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穷哥娶不起媳妇,丑妹嫁不出去,两人结婚后生下的孩子家喻户晓
2022-04-06 10:47:17 来源: 腾讯网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经25个朝代400多位皇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涌现出很多著名的人物,在各个朝代独领风骚彪炳史册。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些有名的人物很多都是出身贫苦,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清朝之时,就有一位朝廷重臣出身于农家,其父母的结合也颇有意思,竟是家境贫困穷哥娶了相貌奇丑的丑妹才生下了他,不想他却成了清朝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

1801年夏末的一天,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出生在安徽乡下一个中下等人家,当时祖父母以教书为生,祖父粗通一些医术,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儿子身体又弱,父亲李殿华对其尤为关心爱护,但却从不溺爱。

李殿华本是一个读书人,成家后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地想争取功名,但却时运不及屡屡落榜,最终娶妻生子后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儿子身上,但他深知对孩子要从小教育,所以对4个儿子很是严格,甚至对身体娇弱的小儿子李文安的学习生活也一样。但李殿华发现小儿子并不敏慧,4岁启蒙后到了8岁才进入私塾,上学多年后同龄的人都考上了秀才,而他却是才读了四书,李殿华很是失望。

但慢慢地看到这个小儿子虽然不聪慧但很刻苦,别人读两遍就能记住的文章他就苦读8遍10遍,随着年纪渐渐长大,他还要求跟哥哥们一样同睡同吃同学习,看着他对自己如此严格,李殿华的脸上也不免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

李殿华早年一直都住在安徽乡下,因为开了私塾为乡亲们授课他家生活还过得去,又因为他会些医术,常常帮着看不起病的乡亲们,治病开药不收费,为附近相邻所称道。

1803年秋末的一天李殿华又提着药箱去给百姓看病,回来时暮色四合,山道上很是难走,但远远的他就听到有婴儿的哭声,走近一看却发现一个被遗弃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放声大哭,心地善良的他发现是女孩,而且浑身发黑正在出天花,他便马不停蹄的将她抱回了家,抓药熬药几番调治后女孩的命终于是保住了,但因为出天花的缘故,她的脸上到处都是麻点,让人不忍直视。

孩子无处可去就在李家住下了,也就成了李殿华的养女李文安的妹妹,就这样李文安和这个捡来的妹妹自小就成了玩伴,随着年岁慢慢长大,这个乡亲们唤为丑妹的妹妹不仅能做女红还能下地干活,虽然大手大脚但勤快能干,左邻右舍看在眼里都说老李家是积了德了,这个女儿可没白养。

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再喜欢的女儿也要嫁人,李殿华对这个养女也非常喜爱,就想给她找一个好人家,可丑妹的相貌早已名声在外,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李家有这样一个女儿,竟没得人来上门提亲。

这样一年又一年,眼看丑妹已经有二十一二岁了,李殿华非常着急。这一日李文安被同乡邀去,很晚了依然没回来,他和丑妹就在前厅各自坐在一边等着李文安回家。

好长一段时间后,当李殿华张开眼,却看到李文安正将自己身上的长衫脱下盖在了趴在桌子上已经睡着的丑妹身上,那一刻,李殿华脸上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隔天在父亲的问询下李文安最终腼腆的说出了喜欢一起长大的丑妹,那边不用说丑妹也羞答答的同意了,就这样丑妹成了老李家的儿媳妇

丑妹成了李家的媳妇后在家中主外能干活吃苦主内孝敬公婆疼爱儿女,她同时又非常体贴体弱的李文安,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在李文安备考、还是在日后做官中她都尽心尽力。

夫妻感情很好,共同养育了六子二女,在儿女的教育上也可谓颇有章法,丑妹虽文化不高,但对儿子女儿十分严格,除去学业为重外就是常常给儿女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有时候自己道理说不高深她就请来丈夫和公公说服。

一次儿子李鸿章在邻居家玩耍,因为酷爱同伴的玩具竟趁同伴不注意将玩具带回了家,丑妹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他,并让他还回去道歉,这让李文安和父亲对她也刮目相看。

此外李文安虽然官越做越大但丑妹一直保持着乐善好施的本性,她常常将家里的粮食物品等送给穷苦的乡亲们接济度日,久儿久之为李家赢得了不小的声誉,子女们都看在眼里,也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李家子女成年后都非常有成就。

其中二子李鸿章是清朝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而其几个兄弟中,除了了大哥与其一样在仕途上与之比肩,其他几个兄弟都成了当时的买办,置办田地房产富甲一方,女儿们也都嫁给了京城的实权和富贵人家,为世人称道!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桎梏糟粕一直都存在着,为了绵延子嗣、继承香火、肥水不流外人田等封建婚姻思想常常发生在兄弟姐妹之间,表哥表妹之间的婚姻很是普遍,多数都是遵循了长辈的想法,感情一般有之、破裂者有之,但也不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甚慕的例子。

但当然从实际上来说,不管富裕的家庭也好还是贫穷的家庭也罢,只要夫妻恩爱就会给自己的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为国之栋梁!

责任编辑:zN_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