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汉景帝借“七国之乱”杀恩师晁错?背后却是一个功臣被围猎的故事
2022-04-08 22:01:33 来源: 腾讯网

“七国之乱”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带头发起的叛乱,参与者是刘邦的后辈们。实际上也是刘姓宗室之间的一场博弈,但这个雷还是刘邦亲手埋下的。

刘邦剧照

楚汉战争期间(前206年~前202年),刘邦为打败项羽,拉笼到了一批盟友,比如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游击高手彭越、大将军韩信、衡山王吴芮、韩王信(韩国王室后裔)、燕王臧荼等人。刘邦称帝后,这些人都伸长脖子要好处,何况之前他也有过许诺,所以最终不得不去兑现。

接下来,刘邦分封,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吴芮由衡山王改封为长沙王;张敖继承父位,为赵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燕王臧荼与韩王信的封国不变。另外,刘邦还承认了无诸的闽越王王位,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央帝国与地方诸侯国并立的局面。

前195年,刘邦去世,这个格局已经过渡到了另一种状态,他用了差不多七年时间,把大多数异姓诸侯从大汉的版图上抹掉,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兄弟子侄。整个过程如下:

一、灭掉起兵谋反的臧荼,封卢绾为燕王,后由八子刘建代替。

二、楚国一分为二,分别给了弟弟刘交与堂兄刘贾。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刘贾被英布杀死后,刘邦又将侄子刘濞封为吴王,荆国变为吴国。

三、封长子刘肥为齐王。

四、驱离投降匈奴的韩王信后,改韩国为代国,先封哥哥刘喜为代王,后由四子刘恒取代。

五、贬女婿张敖为宣平侯,封三子刘如意为赵王。

六、夷彭越三族,封五子刘恢为梁王。

七、平息英布叛乱后,封七子刘长为淮南王。

八、另封六子刘友为淮阳王。

做完上述事情,气若游丝的刘邦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当下他认为,自己刘家人肯定比外人靠得住,至于以后有什么变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即便是肉有烂的一天,也只能是烂了锅里。刘邦的这一套操作,是在吸取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上完成的。介于时间有限,刘邦所能做的也就如此了。

事实证明,老刘家的人也是普遍靠不住。前180年吕后去世,刘肥之子齐王刘襄马上就要抢夺皇位,差点就带兵杀入京城长安,多亏周勃、灌婴、陈平等人足够机灵,最终成功阻挠并绕过刘襄,拥立了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表面上看,说是诸吕要作乱,刘襄及时亮剑,勇于向他们说不。实际上刘襄的内在逻辑很简单,就是父亲刘肥是皇长子没有继承皇位,吃了亏,到他这里要扳回补偿,他的这个逻辑甚至还传承到了几个兄弟那里。汉文帝初期的济北王刘兴居造反,就是源于这个原因。到了汉景帝时期,刘肥的七个儿子成了诸侯王,并支起了“七国之乱”的半壁江山。

汉文帝剧照

所以,对于汉朝廷来说,刘姓诸侯也不一定比异姓诸侯忠诚多少。有时候他们之所以表现出顺从,一是因为还存有对刘邦的记忆,内心既忌惮又敬畏,等到这些记忆消磨殆尽后,也就变得有恃无恐了;二是因为实力欠缺,等到他们觉得有力量叫板朝廷的时候,便控制不住蠢蠢欲动了。因此,在汉文帝时期,济北王刘兴居与淮南王刘长就先后反了。

关于地方诸侯对朝廷的威胁,汉初的皇帝们都有清醒的认识,为了消弭这个隐患,从汉文帝时期就开始布局了。汉文帝在位期间,将原来的淮南国分成了三个诸侯国,齐国则分成了七个诸侯国。为汉文帝提出谋划的人,正是著名的政治家贾谊。

贾谊曾对汉文帝说“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大都强者必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贾谊就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想法。意思很简单,就是将大的诸侯国分割开来,让它内部那些本没有继承权的刘姓宗室也享受到拥有封地的实惠。这样一来,庞大的诸侯国就变成零零散散的一堆小诸侯国,对朝廷的威胁也越来越小,其实这就是后来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雏形。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效果显著,因为大的诸侯国挨的是温柔一刀,虽被切得七零八落,但是肉还是被最亲近的人吃了。如果诸侯王开始就不同意,可能首先闹情绪继而反对他的是这帮直系亲人,提出方略的皇帝一方反而占据了道德的致高点,这就是“推恩令”被称为“无解阳谋”的主要原因。

贾谊是一位很有见解的政治家,他为汉文帝提出了不少卓越的治国方略,只可惜刚三十出头到就去世了。贾谊去世后,给了另一个人施展拳脚的空间,这个人就是晁错。要说晁错与贾谊年龄相当,但水平和才能要逊色于贾谊许多。不过,这位老兄似乎悟得了一个风生水起的秘籍——勤能补拙。

原来,晁错不断地给汉文帝提治国方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从农业生产、选才用人到社会经济、民治国政,再到防御匈奴等等,可谓是包罗万象。对于这些雪片一般的方略建议,汉文帝甄别对待,觉得有用的便采纳,没用的便不动声色地弃之如敝履。狂轰猛炸之下,晁错的地位不断的攀升,汉文帝不仅送了他一个“智囊”的名号,还任他为太子家令、中大夫等,形同刘启的老师。

