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儒林外史》里范进顶着一头蓬发,衣衫褴褛走在街上,摇摇晃晃,嘴里还不断念着:“中了……我中了……”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不过是中了个举人,不至于如此疯癫吧?其实在古时候很多人甚至努力一辈子都选不上一个秀才,更别说举人了
我国的科举制度由周代开始,当时的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到了三国时期,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由出身及品德为标准来考核筛选人才,直接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后来随着朝代的推移,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科举考试的三个等级分为秀才、举人、进士,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选拔以及培养,在唐朝每一年都会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如何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呢?只要是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会被称为童生,这是读书人的标签之一,无论年龄多大,作何职业只要你是童生即可以获得考试资格。
而若是想从童生升为秀才头衔,就必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这三道门槛,要是你足够优秀一一通过了这三道门槛,那么恭喜你,你正式成为了一名具有潜力的秀才!
成为秀才后,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功名”,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了,你见到知县大爷无需下跪,可以免除劳役,打官司的时候不可以对你随便用刑,并且你还有直接去找知县投诉公事的特权。
当然秀才里也有分等级,分别为廪膳生、增广生、附生这三等,廪膳生相当于是现在的公务员,所有粮食都由国家发放,增广生则是廪膳生的替补,但是并不享受廪膳生的福利待遇,附生指的是刚刚入学的秀才。
由以上所述,看似小小的秀才,也并不是这么容易考上的,那举人和进士想必是难上加难。
直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度再被完善,每三年都会举行一次乡试,这三年一次的考试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去应试,而乡试的主考官都是经皇帝亲自挑选的官员,只有通过乡试,秀才才可以升为举人。
方才提到秀才可以见知县无需下跪,以及免除劳役的特权外,举人就更是有更好的待遇了,举人就算在后来的会试中落榜,也可以成为知县或者学政的替补,那可是实打实的官员。
而举人再想往上走就得通过会试,同样是三年举行一次,会试的规格又比乡试高得多,乡试在县里举行,会试则是在京城举行。会试的主考官几乎都是殿阁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的人,更加严格。
当然过了会试后还没完,还需要参加一场殿试,只有通过了殿试才能被称为进士。进士是荣誉极高的头衔,考试时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所以进士也被称为作“天子门生”。
同时殿试也会分出三个等级,一甲就是第一、二、三名,分别对应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就是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受尽了各种委屈和家人的辱骂以及岳父的瞧不起,忍辱负重苦读整34年,终于在54岁时通过了广东乡试。
在他成为举人后,曾经看不起他的亲戚对他的态度是一改从前,甚至曾经为读书欠下的债也不需要还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纷纷过来巴结范进,有人甚至出手阔绰,直接给了50两白银给范进,与他结为兄弟。
范进母亲去世后,葬礼也是办得风风光光,整整花了300两白银,就连知县也来治丧。范进在母亲去世后并没有放弃读书,后来一度还中了进士,最后做到了四品大官。

-
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市民低碳出行,节俭之风盛行;越来越多...
-
长春农博园大胆创新 开辟蔬菜采摘新模式近日,冬季农博会一早就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到来。市民郭女士拿着自己采摘的韭菜和芹菜高兴地让工作人员称重,她说,参观了农博...
-
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的文艺大年这个春节,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格外热闹。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这个满族村变戏法似的变了样,村民们生活有了新的...
-
老百姓家的灯亮了,他的心就暖了东港獐岛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在这座陆地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上,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獐岛村电工...
-
共燃冰雪梦,一起向未来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世界奥运激情被冰雪点燃。竞技场上,冬奥运动员斗志昂扬、奋力拼搏,用行动诠释更快...
-
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
2022-02-07 09:48:02
-
长春农博园大胆创新 开辟蔬菜采摘新模式
2022-02-07 09:44:49
-
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的文艺大年
2022-02-07 09:37:50
-
老百姓家的灯亮了,他的心就暖了
2022-02-07 09:33:12
-
共燃冰雪梦,一起向未来
2022-02-07 09: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