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在身边丨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
2022-04-08 16:58:45 来源: 腾讯网

杨绛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经历风雨无数,走过岁月悠悠,蓦然发现,人生已近中年。

尝遍酸甜苦辣,跨过万丈迷津,我们终于懂得,要做一个成熟的人。

成熟的人都懂得,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才是人生的智慧。

说话留德

《增广贤文》有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曾国藩年轻时口无遮拦,得罪过很多人。

参加寿宴时,对好友夸夸其谈,气得对方拂袖而去。曾国藩事后自省,给自己定下“戒多言”的规矩。

他还通过写日记,记录自己言谈话语方面的过失。

该说的话,三思而后说;不该说的话,闭口不谈。

正如《菜根谭》里讲:“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嘴好比是内心的大门,如果不能守口如瓶,必然会泄露心中的秘密。

话说得太满,就无法保证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

逢人话三分,交浅勿言深,给自己留点余地。

做事留心

常言道:“事不凝滞,理贵变通。”

太史公在《史记》中运用了一个典故,名为“胶柱鼓瑟”。

这个典故的背后有着一个故事:

一日,有个齐国人听到赵国人在弹瑟,这鼓瑟之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极为动听。

于是这个齐国人就决心向赵国人求教,想知道如何才能弹出美妙的乐曲。

赵国人先将瑟调好弦,齐国人一看弦已经调好,便将调弦的柱子用胶粘住了,然后兴冲冲地回了家。

回家之后他一直埋头弹瑟,但练习三年,却毫无进步。

齐国人沮丧之余,四处埋怨赵国人:“他教的可太糟糕了,我毫无长进,还是不会弹奏。”

有个随赵国人学艺的人听了这话,顿生好奇。

于是他找到这个齐国人,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齐国人便拿出自己用胶黏住得瑟,向人诉苦。大家听后只觉哭笑不得,纷纷嘲笑齐国人愚钝不知变通。

学琴之技,千变万化,妄图黏住琴弦而掌握技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学会变通,就是学会用更加通透的眼光看待万物,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处理万事。

留有变通之心,唯有达权通变,方能应对自如。

做人留路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曾国藩初入官场时,经常批评同朝为官的幕僚,说话全然不给对方留情面,因此得罪了不少上司和同僚,导致他在官场上处处受限。

当时,大清朝内忧和外患,曾国藩为了国事,更是直言犯上。

大胆指出皇帝秉持“镇静”态度,不生事,不作为。皇帝恼羞成怒,差点杀了他。

因为他总是得理不饶人,同僚对他十分嫌弃和厌恶,皇帝更是屡屡刁难于他。

后来,曾国藩经过反省,认识到了自身的毛病,

明白了“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亦盛气凌我”的道理。

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

从此他对待同僚,慢慢变得和气,谦虚;对待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恭敬有加,言辞委婉。

最终,他把自己修炼成“中兴名臣第一人”。

因为快人快语,而驳人脸面的人,就算他才华出众,智慧过人,也难收获人心。

口舌之争,只会给自己惹一身是非。

凡事懂得礼让三分,何尝不是高明的活法。

活在世上,应吾日三省吾身,

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针锋相对,

多一些扪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时间带来的是沉淀,终是让我们变得成熟、谦逊、尊重。

责任编辑:zN_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