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名不符实的康乾盛世:不要再被电视剧骗了
2022-04-05 17:37:12 来源: 腾讯网

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个大一统王朝中,基本都会出现

1-2

个盛世,像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朝的永乐之治等等。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加上他们特殊的风俗习惯,以及面对西方列强时的软弱无能,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在看待清朝历史的时候,都会带有偏见。

其实,清朝统治也有可取之处,现代中国的版图基础就是来自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不懈努力。当然,在一些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康乾盛世”这样的词语,把清王朝描绘成一个空前强大的超级帝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所谓的康乾盛世配得上“盛世”赞誉吗?

从康熙元年(

1662

年)到乾隆

60

年(

1796

年),前后历经

134

年,这是清朝最强盛的一段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但是,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康雍乾执政时期,除了康熙早期、雍正在位期间以及乾隆早期之外,清王朝都处在一种吏治腐败、奢侈之风盛行的情况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尖锐,老百姓只能依靠红薯勉强吃饱肚子,这样的“盛世”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而且,清朝统治者来自关外,他们面对庞大的汉人群体,为了浇灭“反清复明”的星火,维护统治地位,采用了思想禁锢的手段,制造了大量文字狱。为了防止西方先进思想进入中国,减少和外国人之间的贸易,清朝统治者实施闭关锁国(明朝后期闭关锁国,主要是海患问题,情况完全不同),严重拖慢了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最终落得一个被动挨打的下场。

清朝处在鼎盛期的时候,正好是英国国内大变革的时候,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后,君主立宪成为一项制度,英国逐渐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到了乾隆时期,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清朝还在自诩“

tian

朝”,两国的差距迅速拉大。简单列举几组数据对比,就知道康乾盛世的真实情况。

首先看人口。乾隆

59

年,也就是

1795

年,清朝人口逼近

3

亿,英国人口大约是

1000

万。但是,清朝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

8%

,是英国的

2

倍以上,过度的人口膨胀加剧了社会矛盾,拉低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专家做过考证,清朝鼎盛时期的人平均寿命只有

33

岁,在历代大一统王朝中最低,甚至还不如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

再看财政收入。清朝在康熙时期就实现了岁入

6000

万两白银的“成就”,经过雍正的整顿,乾隆初期的年财政收入一度超过

8000

万两白银。正因如此,乾隆皇帝才会认为自己治理国家“成果颇丰”,殊不知全是沾了祖上的光。而且,雍正创立的一系列制度,用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有些过于严苛,属于变着法地为朝廷“捞钱”,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

同期的英国政府岁入大约是

3000

万两白银,经济总量不如清王朝,但这反而凸显了两国间的差距。当时的英国还不是“日不落帝国”,国土面积只有清王朝的六十分之一,财政收入却能够达到清政府的三分之一,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再看贸易情况。英国人喜欢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商人们就希望增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但是,清朝统治者对这些“蛮夷之邦”充满警惕,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英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中国物资,但是外来商品却很难进入中国市场,这就形成了严重的贸易逆差。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军事实力,一步步成为殖民强国。英国的舰船遍布全世界,这让他们的贸易业十分兴盛,贸易额也水涨船高。乾隆晚期,英国的年贸易额已经超过

7

亿英镑,大约是

22

万两白银,此时的中国年贸易额只有可怜的

1300

万两白银,双方的差距显而易见。

除此之外,英国依靠强大的工业运转能力,全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在农业、军事、科技、制造等产业方面都有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清政府依然死守“千年传统”,依靠牛耕人扛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的红衣大炮竟然还被清军当成宝贝供着。

总的来说,康乾盛世确实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值得乾隆皇帝骄傲,但是对中国历史来说,这个“盛世”名不符实,不值得为其称颂。

责任编辑:zN_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