么朱棣出征多次的结果怎么样呢?敌军是否被制服了呢?想知道的话,那就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在这之前希望各位看官长按点赞2秒并关注一下,动一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一个支持,也方便您接收最新内容。

一、朱棣上位

说起朱棣你或许并不陌生,他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代枭雄。虽然他夺了他亲侄子的皇位,但是夺位之争在历史上已经是见怪不怪,历史上通过夺位而当上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数。古时的皇帝可都是至高无上的象征,那么在利益的促使下夺位也变得见怪不怪了。何况朱棣在位时也为明朝做过不少好事,不仅管理朝政十分的得当,而且对百姓也很不错。所以人们更记得朱棣的所做的好事,从而忽略了他的夺位之路。

不得不说,朱棣也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对内有着诸多好政策,对外也有不少治理政策,朱棣也用他的政治才能带领国家走向了一代盛世。开国皇帝朱元璋早早就为朱允炆铺好了路,把他所有的儿子都派到各个边境去镇守,也正是朱元璋让当年的燕王朱棣镇守边境,练出来了他骁勇善战的本事。朱棣也就是靠着这一身本领一路打到了京城,一举拿下皇位并且让他人无话可说。那么在朱棣任职期间十分著名的就是他的“五征北漠”。那么他是如何征服漠北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二、一征漠北

朱棣在位时间可比朱元璋在位时间长的多,但是朱棣在位期间大多数时间都在来回漠北的路上或者在不断的打仗。所以在后人眼里,朱棣不得不担任的上“劳模皇帝”之称。朱棣并没有在皇宫里吃喝淫乐,而是不断的“出差”或者在出差的路上。朱棣在位1410-1424年,十四年时间去了漠北五次,古时的交通不便,来来回回跋山涉水也阻止不了朱棣的北征的心。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朱棣的第一次出征,会不会大有收获呢?

永乐九年,这一年是朱棣第一次出征漠北。朱棣上位其实也借助了不少外部民族的力量,有了他们的帮助,朱棣才能从一个王爷直接翻身做皇帝。所以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对于蒙古哥哥部落都是采取的怀柔政策,对他们的政策也都是很宽容,因为他不想忘恩负义撕破脸也不好看。但是蒙古族慢慢的野心蓬勃,之前还对明朝心存敬意,之后便开始渐渐冒犯边境。但是朱棣还是看在面子上没有动手。

可是蒙古鞑靼部逐渐忍不住,最终对明朝下了手。刚开始明朝派去使者和蒙古各部交好,稳定民心。但是鞑靼部首领直接下令将明朝使者直接杀害了,自古来说,两国开战不杀使者,鞑靼部这一行为无疑是在向明朝开战。朱棣本身就是打仗出身,他怎么能忍受得了这个侮辱,于是便派邱福带兵十万去镇压鞑靼部。十万大军任谁来说都十分的大数量了,可是邱福却将这十万大军全部折在了蒙古。

十万大军的出师不利让朱棣更加生气,这简直是火上浇油。朱棣便一气之下要亲自动身前往漠北,说走就走,这次朱棣带兵五十万前往漠北。可是对方仿佛料到朱棣会去,于是便早早撤退,只留下带不走的重物和牲畜。这让朱棣的五十万大军白白跑了一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朱棣也是十分的不服气便捉了一些残兵败将将他们处死,但是根本没有伤及敌方的重要之处。

此次的竹篮打水一场空让朱棣气愤不已,但是有无可奈何,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朱棣只好带着兵班师回朝。朱棣这声势浩大的一场战斗最后悄无声息的又停止了,接下来还有不断的北伐,那么第二次会是怎样的呢?会和第一次一样无功而返呢,还是会大获全胜?接下来就让我为你揭晓!

三、二征漠北

第一次出征漠北,朱棣不算失败但是也绝对不算成功,但是不得不说朱棣确实是吃了闷亏。也正是因为第一次出征不力,导致朱棣对漠北那些少数民族更加看不惯。这也就有了之后多次的出征之路。第二次出征是朱棣全部出征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双方伤亡巨大,对于两者来说都受到了重创。那么这次出征的原因是什么呢?少数民族和唐唐明朝作对,会有怎样的下场?然我们共同来看看他们的下场吧!

