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万里封侯人不归……
2022-04-07 09:00:28 来源: 腾讯网

文/水处

康熙画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天,康熙下诏,让林兴珠到景山觐见。

康熙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克制火器呢?”

林兴珠答:“惟滚被为第一。”

康熙又问:“什么是滚被?”

林兴珠答:“即人家所用之棉被也。”

康熙笑着说:“棉被怎么能克制火器呢?”

林兴珠说:“这就叫柔能克刚。”

康熙又问:“除了滚被,还有什么办法吗?”

林兴珠答:“可以加上藤牌,这玩意儿我家就有。”

康熙又问:“那你家有能使这玩意儿的人不?”

林兴珠答:“我家有六个人能使这玩意儿。”

康熙马上让林兴珠回家把六个人叫来,又从御前侍卫中挑选了几名善用火枪的侍卫,让双方当场进行展示。

清《兵技指掌图》中的藤牌兵

六个人身上都裹着一条厚棉被,左手持藤牌保护住头部,右手持短刀,在火枪的有效射程之外开始翻滚前进。

眨眼之间,六个人就已经翻滚到了侍卫们面前,跳起身来,迅速展开贴身肉搏,火器完全失去了威力。

康熙大喜:“你能组织多少这样的藤牌手?”

老林回答:“福建人会使这玩意儿的多得很,我去福建招个几千人不在话下。”

康熙:“福建太远了。你这样,台湾郑家归顺大清以后,有很多福建籍的官兵被安置在河南、山东、直隶(河北),你就直接从这些地方挑吧。”

就这样,没两个月,林兴珠便招募了五百名藤牌手,又经过几个月集中训练,终于练成了这支立下汗马功劳的大清特种部队。

藤牌兵“滚牌”训练的场景

02

这段有绘声绘色的描写,出自清初刘献廷随手记录之作《广阳杂记》,所记翔实可信。

当时的康熙已经摆平了三藩,统一了台湾,开始着手准备反击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殖民者。

但沙俄殖民者使用的欧式火绳枪,威力大、射程远,清军火枪性能不如俄军,与之对射非常吃亏。

十七世纪沙俄军队装备的欧式火绳枪

因此,康熙一直苦苦寻求能破解俄军火力优势的方法。

景山的这次会见,林兴珠成功为康熙提供了一种克制俄军火器的方法。

03

林兴珠又是什么来路呢?

他本是郑成功帐下。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福建安溪县湖头镇,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绑架案。

盘踞在附近马跳峡的一股抗清武装跑到湖头镇,绑了李家十二口人做人质,向李家勒索巨额赎金。

李家几乎卖光了全部家产,却依然满足不了绑匪的胃口。

这时,在外闯荡的李家二儿子李日燝听说了家里的变故,赶回家中,联络乡勇,协助官兵,经过大小一百余次战斗,终于把马跳峡山寨攻破。

于是这支抗清武装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而“绑匪”的头目正是林兴珠的叔叔,林日胜。

林兴珠时年不到三十岁,跟着叔叔一起归顺了清朝。

清廷见他年轻勇悍,武艺高强,就给他封了个副将的官衔,把他从福建派到和南明永历政权对峙的前线——湘西的辰州驻守。

林兴珠在辰州一呆就是十几年,期间立了不少功劳,被提拔为了总兵。

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云南平西王吴三桂起兵造反,大军逼近辰州。

吴三桂早就听说林兴珠是个人才,于是派人前去劝降。

林兴珠一看,湖南全省的官兵都投降了吴三桂,自己孤立无援,部下人心浮动,也只好投了吴三桂。

几年仗打下来,林兴珠感觉吴三桂药丸,正好这时候清朝方面又派来了说客,于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林兴珠在湘潭扯旗造反,脱离了吴三桂,重新归顺了大清。

之后屡立战功,大名一直传到了康熙耳朵中。

康熙一道圣旨下来,老林被封为建义侯,而且还被抬进了镶黄旗汉军,成了一名旗人贵族。

【PS:被绑的人质中,有个少年,时年十四岁,后来步入仕途,最终成为了大清朝的文渊阁大学士,位极人臣,名叫李光地。】

04

这也才有了文头的那次会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天,康熙正式下诏,任命满洲都统彭春为统帅,率兵马三千及火炮出征黑龙江,准备一举消灭盘踞在雅克萨城堡的沙俄殖民者。

林兴珠的藤牌兵随军出征。

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大军出征之前,康熙特别指示兵部,要为福建藤牌兵选用质量最好的的双层藤牌,质量最好的片刀。

还特地指示准备了两千匹马,用来骑乘代步和驼运装备,以减少长途行军对藤牌兵体力的消耗。

可谓是对这支“特种部队”寄予了厚望。

五月二十二日,彭春率领三千兵马抵达雅克萨城下,开始围城。

第二天,清军发起炮击,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开始了!

