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在东北获胜的杜聿明为何被调走?除伤病原因,更主要是给陈诚挪窝
2022-04-06 13:44:03 来源: 腾讯网

在解放战争期间,国军中还是有很多能战善战的将领,虽然他们的高层经常出现战略失误,但这些将领还是在很多战役中给予我军不小的麻烦。比如和林总一样是黄埔四期的胡琏,粟裕和刘邓也多次在其手下吃过亏。还有被称为“救火队长”的杜聿明,一直以来就是东野和华野的头号对手。

特别是在东北战场,他曾多次在战役中击败过我军。从1945年率领13和52军攻下山海关,再到1946年让廖耀湘攻入长春,在这期间杜聿明可谓是屡战屡胜。但到了1947年,杜聿明却以身体原因突然被调离东北战场回到上海养病,东北战场指挥大权落到了小委员长陈诚和他的土木系手上。

那既然杜聿明和我军作战连战连胜,为何不让他一直留下来,一鼓作气直接拿下东北,反而还将其调走呢?

杜聿明东北的表现

杜聿明其实一开始并非很多人说那样是天子门生,虽然也是黄埔一期出身,但他中途脱离过北伐军队,甚至在1930年的时候,当同期的同学都已经是团长和师长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没有找落点的无业游民,不过很快他被恩师徐庭瑶和张治中赏识,升任25师的营长。

在长城抗战之后,进入国军教导总队学习机械化军队作战。到了1938年之后因为熟悉机械化战术,因此连升三级,从旅长直接升任军长,而此时的杜聿明不过33岁,而从第五军开始,他也走上自己开挂的军事生涯。

在1939年他率部在昆仑关击败了日军最强大的师团之一的“钢军”第五师团。随后又指挥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抗战结束兵不血刃地在云南指挥第五军控制昆明,架空龙云。而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带着骄傲的战绩他被派到了东北担任保安司令对我军作战。

不得不说,杜聿明在东北一开始的战绩真的不错。

首战山海关,他指挥2个军顺利拿下这个通往关内的咽喉要道,在随后的作战中先后在沙岭、锦州和四平战役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四平和我军决战占尽了上风,让我军不得主力退出南满,随后又趁势拿下了重镇长春。在作战作为东北保安司令的杜聿明利用远征军机械化作战的特点,机动作战,穿插和正面突破并行,很好地克制了我军的运动战,典型的例子就是铁岭和本溪阻击战。

不过到了1947年,经过新式整编的我军也相继缓了过来,杜聿明以快打快的攻击方式在我军阻击下相继破产,到了东野在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以及1947年的春季攻势开始后,杜聿明也是连吃败仗,71军虽然守住了四平,但建制被我军打残,新1军在长春外围被我军重创,第52军在南满差点让3纵和4纵包了饺子。因此其实杜聿明在1947年后的表现实际上是在下坡路,并非想象中的“常胜”。而且因为个人身体的原因,杜聿明不得不卸任东北保安司令的职位回到上海。

杜聿明为何离开东北

其实有关杜聿明离开东北,表面原因是因为身体有伤和打了败仗,但实际上主因并非如此。要知道如果老蒋对于杜聿明的战绩如果不满的话,会派一员比他更猛的虎将来指挥,而非“擅长政工工作”的陈诚。

那么这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雨田君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陈诚在后面搞事。

抗战胜利后,国军中的土木系在中央已经取代了何应钦派系成为最大的军队团体。不过,在解放战争最初的阶段陈诚的表现可谓拉胯,在徐州让华野暴打,其嫡系部队在开战后又被刘邓在晋冀鲁豫消灭很多。所以陈诚在关内基本上待不住,老蒋也亟需一个地方来安置他这个爱将。

而此时的东北,在行营主任熊式辉的管理下,贪腐严重,一时间搞得天怒人怨,不过因为1946年打胜仗所以被掩盖。但到了1947年基本上没有了之前势如破竹的攻势,这个弊端被无限暴露出来。故而一方面是为了安置失意的小委员长,另一方面老蒋也想好好抓一下东北的工作,就派了陈诚主政东北。

按理来说,杜聿明虽然是何应钦派系出身,但基本不会参加大佬们的党争,为何还会被陈诚排挤呢?

其实这也是明白的事,杜聿明和熊式辉关系很好,当年熊式辉走之前还当着杜聿明面叫陈诚小鬼,可见两人关系不差。所以拔出萝卜带出泥,杜聿明也很难独善其身,到了东北之后的陈诚,每每逮到机会就会狂喷杜聿明和熊式辉。再加上一起过来的还有名将罗卓英(土木系四大金刚),肯定是需要安置的,事实上陈诚来了之后,罗卓英就以的东北行营副主任带兵作战。所以此时的杜聿明绝对是碍眼的之人,巴不得的早点将其地赶出东北。

其次,是国军派系斗争的原因。

杜聿明别看也是听老蒋的,但官做到这个份上,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的,长期投靠何应钦徐庭瑶的他,肯定也想建立自己势力。而东北则是给他滋生了土壤,在这里有很多的他老部下,新6军军长廖耀湘早在抗战的时候就一直跟着自己,还是自己黄埔小学弟。东北保安副总司令郑洞国也是自己的铁哥们,当年杜聿明在昆仑关血战,正是靠着郑洞国率领的荣誉1师组成的敢死队(邱清泉也在里面)将日军王牌21旅团的反攻压下去,才有了昆仑关大捷。而到了东北之后,杜聿明也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挤走新1军军长孙立人,为的就是让自己兄弟郑洞国上位。

熊式辉和杜聿明千方百计地收拢伪军和土匪队伍,势力越拉越大,自然也会引起老蒋的关注,对于杜聿明的使用,老蒋一直是将其作为“救火队长”正如朱可夫和山下奉文一样,这样的人要用,但只能在作战中用,而且对于杜聿明老蒋更看重他的执行力,因此这样的人是不允许有自己的基本盘,一旦做大将尾大不掉,因此当时老蒋也有意将杜聿明调回,免得其势力在东北生根发芽。

最后,则是需要背锅侠。

东北汇集了国军最精锐的新1和6军,以及美械的13、52、53和71军等,但是战事的发展是越打国军麻烦越多,本来只需要3个月就能解决的东北问题,打了将近1年半地盘是越打越小,面对政府内部的不同声音和其他派系问罪。国军高层这边需要推出人来背锅,而经政和管理上自然是熊式辉来背,至于屡战屡败的军事,那就只能让杜聿明来。

雨田君说

其实从杜聿明在1947年被调出东北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国军内部斗的是有多激烈,每个派系之间党同伐异,相互讥讽和互挖墙脚。而在另一方面老蒋也是为了防止地方大员做大,即便是自己的亲信也是严加防范。这就造成了很多将军们压根就不把精力放在作战和指挥上,各种内卷,从而导致的前线战事一天不如一天。

—Theend—

责任编辑:zN_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