既然能给将来的皇帝当老师,晁错自就认为有两把刷子,也渐渐膨胀了起来。所以等到公元前157年刘启继位,身为御史大夫的他迫不及待地力主削藩。晁错的理论依据是:这些诸侯国迟早会反,削他会反,不削他同样会反,与其这样,晚削不如早削。

汉景帝与晁错剧照

怎么个削法呢?就是直接将诸侯国的土地割到朝廷的兜里。这样做,显然要比贾谊那一套来得痛快,但是他没有考虑被割肉的诸侯王们对疼痛的忍受能力。因此,削藩还没有全面展开,下面的诸侯国就反了,带头人就是吴王刘濞。

刘濞振臂一呼,可谓应者云集,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利益诉求。最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与刘濞联合,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时间是公元前154年。注意,后四位就是刘肥的儿子。

所谓“清君侧”,就是指要杀挑拨是非的晁错。这些起兵诸侯们的说辞是,本来朝廷与地方相安无事,各得其乐,可是晁错这个大坏蛋却非要挑唆我们刘家人之间的矛盾,所以他就是魁首。就连晁错的老父亲也是这样认为,于是在劝阻儿子无果后便自杀了。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诸侯王们的想法并不简单,根本不是针对晁错一个人,而是向汉景帝亮剑,所以,即便汉景帝主动替他们“清了君侧”,他们也不会息兵,结果也得到了验证。但是汉景帝却匆匆忙忙杀了晁错,然后再派大军去平叛。这样一来,晁错就显得很冤,后人也被汉景帝的这一神操作搞晕了。

晁错为什么非得死?其实原因很复杂,他是被三方围猎了。围猎他的分别是汉景帝、袁盎、吴楚叛军。

一、汉景帝。削藩引起诸侯动荡的程度之大,是汉景帝没有意料到的,甚至让他慌了手脚。惊慌之余,汉景帝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晁错,这时的晁错便被认定为始作俑者,所以汉景帝会向晁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想到晁错给出的建议是让汉景帝御驾亲征,而他本人则充当后方留守。这就好比是晁错点着了火,然后让汉景帝挑水去灭火。

这样一来,汉景帝肯定会有怒火,因为他认为晁错把主次关系颠倒了,还玩了一招金蝉脱壳。当然晁错的初衷是用汉景帝提振士气,对平定叛军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他不应该让汉景帝承担过大的风险,更不该自己主动去钻避风港。显然,晁错在危难时刻的表现,让汉景帝失望,这应该就是汉景帝杀他的导火索。

其次,叛军打出的口号是“清君侧”,因为他们也料定汉景帝不会杀晁错,所以他们喊的非常响亮,而且还能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让一些人以为他们起兵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诛杀晁错。但是,对于汉景帝来说,正好在这个口号上做下文章,如果杀了晁错,一下就在道义上把叛军逼到了死角,届时他们如果不退兵,便失陷了道义的阵地,于世人面前暴露了他们的真实目的。显然,汉景帝很有必要将叛军这一军,所以不仅要杀晁错,而且选在人流最大的菜市口,甚至还让晁错穿着朝服,以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

二、袁盎。汉初诸侯国的上层官吏(二千石以上高官)都是由朝廷直接派遣,所以作为吴国相国的袁盎其实就是汉景帝派去了一个钦差,作用就是监督诸侯王的不法行为,防止他们作乱。因此,吴王刘濞起兵,袁盎就有连带责任。其实汉景帝也没有彻底罪责袁盎的意思,因为他心里清楚,那时的诸侯王驾空相国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追究责任也于事无补,反而会显得过于苛刻。但是,晁错却趁机揪住袁盎不放,说他早就与刘濞串通一气,一直在蒙蔽朝廷,所以该杀。

这样一来,袁盎便感到岌岌可危,出于求生欲望,自然就要想办法除掉晁错了。所以,袁盎一口咬定,只要杀了晁错,吴楚联军便不战自退,而且他还要亲自到吴国劝刘濞罢兵。此举对于汉景帝来说,一可以解恨,二可以抢占道义高点,三可以寄托一点儿不费刀兵的希望,于是就采纳了袁盎的建议。

三、叛军。对于吴楚七国诸侯王来说,要想给自己的起兵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晁错放在火上烤,至于能不能烤死,倒也不抱多大的希望,因为他们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他们的这一招等于给汉景帝上了眼药,让汉景帝觉得很不舒服,于是在多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之下,便把杀晁错的附加价值放大了,结果晁错就没有了活路。总之,帝王的逻辑与普通百姓的逻辑大相径庭,因为前者看利,后者看义。

写在最后:

曾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汉景帝不杀晁错,能不能平定七国之乱?事实上,这是两码事儿,因为平叛靠的是军事实力,而不是道义的谴责。七国之乱之所以三个月时间就被平定,主要原因就是周亚夫(周勃之子)战术运用得到,他让梁王刘武(汉景帝的亲弟)沦为诱饵,然后穿插迂回到叛军的大后方,切断了他们的粮道,致使对方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梳理历史,七国之乱就像刘邦埋下的一个雷,晁错首当其冲要为汉景帝做排雷先锋,结果他虽成就功臣之名,却技术差强人意而遭人围猎,最终被炸上了西天。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