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17世纪东西方交手,西方三大军事优势都有啥?火器不是主要因素
2022-04-08 18:26:13 来源: 腾讯网

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至16世纪中后期,葡萄牙人获得在澳门的居住权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冲突逐渐增多。

进入17世纪后,前半个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朝末期,后半个世纪的中国处于清朝初期,双方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都较多。

自明末期至清初期,与中国发生过武力冲突的西方国家,主要有三个:

荷兰、英国和沙俄。

在明朝与清朝与这些国家的交手中,西方国家对中国体现出共同优势,都有什么呢?破解之策又是什么呢?

1、近乎无解的优势是棱堡

明朝后期与明朝爆发过冲突最多的西方国家,并不是近在眼前盘踞澳门的葡萄牙,而是新崛起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

自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人韦麻郎占据澎湖,被明朝将领沈有容连威胁带劝说,终于将其给打发走。

此后于天启二年(1622年)再次占据澎湖,并在澎湖修筑城堡袭扰福建沿海,除与海盗勾结进行烧杀抢掠外,还劫掠数千明朝子民贩卖到巴达维亚为奴。

最终被福建巡抚南居益驱逐出澎湖,前往台湾修筑城堡进行殖民统治,直到38年后被国姓爷击败投降离开。

然而国姓爷对战荷兰人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荷兰人在台湾修筑了几座堡垒,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普罗民遮城和热兰遮城。

1661年5月1日,国姓爷大军在北线尾等地登陆后,迅速切断普罗民遮城与热兰遮城的联系,并调集众军对其进行围攻。

三日后普罗民遮城的守将“猫难实叮”宣布投降,郑军以最小的损失攻下了这座堡垒,但是面对热兰遮郑军却束手无策。

因为热兰遮城是个非常典型的西方棱堡。

它由两座堡垒合并而成,上城是个巨大的正方形建筑,长宽各约百米,四个角落都有突出的巨大棱堡。

相比于中式的城墙或关卡,棱堡的突出优势就是防守没有死角,守军可以从各个角度对进攻者打枪开炮,形成较为密集的火力网杀伤来犯之敌。

而且棱堡的倾斜角度以及填实的土壤,可以缓解炮弹的轰击,对棱堡进行有效的保护。

国姓爷从1661年6月开始进攻热兰遮城,直到1662年2月长达8个月的围攻,才终于迫使热兰遮的荷兰守军投降。

期间国姓爷也投入了数量众多的大炮进行轰击,甚至把策应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堡轰成渣,但终究没有将热兰遮城正面攻破。

而是通过围困打消耗战,才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接受投降,至此郑军才将热兰遮城打下来。

郑军面对棱堡难以啃下来,清军面对沙俄修筑的堡垒,正面进攻也同样没有进展。

以两次雅克萨之战为例,沙俄在入侵黑龙江流域后,也修筑了数座堡垒对各部族进行侵扰。

但或许是受制于黑龙江流域的土木条件,所以他们修的堡垒并不能算严格的棱堡,堡垒有不少地方还是用木材建造的。

所以面对清军三十门大型火炮,外加十五门小型火炮的连续轰击,炮击十天后造成一百多罗刹被击毙。

但除了围困和炮击外,清军始终没有正面进攻雅克萨,但由于罗刹伤亡较大加上物资被毁,最终选择了投降。

清军撤走后罗刹卷土重来,修缮和加固了被清军炮击后拆毁的雅克萨城堡,并增加了火炮数量进行防卫。

这次修筑的城堡就有点棱堡的意思了。

四面围以底宽四俄丈,高三俄丈的土墙,土墙系用草木、黏土和植物根茎修成,坚固异常,四面都筑有四棱突出形式的堡垒

。”(《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所以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时,清军围攻雅克萨明显就变得吃力了,尽管投入的火炮数量增多,但迫降罗刹的时间却变长了。

清军从1686年9月1日开始,一直把罗刹围攻到12月初,近四个月的时间几乎将罗刹团灭。

罗刹从最初的736人,至双方议和结束撤走时,仅剩下66人。

可见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沙俄的棱堡没有红毛的棱堡修得标准,所以人员损失自然比红毛多。

但无论是红毛的棱堡还是沙俄的棱堡,无论是郑军还是清军都没办法正面攻克。

对决棱堡的唯一办法就是

围攻

2、中等优势是西方战船

最早与明朝交手的国家是葡萄牙人,双方从16世纪初期就进行了数次海战,不过规模都非常的小。

包括在广东进行的屯门海战、西草湾海战,在浙江进行的双屿港海战、走马溪海战,最终都是以明朝军队的获胜而告终。

但进入17世纪后,明朝在海上最大的敌人不再是葡人和倭寇,而是变成了肆无忌惮横行海上的红毛夷。

也就是荷兰人。

从万历三十二年明朝人第一次见到荷兰人,就对其驾驶的高大且火力凶猛的战船印象深刻,因为这些战船就连葡萄牙人都怯懦三分。

其船甚巨,外以铜叶裹之,入水二丈。

”(《粤剑编·志外夷》)

当初荷兰人就是驾驶这样的战船,第一次骚扰澳门并占据了澎湖,对其进行劝退的明军将领沈有容。

就深知明朝水师无法与之抗衡,当时沈有容就大义凛然对荷兰统帅韦麻郎说,尽管他们船坚炮利来去自如。

但明军不是没有击败他们的办法,因为明军的战船数量比他们多,有本事就把明军水师全部击沉,要不然就等着被明军水师围攻吧。

即用氓打一船破,一船补;火药有限,吾船无穷;恐汝枯死也!

