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富人天堂,穷人地狱,诗圣目及的盛世,与千万百姓无任何关系
2022-04-05 17:29:35 来源: 腾讯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帝国盛世,唐玄宗和他的“开元盛世”,是最让中国人纠结的一个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社会的巅峰,内政外交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这座高峰的坍塌同样是令人瞪目的,一场“安史之乱”彻底终结了盛唐,此后的一百多年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当后人眩目于盛唐的繁荣与华丽时,往往忽略了民间的困顿和萧瑟。即使没有“安史之乱”,大唐的衰落也是无可避免的,只是不会来得如此猛烈。危机早已深埋于大唐肌体的内部,所欠缺的仅仅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诗圣”杜甫的一生,恰好见证了这个由盛及衰的过程,用他特有的才华,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唐。使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迷雾,看清腐蚀大唐肌体的那些毒素。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便展现出难得的文学天赋。他游历四方,开阔了视野和见识,才华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遗憾的是,杜甫对科举考试始终摸不着门道,直到35岁,还没有晋身官场。

公元747年,唐玄宗开了一个特别的科考,只要“通一艺”便可为朝廷效力。杜甫兴致冲冲地赶往长安,献上自己的文章,却没有得到朝廷的垂青。是他的水平不够吗?

不是,这次科考的结果是无人中举,宰相李林甫故意让所有考生落弟,只是为了让唐玄宗以为“野无遗贤”,朝廷现在这套班子已经是最好的啦。

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侍候上动静,无不知之。

李林甫小吏出身,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成为大唐的宰相。无论是才能,还是眼光,无疑都是出色的,尤其擅长揣摩唐玄宗的心思。但也正是由于出身低微,再加上变态的权力欲,使李林甫极其害怕有人威胁自己的地位。

凡是得到唐玄宗欣赏的人才,他一定会想办法除去,或打发去边远州县,或设计陷害,以确保自己独享皇帝恩宠。唐玄宗开恩科,想从民间选拔良才,他就让所有人落榜,这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为了防止言官说自己的坏话,李林甫清理了言官队伍,把敢于仗义直言者统统踢出去。这样一来,朝堂上皆是一片称颂阿臾之声,封了唐玄宗的耳目,只能从李林甫那里得到经过加工的信息。

李林甫的这些所作所为,已经给大唐带来极深的伤害。他破坏了朝中势力的平衡,使唐玄宗无法了解国家的真实状况,一味沉浸于盛世的迷梦之中,任由国家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而唐玄宗本人对此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他的前半生励精图治,体恤民间疾苦,才换来“开元盛世”。可人老了,志得意满,开始懒政怠政,给了李林甫不该拥有的权力,使言官失去原有的作用,朝廷终于变成了李林甫的一言堂。

群臣贺帝,而帝推功大臣,封林甫晋国公,仙客豳国公。

唐玄宗甚至一度产生了将朝政完全交给李林甫,自己退隐深宫的念头。说起来是对大唐体制的信任,排除君王个人贤庸对国家运行的干扰,实则是自己贪图享受的借口。

杜甫恰好是这段历史时期的受害者,空有满腹才华,却无报国之门。他在长安闲居十年,通过各种方式企图跻身朝堂,却毫无进展。就在这十年里,杜甫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底层的人民,有感于民众赋税之重、生活之苦,他的诗词风格开始转向现实主义。

一边是长安高门大户的穷奢极欲,一边是底层人民的困顿,但求温饱而不得。煌煌大唐是富人的人间天堂,穷人的地狱。这个盛世到底属于何人,又与千万百姓有何干系?

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大军打破了盛世的迷梦。唐玄宗仓皇而逃,杜甫却终于有了官职,虽然非常低微,但至少有了糊口之资。天下大乱,家乡陕西也变成战场。杜甫回家省亲,才知小儿子被活活饿死。

像他这样的官宦世家,居然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更何况普通百姓。“安史之乱”彻底撕掉了这个盛世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并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衰败。

此后,杜甫投奔新帝肃宗,虽得到任职,却又不受朝廷信任,辗转各地,最后来到成都,托庇于严武,得到一个检校工部员外郎的职务,因此被后世称为杜工部。

此时,杜甫已年过五十,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这个工部也没有做多久,只求寄情于田园,做个农家翁。与此同时,他也迎来了做诗的高峰期,诉说着百姓之苦、人生之艰难。我们熟知他的很多现实主义作品,就诞生于这段时间。

战乱的摧残、官吏的严苛、环境的恶劣,都融入到杜甫的诗中,让我们感受到唐人百姓的悲惨生活。那一场场大捷的背后,其实铺垫着无数百姓的血泪。

公元770年冬天,杜甫病逝于一条小船上,终年59岁。他原本是打算先登岳阳楼,再回家乡,却因战乱而不得不南下绕行,没想到整整两年奔波于路途,始终无法回转。

当时“安史之战”平息已有五、六年,可藩镇之祸愈演愈烈,各路藩镇时降时叛,常常断绝交通。这个天下只是名义上仍属于大唐,皇帝的圣旨在很多人眼里,跟废纸也差不了多少。

杜甫的一生见证了开元的盛世、安史的叛乱、藩镇的割据,向后人展示了大唐最真实的一面。不同于的“诗仙”李白的狂放不羁,“诗圣”杜甫的诗篇更受到北宋政治家的青睐。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司马光、范仲淹等人的作品中,更是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责任编辑:zN_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