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为何能获得全胜?
2022-04-06 10:07:20 来源: 腾讯网

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在湖南境内展开了反复的拉锯。1941年12月,日军为配合在东南亚对美、英军队的攻势,调集了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的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中国战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7万余人的兵力,抗击日军的进攻,也就是第三次长沙会战。

此次会战,日军伤亡很大,中国军队取得了难得的一场胜利。那么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够获胜,有这么三点因素。

一、薛岳战术得当

长沙会战已经经历了两次了,尤其是第二次,非常惨烈。所以国军做了经验总结。在1941年下旬召开的会议上,蒋介石制定了一套磁铁战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意思是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国军必须紧紧的吸引敌人,进而围歼。所以根据这个方案,薛岳通过湘北的地形条件,总结出一套“天炉战法”,薛岳对“天炉战法”作了这种解释 :“天炉战者 ,为在预定之作战地 ,构成纵网型据点或阵地 , 逐次消耗敌力 ,挫其锐气 ,然后于决战地使用优势兵力施行反击及反包围 , 予敌以歼灭性打击。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诱敌深入,然后予以包围歼灭之。

从薛岳的部署来看,也是这麽一个原则。他在湘北设置了三道防线,巩固长沙和外围阵地,逐次消耗敌人,等到敌人精疲力竭,所属各部在外围布置完毕后,形成四面合围,群起而攻之。结果导致日军被围,死伤严重。

二、将士的英勇抵抗

不得不说,战法再得当,也是需要执行的,而且要很好的执行。要知道一旦防线守不住,那么就不能对日军进行合围。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当中的关键在于将士的英勇抵抗,正是他们的大无畏的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打赢了这场战争。

在战争中,主将薛岳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那么所属官兵更有战死沙场的准备。因此,以往那种一见到日军就跑的比谁都快的场面没有出现,各个阵地都是坚决抵抗。有些阵地伤亡惨重,杂物兵、传令兵也会上。所以也正是全体官兵不怕牺牲的坚决,让日军寸步难行。

三、老百姓的支持

在大战开始前,薛岳让人晓喻湘北各村各户将水田里蓄满水,将田里的泥巴泡成烂泥,同时将各处要道破坏。此外,更加关键的是各家各户派人参加民工队,负责运输物资和抢救伤员,各村各寨设置岗哨。湖南人民节衣缩食,给战斗在第一线的部队提供了大量食物,而日本人进了村,什么都得不到。

可以说日本已经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潭不能自拔,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日军失败是迟早的事。

所以,综合来看,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除了战术得当、将士的英勇之外,还少不了老百姓的支持。

责任编辑:zN_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