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若中国能在这件事上持之以恒,中国一定能成为“中央之国”
2022-04-07 08:47:50 来源: 腾讯网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登上新大陆的那一天,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天标志着美洲被发现,现代许多美洲国家将这一天定为哥伦布日。

然而,15世纪并不只是欧洲有各种航海活动以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去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我国在15世纪初就已经有了规模甚大的航海行动,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事件,若是当时的航海行动能够坚持下来,想必中国也不会在近代处于被动地位。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一直是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是朱棣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但反对者认为稳固皇位的朱棣根本不会在意没有危险的建文帝,而且也无需多次寻找,每次航海的花费都是不计其数的,若是为了寻找一位废帝,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再有的说法便是宣扬威德说,以“通好他国,怀柔远人”,同时为了彰显中原王朝实力,并且歌颂朱棣的功德,军事目的说则是认为朱棣针对帖木儿帝国而采取的行动。

但无论朱棣本人想法如何,从郑和下西洋达到的明显效果来看,那便是朱棣的想法所在。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小国见识到了东方有个强盛繁华的大国——明朝,让东南亚心声仰望,继而日后各国来中原朝贡。

不过,即便增加了来朝贡的国家,每年的所得恐怕都比不上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费用,而且朝贡所得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原王朝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但这样能够让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这才是隐藏的政治目的。

朱棣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恐怕这才是他希望郑和下西洋达到的效果。在历朝历代中,“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大一统观念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最为基本的。

郑和下西洋所达到的经济贸易效果也正是朱棣所期望的,但从短期来看,航海所消耗的费用是一时无法弥补回来的,甚至在当时,还引发了财政危机,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

可从长远来看,郑和下西洋开拓了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这些贸易都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东南亚乃至非洲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有局限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沉寂以后,这条海上通道使得双方互通有无,发展经济。

这场由国家发起的大规模航海行动,不仅在国家层面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百姓来说,也是新奇的体验,在航海的参与者中,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还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郑和航海图》,这些都介绍了他们在西洋途径诸国的情况,如此,百姓收获了许多海外国家的知识。只有在国泰民安之下,百姓才不用担心温饱,还可以以与有荣焉的大国心态接收新知识。

但可惜,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结束后,明朝的航海行动结束了,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是航海行动耗费巨大,“支费浩繁,库藏为虚”,而且多次下西洋达到的目的也基本实现了,实在没有必要再次下西洋。

另外,促成下西洋的主导人物明成祖和郑和已经去世,朝中没有态度强硬者下令,仁宗、宣宗二帝无心海外事业,下西洋的队伍也没有了“灵魂人物”郑和,自此中国船队便绝迹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原本领先的航海事业中断。

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哪怕是15世纪末的哥伦布等人的航海行动也比不上。

只可惜后来者居上,欧洲的航海行动持续了两个世纪,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等,这些都使得欧洲快速发展,才有了后续超过亚洲的可能。若是明朝没有放弃航海行动,恐怕也能在后来的世界大航海时代中分得一杯羹,使得中国成为朱棣预想的“中央之国”。

甚至后来的中原王朝还施行起了海禁政策,直到清朝闭关锁国,此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根本无法抵挡西方列强的侵略。

参考资料:

【《明史》、《广东通志》】

责任编辑:zN_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