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他中越战争中被俘,部队以为他牺牲追授一等功,归来后英雄成叛徒
2022-04-08 20:07:33 来源: 腾讯网

在1979年2月2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次战斗中,机枪手何源海所在的我54军161师7连奉命执行穿插作战任务。3月2日,7连在坤子峰进行了参战以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在战斗中,7连连长陈晓成进行了战斗任务布置,由他率连主力向越军发起冲锋,留下3排7班在昆隆村南侧对越军进行阻击。

在阻击战中,何源海紧跟着7班长向永文在正面御敌,与越军展开殊死较量。在战斗中班长向永文不幸中弹倒下,由副班长接替指挥,没多久,副班长也在激烈的战斗中牺牲,战斗小组长马上站了出来,率领剩下的战士继续战斗。

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打红眼的机枪手何源海抑制不住满腔怒火,他猛地从掩体后面站了起来,端着机枪向越军猛烈扫射,击毙越军3人,越军马上集中火力向何源海射击,何源海左胸、左肩与左腿相继中弹。但何源海没有倒下,他继续向越军扫射,越军向他投掷了一颗手榴弹,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响,何源海倒在了血泊之中…

战友们继续战斗,两个多小时后,越军被击退,7班完成战斗任务准备去与连队汇合。

检查伤亡情况时,战友们发现倒在血泊中的何源海的颈动脉已经摸不到跳动,于是认定他已经牺牲,因为马上要投入新的战斗,只能先将伤员带走,等战后再来运回烈士遗骸,所以被认为已经牺牲的何源海被留在了战场。

战友们将何源海的“遗体”用树枝遮盖,只留双脚在外面,方便以后寻找。

第二天清晨,坤子峰上硝烟仍没有散尽,战场上横陈着一具具中越两军战士的尸体,战场四周一片死寂,这时,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突然睁开了双眼......

这个人,就是机枪手何源海。

何源海没有死,手榴弹的几处弹片炸进了他的身体里。手榴弹爆炸的气浪将他震昏。他从尸丛中醒来,向四下张望,看到了不远处躺着牺牲了的班长向永文。

何源海想翻身,想站起来,可他发现,他除了眼晴能动,四肢和身体都不听使唤。

何源海想呼唤战友,可他发不出声来,他努力回想发生过的战斗,他不明白为什么班长牺牲了没有人管。而自已还没死,也没有人管。战友们在哪里?

空旷死寂的四周令何源海感到恐惧绝望,这时,不远处传来说话声,声音从远及近,越来越清晰,何源海以为是战友们在寻找自已,他支起耳朵细听,瞬间,他感到毛骨悚然,他听出那是越南话。

巨大的恐惧向何源海袭来,他动不了只能闭上眼晴装死。几个越南兵来到何源海周围,他们是来收尸的。

这几个越军在每一具尸体旁都要停留一下,检查是否有人活着。当走到何源海身边时,他们摸到了何源海温热的身体,发现何源海还活着,当他们辨认出何元海中国士兵的身份后,兴奋得大叫起来。

何源海被抬上了担架,就这样成了越军俘虏。

就在越军走后不久,七连长陈晓成也率人来搜寻我方阵亡人员的尸体,陈晓成回忆说,他率队回到七班战斗过的地方,寻找和抢运牺牲战士尸体时,发现在何源海牺牲的位置上,一具尸体的身形与何源海很相似,但面目模糊难以辨认,于是就将这具尸体背了回来,之后,经过登记和核对,将这具尸体认定为何源海。

此时,浑身是伤的何源海却被越军送到了越军医院里,那一刻,是21岁的何源海人生中最绝望的时刻。

战前,何元源想到过自己可能会牺牲,想到过负伤,也想过战斗胜利后还能活着,成为战斗英雄。但他唯独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俘虏。

此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找机会自杀。在医院里,一心求死的何源海几度挣脱输液管企图自杀,越军发现后将他捆了起来。

在何源海治疗期间,不时有越南人来到医院指着正在治疗的何源海鼻子骂上几句,甩他几个耳光,这些人都是越南普通百姓。他们听说医院里有个中国士兵被抓了正在接受治疗,偷偷跑进病房打他泄愤。

一个月后,伤势好转的何源海被越军关进了小黑屋看管起来。越军对他进行审问,要他说出我军的军事秘密,可何源海只是个当兵只有一年的普通战士,他除了知道自已的连长,排长、班长叫什么,知道自已部队的番号,其他一概不知。

对何源海的审讯持续了几天后,越军知道他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就把他关进小黑屋,不再理他。

何源海与世隔绝,除了小黑屋铁门上那个递饭和传话的小窗口,他看不到外面的半点光亮。他的部队和亲人都以为他牺牲了,谁都不知道他被关在越军的牢房里。

部队给“牺牲”的何源海追授了一等功,他被追认为烈士。

在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内,为何源海修建了墓碑,墓碑上面刻写了何源海的生平。

在湖北鄂州黄山村何源海老家的后山上,村里还为何源海修建了一座两米多高的巨大石碑,石碑上刻有“烈士”何源海的名字和他的英雄事迹,这里还被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为国“牺牲”的何源海被村民们视为这个小乡村的骄傲。

人们想不到的是,此刻在越南牢房中关押的何源海正在一心求死。一想到将在此耗尽余生,极度绝望的何源海再也忍受不了,他再次选择了自杀。

何源海多次以头撞墙,但他撞得鲜血淋淋也没死成。头破血流的何源海被越军医生救了过来,后来他又试图以头撞门自杀,但仍未成功。

何源海后来说:“我有兄弟两个,如果我在战场死了,还有哥哥可以料理我老娘。保家卫国死了算烈士,对外的名声也好听。”

