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胡宗南为吹捧蒋介石在骊山建个亭子 想不到四年后被改称而名扬四海
2022-04-06 12:19:45 来源: 腾讯网

发生于八十五年前的“西安事变”,以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重大历史意义而载入史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也因此名垂青史,成为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

“西安事变”作为中国现代史中的一次重大事件,能被老百姓记住的不仅是其意义和几个当事人的名字,更会记住的是事件的核心两个字,即“

捉蒋

”。

1979年4月,当年曾参与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故地重游,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提笔赋诗一首: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可以说,叶帅这首诗篇气势恢宏、浪漫中饱含感慨,情意十分真切。

诗中即用了点睛的“捉蒋”两个字,道出了“西安事变”的关键所在。

如今,人们到古城西安,到临潼区骊山风景区游览,当年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队在此活捉狼狈不堪的蒋介石的地点,是必然“打卡”参观之处。

因为在临潼骊山上有个著名的亭子,尽管如今它已改称“兵谏亭”,但在人们口中还是习惯叫它的曾经响亮的名字“捉蒋亭”。

鲜为人知的是,这座知名度极高的“捉蒋亭”,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它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十周年时,由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胡宗南为吹捧和讨好蒋介石而修的,但当时可绝不敢叫这个亭名。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置全国民众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呼声于不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主张,1936年12月又亲自跑到西安,督战围剿陕甘宁边区将北上抗日的红军。

蒋介石的举动,无疑加剧了他与主张抗日的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之间的矛盾。张、杨二位将军在多次进谏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为民族大义,为国仇家恨,联手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参加兵谏的部队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下榻于华清池五间厅的蒋介石被枪声惊醒,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住所后窗跳出逃跑,藏身于骊山半腰一虎斑石东侧石缝内。后来被搜山官兵发现挟持下山,送往西安新城黄楼暂住,实际上是软禁起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对自己这一不光彩的经历一直讳莫如深。

12月25日下午,在重获自由返回南京的路上,蒋介石就开始酝酿报复张学良,杨虎城的狠毒计划。他命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起草了关于“西安事变”的《对张杨的训词》。

据说在事变凌晨背着他逃出住所的那个侍卫小兵,一夜之间被他提拔为少校军官。

回到南京之后,蒋介石又亲手撰写了《西安半月记》。他在文中斥责西安事变为“托兵谏之名,行劫持之实”的

叛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那夜出逃骊山藏身的石缝一带,反被一些会阿谀奉承的国民党军政大员歌颂为委员长“壮举”之处。

最初,蒋介石铁杆智囊、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在此修建了砖木结构的纪念亭,以示纪念。

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暗中怂恿下,各地掀起一阵为蒋介石歌功颂德的风潮,凡是蒋介石住过的地方,纷纷开始修建纪念建筑。

此刻坐镇陕甘的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北王”胡宗南,自然不甘落后。他既是蒋介石心腹爱将,又是蒋介石在黄埔的得意门生,表现要更突出一些。

但是在西安,能与蒋介石沾上边的,基本上都与“西安事变”有关,他只好在这上面作点文章,意思意思。

1946年,算起来距离“西安事变”发生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于是,胡宗南以纪念事变十周年为契机,在这年3月发起让黄埔军校七分校千余名士官募捐,在当年蒋介石跑到骊山虎斑石崖缝隙藏身处,拓出一块平地,专门建起一座高四米,宽两米半的仿古建筑四角纪念亭,而且建造亭子所用的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蒋介石与胡宗南)

亭子修建成了,胡宗南等人起名“民族复兴亭”,匾题“蒙难亭”,后又改称“正气亭”。

由国民党要员陈立夫、陈果夫、孔祥熙、戴季陶、陈诚、胡宗南等人题写的“蒋委员长蒙难处”“民族复兴纪念石”“虎谷龙岩”“天地正气”“仰之弥高”“精诚为国 乃开金石”“正气浩然”等手迹,也先后被镌刻在亭子周围的崖石表面。

这显然是对蒋介石的无耻吹捧。逃跑被捉,竟然成了所谓“浩然正气”!“委员长蒙难”倒是比较贴近史实,而“正气”或“民族复兴”似乎有点太扯了。其想要掩盖历史真相的企图十分明显。

1949年5月,西安临潼解放。几个月之后,古城人民听说了爱国将领杨虎城在重庆被蒋介石杀害的消息。

一些愤怒的西安百姓闻讯后冲上骊山,砸掉了吹捧蒋介石的“蒙难亭”牌匾,涂抹了崖壁上的石刻,有人还在此处插上了“蒋贼被擒处”牌子。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重新整修了骊山上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亭子”,并顺应民意将其更名为“捉蒋亭”。

“捉蒋亭”从此真正名扬海内外。

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也为和平统一祖国的形势需要等原因,“捉蒋亭”被改为“兵谏亭”。亭子周围一些曾经的石刻也被恢复,还补充了许多新的精彩题刻。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zN_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