永乐十二年,朱棣开始了他第二次出征之路。与第一次时隔三年,朱棣又带兵五十万开始了北伐之路。这次也是由于瓦剌部十分的嚣张,不断的冒犯明朝的边境,朱棣也是心中有火,于是当机立断准备开战。这次明朝的五十万大军面对的是三万敌军,虽然看似差距悬殊,但是瓦剌部的人民也是骁勇善战,根本没有落得下风。明朝在不断的厮杀中还损失了不少的名将,但是地方也没有好到哪去。

瓦剌部依靠熟悉地势而且适应当地的条件使得他们在恶劣的情况下也打的如火如荼,明朝士兵可不这样了,他们被恶劣的环境束缚了不少能力。使得五十万大军被三万敌军打的溃不成军,朱棣也不是吃素的,也杀了十几名瓦剌部的王子。在两者打的难分胜负时,明朝的神机营利用炮火将敌人彻底击败,还有一部分人撤退逃走了。朱棣原本想要乘胜追击,但是由于粮草水源供应不足,他们只好先撤退。

第二次北伐,尽管赢了战争,但是明朝也根本没有讨到便宜,伤亡也是十分的惨重。但是对于瓦剌部的打击更狠,瓦剌被打的只剩下一小部分人。但是这么狠的打击也并没有让他们死心,仍然不断骚扰。也就有了之后的三次北伐。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四、连续三年北伐

自从第二次北伐过后,少数部落一直安分守己了很久。从用了十二年到永乐二十年一直都向明朝上贡,而且维护着两国之间的和平往来。但是少数部落终究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他们对于明朝的土地还是虎视眈眈。尤其是阿鲁台。到了永乐二十年,安稳了八年的少数部落又开始了活动,阿鲁台又开始作妖,朱棣也就又一次踏上了北伐之路。

永乐二十年是朱棣第三次出征,他带了三十万大军进入漠北。朱棣第二次剿灭瓦剌部时让一部分敌军逃走了,逃走的敌军转眼就向阿鲁台投诚,也就跟着阿鲁台继续生存。这次阿鲁台不断骚扰明朝也有不少原因是瓦剌余部的怂恿。这次朱棣又是白跑一趟,阿鲁台掌握了明军的动向,所以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逃之夭夭了。朱棣也只逮到几百人,将他们处死之后无奈又班师回朝。

隔年,朱棣有出征,这是第四次出征北漠了。这次朱棣依然带了三十万大军,这次虽然没有伤害到多少敌军,但是他也收获不小。敌军由于内部矛盾,瓦剌部和阿鲁台产生了内讧。还没有朱棣动手,阿鲁台就被瓦剌部杀的差不多了,也算是替朱棣办了好事。朱棣也就又带着兵浩浩荡荡的回京了。当时的朱棣年纪已经不小了,他还是带着兵南征北战,不得不佩服他的“劳模精神”。

到了第五次朱棣又想要出征时,四部尚书联合上书,不要他再出征了。不进毫无收获而且还劳民伤财。但是朱棣的出征之心谁也拦不住,而且朱棣还把这几个拦着他出征的人都下了狱。之后带兵又出征了,但是这次还是没有彻底的将敌军消灭。这还并不是最可惜的事情,最让人惋惜的是朱棣在回京的路上逝世。朱棣在一四二四年八月二十四日逝世于榆木川。自此朱棣的五次北征彻底结束。

北伐的意义

朱棣执着的五次出征,即使死在了半路上,他也坚持出征。但是综合来看,他出征了五次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后三次出征,敌军已经摸清楚了明军的底细和行动习惯。明军无法长时间的深入漠北,因为长时间的作战要消耗很大的财力和物力。所以就是凭借这一点,敌军和明军玩起了捉迷藏。让数十万的明军来回奔波,这样不仅解决不了旧问题,还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但是在朱棣死后的25年后,朱祁镇明白了朱棣为什么要坚持出征漠北。首先就是瓦剌部的力量着实不容小觑,在土木堡大战时,朱祁镇带领了二十万大军亲自出征。但是谁也想不到,朱祁镇不仅没有打过瓦剌一族,而且自己还被他们当成了俘虏抓走。不得不说,朱祁镇确实作战不利,但是瓦剌成长的速度也确实快的超乎想象。

而且在朱棣任职期间,他是通过夺位才当上的皇帝。他出征漠北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战争之上,而且他亲自出征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不想被人闲言碎语的戳脊梁骨,他需要转移政治矛盾,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御驾亲征去平复战乱。而且通过这样他还可以加强中央集权,他在登基之处,虽然有不少心腹,但是他并不是一直在京城中长大。他的权利并不够深,所以需要通过战争来掌握权利,也更好的让大臣信服。

除此之外,朱棣在位期间,他对内改革,设置了内阁还修建了紫禁城,并且疏通运河编写了《永乐大典》;对外派郑和下西洋,在东北设立了地方管理制度,在西北设立哈密卫。他所做的这些都是让人们更加爱戴他,但是唯独他迁都这件事,引得不少人争议。朱棣把京都迁到了北京,这让他备受争议。但是都城已经落成,也没有办法改变。朱棣便想着要更加牢固的掌握北方势力。

在我看来,朱棣出征这件事确实值得争议,因为他的出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没有伤及根本。但是明军却疲于奔波,对于国家人民来说都早成了很大的负担。但是抛开这些不谈,朱棣亲自御驾亲征,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很好的处理政策。只要是对百姓国家有利的君主都值得称赞。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