“我没有死,很愧疚”。

后来,一个越南记者到牢里采访何源海。向何源海透露了中越双方已经在进行战俘交换的工作,告诉他有望回国。还能回国,还能回家看到老娘,这个消息让感到绝望,一心求死的何源海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从此后,何源海日思夜想,就盼望着被交换回国那一天,这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的希望。

1979年秋天,在越军监狱关押半年后,何源海被移到了战俘营。

日子一天天过去,何源海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回家的那一天。

1981年3月的一天,越方突然告知何源海,他将被释放回国。何源海是最后一批被遣返的战俘之一。此时,距离他被俘,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

随着交换时间的临近,何源海兴奋不已,他连续几天睡不着觉,想像着回到祖国那一刻的场景。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几天后中越两国在友谊关进行了战俘交换,何源海终于回家了。跨过国境线的那一刻,何源海跪倒在地,失声痛哭,他一遍遍亲吻着祖国的土地,亲吻着他朝思暮想的家乡。

归来后的何源海随即被中方的公安人员带走,他将接受隔离审查。

这是何源海没有想到的,他以为放回来后就有自由了,不久就可以复员回家了。他说:

“关我时,我肯定有想法,很抵触,那一瞬间想不通。”

经过一个月的审查后,何源海被从部队复员,他被开除党籍,一等功也被撤销,同时被评定为三等乙级残废。

不久后,这个已经“牺牲”两年的战斗英雄回到了故乡。何源海的“复活”归来,轰动了乡里乡外。

回到老家的何源海,很快感受到了异样的目光和一些闲言碎语,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没有骨气,骂他“狗熊”,还有人甚至怀疑他是间谍。

村里那块为“牺牲”的何源海修建的纪念碑上的字也被刮掉了,那块曾经象征着村里荣耀的地方,已经没有人光顾,被废弃。

何源海默默忍受着这一切,和关在越南监狱和战俘营那些痛苦的日子相比,这些事在何源海眼里,不算什么。

何源海的老娘是为数不多的为何源海归来感到高兴的人。何源海的父亲死得早,家里很穷,是母亲靠讨饭养大了他和有残疾的哥哥。老娘无欲无求,只盼着儿子平安,她抚摸着何源海身上的伤疤,一遍遍地重复:“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家后的何源海很快面临生计问题,他需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已,

何源海到民政部门去打听他工作怎么安排,那里的工作人员对他说,只能安排林场的工作。

武装部长说,“你一个俘虏兵还想讲条件,给个工作你就不错了”。

这句话使何源海感到很愤怒,和他吵了起来。

最终,何源海去了林场上班,不久之后,为了躲避异样的目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他又主动申请到更偏僻的地方去看鱼塘。

每当看到和听到报纸和广播中那些歌颂赞美老山前线英雄事迹的新闻时,何源海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就感到很不是滋味。何源海想不通,他说:

“提起这英雄那英雄,他们说我是狗熊。我要是不被俘虏过去了,我要是抬回来了,我现在的日子就好过了。落到这种地步被人歧视,感觉很残酷,很残酷。想得很苦,怪不了谁,怨命......”

部队上撤销了他的一等功后,派人要收回当时颁发的一等功奖章。何源海没有交回去,他执意留下了那枚奖章。何源海说:

“我保证我心里无愧,我为祖国流了血我从来不吹牛,我也不说。但我只想留着,做个纪念,在我的一生中打个问号。”

日子一天天过去,本来就性格内向的何源海越发沉默,他不爱与人打交道,不爱与人交谈,尤其反感别人在他面前谈起往事。

90年代,何源海在村的最深处开出一块荒地,盖了几间房子,他举家搬迁到村子里最偏僻处,每天独来独往。

他甚至和一些战友也彻底断绝了往来。一位越战老兵说,十几年前有人见到他,问你是何源海吗,他面无表情地说“你认错人了,何源海1979年牺牲在自卫反击战场上了”。

几年后,因为改制,何源海从单位下岗,每月领取300元的失业金,因为当初评残的等级过低,他的伤残补助也得不到保障,何源海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去领低保时有人奚落他说:“一个“叛徒”还好意思领低保。”

每当感到难过和苦闷时,他就到村里曾为“牺牲”了的他立的墓碑前,去看一看,走一走。

长期以来,何源海心中巨大的压力,巨大的自卑感,使他觉得矮人一头,尤其在那些战友面前。

何源海曾埋怨过战友,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把他从战场上背下来,如果那样,他就不会有后面这些遭遇。但残酷的战争中没有如果和假设,事实就是事实,就需要去面对。

何源海说:

“我当然想念战友了,怎么不想念,肯定想念。自从有了这个身份以后,觉得好像就把自己和他们隔开了。”

其实,何源海并不孤独,很多人都在牵挂着他,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连长陈晓成。陈晓成等战友们数年来一直在为他奔走呼呼,帮助他解决生计和保障问题,这些年通过政府、媒体、基金会等渠道,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何源海的经历,为我们提出了几个现实问题:被俘是不是就等于“耻辱”,是不是就等于“背叛”?应当如何对待被俘人员?

战俘在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敏感问题,长久以来,战士只有舍身取义,才叫忠于国家,投降与被俘虏,苟且活着被视为奇耻大辱。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战俘经常会受到不分皂白的不公正对待,人们对被俘人员也总是抱以歧视的态度,其实战俘并不完全等同于耻辱和背叛,应视具体情况而裁定。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很多情况不是个体所能控制,对于那些为国家和集体利益,竭尽全力付出巨大代价的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应报以尊敬、给予荣誉,这样才能使付出者得到安慰。

何源海说,他有时会把那枚舍不得交回去军功章,偷偷戴在胸前,他会照镜子长时间地看,他说:“那一刻,我感觉很自豪的…”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