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大汉王朝:三代汉帝无所作为
2022-04-08 07:53:31 来源: 腾讯网

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成就堪比汉武帝的汉宣帝刘询,在公元前48年驾崩,继承皇位的是刘询和许皇后的儿子,太子刘奭(shi)。刘奭八岁时被立为太子,生母许皇后遭到霍氏一族的迫害惨死,刘奭也差点死在霍氏一族手里,汉宣帝除掉霍氏家族后,立王氏为皇后,王氏素来谨慎,又没有子嗣,于是汉宣帝把太子交给王皇后来抚养。

刘奭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师从儒生萧望之,对儒家思想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童年时的惨痛经历,造成了刘奭软弱的性格特点。

汉元帝继位

汉宣帝临终前,任命史高、萧望之和周堪为辅政大臣,辅佐刘奭,汉元帝刘奭继位后和自己的老师萧望之走得更近一些,萧望之看到了儒家仁政得以推行的希望,大力起用儒生,想要进行改革,汉元帝也很支持萧望之的做法,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让身居高位的史高心理越来越不平衡,和萧望之产生了嫌隙,权力斗争也就此开始上演。

萧望之担心外戚放纵和宦官专权,向汉元帝建议:让宦官远离实权的位置,做好分内的事情,但是汉元帝刚刚即位,性情软弱,缺乏主见,不敢做出调整。萧望之提出的这一建议,却遭到当时掌权的宦官弘恭和石显等人的嫉恨,于是他们和史高以及外戚许家联手,一起对付萧望之,仅仅只用了两个回合,萧望之就被迫自杀。

大权旁落

萧望之饮鸩自杀,汉元帝非常震惊,痛哭流涕,责怪弘恭和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老师。但却没有惩治他们,只是口头责怪,事后依然对他们宠信如故。汉元帝在政治上短视而且低能,空有匡正国策的理想,缺乏战略眼光和政治谋略。汉元帝的软弱让宦官和外戚集团更加肆意妄为。

外戚、儒臣和宦官三种势力开始角逐,汉元帝将朝政全部委托给宦官石显处理,事无大小,都由他汇报决断。石显威权日盛,朝中事务基本都由他一人掌控,公卿以下都很畏惧他。

汉元帝之所以宠信宦官,是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但这却是一种错觉,石显非常颇擅长“结党”,他不仅和宫廷内的太监结为“内党”,还勾结史、许两家外戚集团,同时拉拢那些见风使舵的儒臣,结为“外党”;内外呼应,兴风作浪,排除异己。

石显擅权期间,纲纪紊乱,吏治腐败。然而对于宦官危害国家,汉元帝始终未能领悟察觉。说白了,汉元帝太好糊弄,让石显玩弄于股掌之间。宦官石显的专权,实际上正是汉元帝纵容的结果。

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期,匈奴已经向汉王朝臣服,成为汉王朝的属国,呼韩邪单于曾三次到长安觐见汉元帝,并请求做皇帝的女婿,汉元帝把宫女王嫱许配给呼韩邪单于。王嫱就是王昭君,昭君虽然仪容雅丽,举止端庄,但在后宫的地位卑微,不受重视。长年累月不能得到皇帝的垂青,自然就产生了怨念,当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求亲时,王昭君主动请行,自愿远嫁匈奴。

如果王昭君真的是一个美人,汉元帝又怎么会轻易放走昭君呢,其实在当时的后宫,要用画师把宫女的样貌画出来,给皇帝看,皇帝会选择貌美的女子;而宫女们大多都回流画师,把自己画得好看一些,王昭君偏偏性格执拗,不肯向画工行贿,画工就有意把王昭君的样貌画得丑陋一些,也因此让汉元帝选中了王昭君远嫁匈奴。

在送行时举行的欢送仪式上,汉元帝见到王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大为悔恨,很想把她留下,但天子不能失信,只好让她随呼韩邪单于出走塞外。

中年去世

汉元帝刘奭还是太子时,他最宠爱的姬妾司马氏不幸病逝,刘奭日夜思念亡妻,深信司马氏是被其他姬妾用巫蛊诅咒而死,王皇后就重新为刘奭选妃,刘奭本来对这些美女不感兴趣,但为了答谢王皇后的良苦用心,选择了王政君做自己的太子妃,不久后,王政君生下了儿子刘骜。刘奭继承皇位后一年,立刘骜为皇太子。

汉宣帝很喜欢刘骜这个皇孙,刘骜这个名字都是汉宣帝亲自起的,骜的意思就是骏马。年轻时候的刘骜非常喜欢读诗词歌赋,博学并且性格谨慎。随着生母王皇后的失宠,刘骜也开始整日沉湎于酒色。