”(《崇相集·与南二太公祖书》)

你击沉我们一艘战船,就会有其他战船补上去,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战船多,不怕你打;但你们的火炮是有限的,你们的炮弹总有打光的一天。

同样的,你们的战船也是有限的,被我们击沉一艘就减少一艘,但我们的战船可以有无数替补的,所以你们终究会被我们团灭。

这话听起来好像耀武扬威,但其实能把话或者威胁说到这个份上,明显可以感觉到爱国将领沈有容的无可奈何。

我们战船火炮不如你们厉害,那我们就只能用数量和人命去弥补不足,但把你们驱逐出境的态度不会改变。

至天启年间荷兰人二次占据澎湖后,他们的战船明显较万历年间又提升了,连带着火炮的威力都升级了。

所恃惟巨舟大炮,舟长三十丈,广六丈,厚二尺余,树五桅,后为三层楼。旁设小窗置铜炮,桅下置二丈居铁炮,发之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

。”(《明熹宗实录》)

所以无论是荷兰人占据澎湖时,与明军发生的六敖海战,还是南居益进行的收复澎湖之战,明军基本上是没有占据便宜。

甚至付出了巨大伤亡。

同样崇祯年间知名度较大的料罗湾海战,也是上百艘明军水师各式战船,对战十多艘荷兰战船。

另外一起发生在明朝与英国的虎门之战中,明军水师虽然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但终究也是没有占到便宜。

国姓爷复台期间的台湾外海海战,则是六十多艘郑军各式战船,对战3艘荷兰战船。

最后明军的打法是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是优势战船数量和兵力,以靠近后进行火攻才能取胜。

这种打法自然也是无奈的,所以明军基本上都是“惨胜”,其中以国姓爷复台期间的海战更甚,郑军对战荷兰水师的战绩更是不好。

但好在无论是荷兰还是英国,战船都只能开到海里或停在港口,而且多次交手都是以中方的胜利而告终。

所以战船的优势相较于棱堡还是要小一些的。

3、优势最小的就是火器

相比于近乎误解的棱堡,和样式、火力差距较大的战船,西方与明朝、清朝在17世纪时,火器的差距反而没有那么大。

以明朝为例:

明中后期先是通过与葡萄牙人的交战和商贸,引进其先进的“佛郎机”火炮,并进行各种样式的魔改。

明后期随着荷兰人的到来,明军在与荷兰人的交手中,通过打捞荷兰沉船或缴获,以及从澳门葡人那里购买或走私等,很快也装备上了更先进的“红夷大炮”。

并运用到辽东与后金、清等战争中,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很快被清军吸收过去并加以利用。

在清军入关后与明军交战,尤其是在攻占东南沿海后,同样接手了不少明军的先进火炮,甚至还招募了不少西方雇佣军为自己效力。

比较著名的就像郑芝龙麾下的黑人佣兵,有少部分被清军俘获后就被编入了清军,并跟随清军到处征战。

清朝初期对火炮的引进和制造,迫于战争需要还是相当开明的,当然大部分都是明朝留下的底子,小部分也是从葡人或荷兰手里获得。

所以在火炮、火铳等方面,无论是明朝后期还是清朝初期,跟西方的火器固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差距并不是大到难以逾越。

甚至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通过足够的数量去弥补,这在郑军与荷兰人的对战,以及清军与罗刹的对战中已经证明了。

甚至就算全部依靠冷兵器,没有火枪火炮的火力支援和协助,明军(郑军)和清军也未必是处于劣势。

以国姓爷复台时的北线尾之战为例,不到800的郑军士兵对战240人的荷兰火枪手,郑军全部携带的是斩马刀、腰刀、藤牌等冷兵器。

而荷兰人则全部携带火枪,并且有数门火炮助阵,结果郑军以正面突击加绕后袭击,一波冲锋就把这支荷兰火枪队给全歼了。

尽管冲锋时郑军也付出不小的伤亡,但只要速度更快、人数够多,正面冲击可以发射持续火力、且有火炮轰击的火枪方阵,也并不是太大的难事。

在没有城堡、战壕或其他工事的依托下,双方在开阔地摆开阵势野战的话,全盘操持冷兵器中国军队,也照样可以讲全盘火器的西方军队击败,甚至全歼。

同样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时,清军中出动的福建藤牌兵,也照样可以使用藤牌加腰刀的冷兵器,在水路重创增援雅克萨的罗刹援军。

因为那时候的火枪和火炮威力并不是很逆天。

更何况无论郑军复台,还是清军的雅克萨之战,双方都投入了数目巨大的火炮,就算不如荷兰与罗刹的先进,但数目多火力上就基本持平了。

所以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战争中,火器相对于棱堡和战船,应该是优势最小的一个了。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