雅克萨城中的沙俄守军有四百五十多人,兵力上处于劣势,但他们有进的欧式火绳枪,还是具有比较强的防守能力。

而且,沙俄援军正从涅尔琴斯克(尼布楚)赶来。

只要雅克萨能坚持上几天,沙俄援军就能到达。

05

五月二十五日,清军哨探报告:

沙俄援军五百余人,携带枪炮,乘坐木筏,从黑龙江上游顺流而下,已经逼近雅克萨。

林兴珠闻讯,对彭春说:“罗刹鬼(俄军)枪炮十分厉害,一旦让他们登了岸,咱们就很难取胜了。必须在江面上截击他们,才能最大限度抵消他们的火力优势。”

彭春赞同意,于是派藤牌兵出战。

西方绘清军形象,红圈中即为藤牌兵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林兴珠,已经是年近花甲的老将了。

但他毫无畏惧,亲自带队打头阵,脱光衣服,裸体下水,头顶藤牌,嘴叼片刀,向俄军木筏逼近。

俄军从没见过这种清军部队,远远望去,还以为是戴的大帽子,所以惊呼是“大帽鞑靼(欧洲人对满洲人的称呼)”。

俄军开始疯狂射击,但藤牌兵头顶有坚韧的藤牌防护,俄军无法击中水下的藤牌兵。

很快,藤牌兵靠近木筏,左手持藤牌护住头顶,右手用片刀直接往木筏上扫,砍俄军的小腿和脚踝。

俄军当时的护甲都是欧洲式的半身板甲,主要防护胸腹部,下半身是缺乏防护的,被藤牌兵这么一砍,很快就有三十多个俄军被砍落江中。

其余的俄军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不知道清军出动了什么秘密部队,调头就逃。

雅克萨城堡里的俄军得知援军大败而逃,知道自己肯定顶不住,于是第二天开城投降。

就这样,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以清朝全胜而告终!

06

这年秋天,林兴珠所率的福建藤牌兵,凯旋回京。

这次出征,五百名福建子弟,只在沈阳因意外坠马死一人,途中生病死三五人,其余全部顺利回到北京。

康熙早从兵部的奏报中知道了藤牌兵的辉煌战绩,林兴珠一到北京,马上亲自接见,盛赞他“林侯之功,史册未有也!”

所有参战官兵,都给予优厚的封赏。

林兴珠五个儿子也都给封了官职,可谓是光耀门楣了。

藤牌兵名声大噪,变成了清军的主力部队,哪里的战斗最危险,哪里就会有藤牌兵的身影。

一年之后,沙俄殖民者再次入侵黑龙江,重新占据雅克萨。

清军第二次出征雅克萨。

藤牌兵又一次立下战功,他们抢占了城南高地,使清军占据了制高点。

“遇敌伏兵,又大败之”。

经过长达一年的围困,雅克萨城中的八百多名俄军粮草断绝、疾病流行,死得只剩六十六人。

最终沙俄和大清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退出雅克萨,并承认黑龙江中下游全部为中国领土。

林兴珠和他的藤牌兵,为保卫中国领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打跑了罗刹鬼,老林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

07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大举入侵内蒙古。

康熙帝御驾亲征。

此时的老林已愈六十岁了,但勇武不减当年。

福建藤牌兵特有的竹盔

在著名的乌兰布通大战中,准噶尔军将万余匹骆驼捆住四蹄,身上装满泥土的木箱,形成一道“驼城”。

再用火枪手躲在驼城后,以先进的“赞巴拉火枪”射击清军,使清军无计可施。

关键时刻,老林指挥福建藤牌兵施展“滚牌”绝技,突入准噶尔军的驼城中,清军铁骑趁机突入,最终准噶尔军大败......

08

正是从乌兰布通凯旋回京后不久,林兴珠就因病去世了。

林兴珠死后,他所创建的福建藤牌兵作为清军中的一支“特种部队”继续存在。

并在日后的西征准噶尔、征大小金川、征缅甸、反击廓尔喀、平定张格尔、第一次鸦片战争,直至太平天国战争中都有出场。

今天,林兴珠的家乡——福建永春县五里街镇埔头村建立起了乡愁馆,馆里收藏了当年福建藤牌兵留下的武器装备和林兴珠在家乡招募兵勇的布告。

在这里,三百多年前那个“持藤牌而舞,辟易万夫,前跃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敌也”的勇猛老将,和他手下屡建奇功的福建子弟兵,仿佛又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圣祖实录》、《广阳杂记》、《桃源虎榜林氏族谱》、《至谊堂实纪》

责任编辑:zN_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