汉成帝继位

汉元帝知道太子刘骜不学无术,沉湎酒色,有改立太子的想法,汉元帝卧病在床期间,只让宠妃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刘康,在榻前侍奉,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却很难见到汉元帝。王政君和刘骜忧心忡忡,一筹莫展。关键时刻,外戚集团的史丹借着贴身宠臣的身份,可以进到汉元帝寝宫探病,他趁汉元帝一个人的时候,伏在汉元帝床前声泪俱下地为太子刘骜求情。汉元帝心肠很软,优柔寡断,见到史丹泣不成声,大为感动,长长叹了一口气,表示不会废黜太子。史丹听后心里有底,汉元帝接着说:“我的病恐怕不会有好转的可能,希望你好好辅佐皇太子,不要辜负我的重托!”刘骜皇太子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

公元前33年五月,汉元帝刘奭驾崩。终年42岁。同年六月,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史称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从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为后来的王莽簒国埋下了伏笔。

王氏专权

汉成帝登基后,外戚王氏家族成了他最主要的政治力量,而当时外戚许氏家族和宦官势力不断坐大,汉成帝想用王氏家族来制衡这些势力集团,首先就是打击宦官石显,把石显调离实权岗位,远离政治权力核心,随后石显被丞相匡衡等人弹劾过去的罪状,汉成帝罢免了石显所有的官职,逐出长安,返回家乡,在返乡途中猝死。石显的手下及其党羽也都被免职。

之后又利用王氏家族的力量,排挤许氏家族,迫使许嘉隐退。汉元帝时期所有的外戚集团全部被免职,逐出长安。至此,太后王政君的哥哥王凤专权,朝野上下也没有能和王氏家族抗衡的政治力量。王凤当时官拜大司马,后来大司马职位分别由王凤的三个弟弟继任,最后一直传到王凤的儿子,王皇后的侄子,王莽手中。

汉成帝本想利用王氏家族达到制衡几大势力集团,结果王氏家族一家独大,权倾朝野。而汉成帝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自己沉迷酒色的享乐生活中,无心过问政事。

赵氏姐妹

汉成帝宠爱的姬妾很多,也生下了很多孩子,但这些孩子都先后夭折。汉成帝的一位宠妃赵飞燕,向汉成帝揭发,是有人用巫蛊诅咒,导致孩子夭折,实际上,赵飞燕的揭发,矛头直指汉成帝的结发妻子,许皇后。经过一番策划和调查,汉成帝赐死了许皇后。赵飞燕成了汉成帝新的宠妃,并立赵飞燕为皇后。

赵飞燕有个妹妹叫赵合德,赵飞燕失宠后,汉成帝独宠赵合德,姐妹俩情真意切,互相之间也不介意,但两人都没有子嗣。为了能够得到汉成帝的独宠,赵飞燕姐妹把所有怀上皇帝孩子的嫔妃和宫女全部谋害,赵氏姐妹迫害后宫,导致汉成帝最终绝后,皇位的继承又成了一个难题。

立太子的事情被群臣反复提醒之后,汉成帝决定,册封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刘欣为皇太子。

汉成帝中风驾崩

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早上醒来正在穿衣服,突然身体僵直,中风倒地,动弹不得。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在赵合德的怀抱中中风猝死死,王太后质问皇帝起居发病的情况,赵合德畏罪自杀。

汉成帝在位25年,中风猝死,享年45岁。

汉元帝和汉成帝的这个时期,因为汉武帝和汉宣帝的长年征战,加封了很多有军功的列侯,列侯的家人也都成了当地的豪强,他们肆意吞并土地,让百姓无田可种,国家无税可收,豪强日益坐大,国力日益衰弱,地主阶级和工农阶级的矛盾变成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也足以推翻大汉王朝。

只可以汉元帝和汉成帝在政治上的不作为,也就从侧面默许了豪强侵占土地的行为,在这样恶性循环的局势下,汉哀帝刘欣继位。

汉哀帝继位

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中风驾崩,太子刘欣继位,史称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又下诏尊刘欣父亲定陶恭王刘康为恭皇,刘欣的祖母傅氏被尊为恭皇太后,母亲丁姬被尊为恭皇后。

汉哀帝刘欣因为是诸侯王出身,在朝中没有任何政治依靠,时任大司马的王莽得罪了傅太后,被迫辞去大司马职位,刘欣的母亲以及祖母的丁傅两家外戚子弟上任掌权。刘欣同时又非常宠信董贤,并任命董贤为丞相。

汉哀帝在位期间,肃清了朝野中的一些乱象,恢复了三公体制,并将三公的官职名称做出了更改:丞相改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把大司马的地位提升,位列三公之首。分别由董贤担任大司马、孔光担任大司徒、彭宣担任大司空。

并下令限制了诸侯王家仆的人数,诸侯王的奴婢不得超过二百人,列侯和公主不得超过一百人、普通官吏不得超过三十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得为官;违反者一律没收全部财产充公。这一诏令限制了诸侯王和官僚以及商人的权势,但也遭到朝中大臣一致的反对。最终也成了一纸空文。

公元前1年七月,在位仅六年的汉哀帝刘欣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五岁

将近50年的时间,大汉王朝经历了三位碌碌无为的皇帝,迎来了西汉最重要的转折点--王莽篡汉。下一篇一起聊一聊,王莽篡汉的故事。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