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日本为何敢于发动二战:赌徒心理作祟,错误高估自己战争潜力
2022-04-04 19:33:00 来源: 腾讯网

如果从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日本敢于发动二战,无异于是以卵击石,以欧美盟军和苏联为假想敌,无疑是火中取栗,在综合国力不占据的优势的情况下,贸然作为轴心国的“利益共同体”被裹挟进二战,可见当时的日本缺乏的是战略眼光。

正在休息商讨战术的日本装甲部队

但是如果将时间的指针地倒回到的20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他们在东亚战场相继占领了东亚和东南亚广袤的土地,在太平洋中一度重创过英美盟军。所以从开战初期的日军的“胜利”来看他们参加二战或多或少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敢挑二战肯定是有自己的底气在里面。

日本敢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招核”的底蕴是什么呢?

进攻东南亚的日军

首先是,心理因素作祟

近代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一直地在改革或者扩张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在明治改革的时候日本国内也就展开了一场规模不大的西南战争(电影《最后的武士》原形),让日本天皇的权利得到集中,随后在日清甲午战争期间,在朝鲜和辽东战役中击败了亚洲一哥大清,成为远东最强土著,而巨额的战争赔款让日本也走上了“对外扩张,发家致富”的怪圈。

西南战争为日本改革扫清了道路

而日本的这个致富模式在随后的八国联联军侵华、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次得到验证,故而日本人在发动二战时可谓信心满满,而在近代没吃过败仗,过于自信的日本认为,发动而战只不过是重复之前的常规操作。

其次是,日本对战争的准备

在这里有必要重申的是,日本的综合国力在二战前是不容小视的,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入了工业社会,在几次战争中掠夺过来的财富,实现了日本社会的工业化,迅速带动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从战败国身上搜刮过来的赔款都被用在了军工生产和军费上,所以虽然日本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到了地20世纪20年代以后,也是基本实现了工业和武器装备的自产化。

战争期间日本的坦克工厂

同时为了准备战争,从日本内阁提出的《田中奏折》开始,他们就已经进入总体战体制下(比德国动员还早),30年代日本的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都是在为战争服务,他们将妇女、工人都发动起来,国民经济生产也是围绕军工等企业,甚至相较于德国,日本对战争的准备时间更长。可以说明治时代的日本人都是在为战争服务。

在进行军工生产的日本女工

最后是,日本的综合实力

一方面是日本控制的军队。

而且别看日本陆军在很多地摊文学中评价的战斗力不高,但是在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仍然是世界轻步兵的巅峰,追求的精兵陆军思想的日本陆军在二战开始的时候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在东南亚和缅甸歼灭英美的主力,单兵素质和战术素养强的日本陆军实际上并不算弱。

开战前的日本精锐陆军

比起日本陆军来,和他们一直对立的海军马鹿们则是“明面上的强者”,经过华盛顿和伦敦两次协议之后的日本海军,一直占据着世界第三海军的称号,而且因为势力范围都在太平洋,所以实际上在开战初期的时候日本联合的实力是要强于当时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及当时的英国远东舰队,因此就军事力量来说,在强调制海权的太平洋、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日本海陆军还是拥有相对的优势。

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联合舰队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控制的土地。

很多研究二战的人对日本的印象是缺乏资源,但在战争开始之前,日本的资源依然可以支撑他们打一场世界大战,对于以战养战的日本的来说,日本过国内虽然资源匮乏,但依然可以作为工业和武器成品加工最后的环节的,这里是他们的后方。

且日本本土的农业和人口资源相对富足(日本的人口和德国差不多,比当时的英国和法国还要多。)

二战参战各国的人口情况

在发动二战之前,日本已经控制了朝鲜和4v地区,这些地区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分别日本南进和北上的支点,东北和朝鲜的优质煤炭、铁矿资源让日本的战争潜力一下子上了一个台阶,而七七事变之后占领的华东、华北和山西等地搜刮过来的粮食、稀有金属、煤炭等资源也成为了延续日本战争潜力的基础。

因此在开战初期,日本虽然本土资源匮乏,但是依靠占领区的资源供给,再加上占领了东南亚的油田资源,让他们得以在开战可以获得优势。

在华北搜刮粮食的日军

雨田君说

不过在当时很多战略家的眼中的,日本在开战初期所获得的上述优势如果真的剖析开来,则是漏洞百出:

第一就是,日本人所谓的自信心理实际上是在欺负弱小中建立起来的。

战胜腐朽的大清是情理之中,而日俄战争日本仅仅是惨胜远东的沙俄,并不代表的他们能真的和北境之王掰手腕(诺门罕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至于一战暴打的德国,也只不过是在青岛的孤军而已。所以说日本压根就没有和真正的强国的交过手,因此在美国觉醒之后的,在强大的战争和工业机器的催动下,日本在亚太地区根本就毫无优势可言。

第二就是,战斗潜力根本不够看。

日本的资源和看似可以聚集占领区为所用,但日本本土毕竟为列岛,海上交通线在后期都被盟军控制,从东南亚掠夺的石油根本就没法运回本土的,缺乏燃料补给的日军飞机和军舰都得罢工。而说到军队实力上,在战争开始之前日本的战争潜力实际上已经是最大化了,以海军为例,日本海军的军舰是打一艘一艘,而对面的美国军舰下水速度堪比下饺子,拼消耗根本拼不过美国,这一点从三川军一在瓜岛海战中歼灭了美国的巡洋舰部队,却不敢去进攻运输舰队扩大战果可见一斑,这并不是三川不想做,而是他手上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精锐,不能将全部身家冒着被美国战机发现的危险去进攻不可预知的敌人(实际上如果三川胆子再大一点,也许瓜岛的结局真的会被改写)。

因此,雨田君认为——日本在战前的所谓优势完全是赌徒心理在作祟,占惯了便宜的日本没有经过西方的毒打,反而有点自满,以为靠着“板载”精神,就能大肆破快,给占领区人民带来了深恶的灾难,最终导致自己“招核”可谓是善恶有报……

— The end —

责任编辑:zN_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