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57岁发力的“德意志之剑”,如何打赢了三场立国战争?
2022-04-04 17:30:05 来源: 腾讯网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头号功臣当属“铁血宰相”俾斯麦,如果威廉二世沿用“三皇同盟”,德国未必在一战中落败。而军事上的头号功臣当属老毛奇,被誉为“德意志之剑”。文臣俾斯麦长相彪悍,而武将老毛奇纤瘦文弱,倒也是有些随机!

老毛奇全名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区别于后来一战的德国元帅、他的侄子小毛奇,故称老毛奇。老毛奇的父亲是普鲁士军官,母亲来自商人家庭,受到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普鲁士国土损失过半,老毛奇的家庭经济也破产了。老毛奇的父亲迁居当时丹麦属下的霍尔施坦,并在丹麦军队中服役。

老毛奇10岁便被送进哥本哈根皇家军校,17岁获得少尉军衔,父亲长期的棍棒教育和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年轻时的老毛奇沉默寡言,养成了冷静思索的习惯。在参观了当时普鲁士都城柏林之后,老毛奇被柏林的繁华所震撼,于是暗下决心离开丹麦,第二年就考取了普鲁士军籍,一年后考入普鲁士军事学院。

在军校期间,老毛奇学习了《战争史》、《物理学》和《地理学》等,对军事地理学派的形成有了最初的理解。在默默无闻多年之后,老毛奇才晋升为上尉,这个时候已经34岁了,也就是说老毛奇做了17年的连级干部。但这并不重要,老毛奇发表的军事著作《论军事测绘大纲》受到普鲁士军界的重视,破格调老毛奇到参谋部。

在参谋部工作近30年之后,总参谋部的人事处长向普鲁士国王建议由老毛奇担任总参谋长,这个时候老毛奇已经57岁,正常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命,老毛奇此前的工作都是文职,只做过几个月的连长,能否胜任是很大的问题,当时普鲁士的总参谋长相当于后来的陆军元帅、司令员,但国王还是同意了。

老毛奇的政治思想集中在普鲁士必须武力统一德意志,德意志要想成为欧洲强国,必须用武力来实现,这与俾斯麦的政治主张完全一致。老毛奇成为总参谋长之后,普鲁士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商业迅猛发展。铁路、电报的普及使用,和线膛火器射程、杀伤力的提高,对未来的战争有什么作用,是老毛奇思考的问题。

老毛奇决定改组普鲁士军队,依靠普鲁士境内的铁路网迅速集结,用电报直接指挥,避免军事长官在前线临时决策,把普鲁士军队打造成高效的战争机器,也是德国“闪电战”的雏形。1864年普丹战争爆发,研究了一辈子军事理论,终于到了老毛奇战场实践的时候。

为了争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坦因两个公国,普鲁士与奥地利六万联军利用事先计划好的钳形攻势,击败了四万丹麦军队,签署《维也纳合约》,石勒苏益格归属普鲁士,荷尔斯坦因成为奥地利的飞地,埋下了普奥战争的伏笔。普鲁士要完成统一,就必须对德意志联盟的奥地利动手,这一点毋庸置疑。

由于荷尔斯坦因是奥地利的飞地,领土上并不连接,普鲁士提出代管理,被奥地利主导的德意志联盟议会否决,而普鲁士军队已经开进了荷尔斯坦因公国,双方的战争马上提上议程。联盟内南部的邦国大多支持奥地利,普鲁士则与意大利结成盟友,奥地利不得不向南分兵对抗意大利。

然而出乎俾斯麦和老毛奇意外的是,意大利军队居然不堪一击,刚刚开战就让奥军两线作战的计划落空,这在意大利军事史上明明就是常态。老毛奇只好组织普鲁士军队独自面对奥军,利用铁路迅速将25万大军集结到普奥边境,用电报进行统一指挥。老毛奇利用卡尔亲王的军团进行正面冲锋,却让易北河军团和第二军团袭击奥军侧面与后方,奥军马上陷于混乱,被俘超过4.5万人。

普奥萨多瓦战役以普鲁士的完胜而告终,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盟,原本法国害怕奥军战胜普鲁士之后威胁法国的霸权,没想到比奥地利更可怕的是普鲁士马上要统一德国了。此时法国国王正是拿破仑一世的亲侄子拿破仑三世,“恢复拿破仑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1870年,拿破仑三世御驾亲征,集结约40万士兵向普鲁士进攻。老毛奇预估法国最多只能拿出35万人,所以在法普边境集结了38万大军,当拿破仑三世带着全部法军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发现对面的人数居然也不少。老毛奇利用协同配合、分割包围的战术,致使法军在战场上多次失利。

但总体上法军的战损并不大,却带给巴黎不好的政治影响,皇后摄政担心撤军会引发革命,于是一再干预法军指挥系统,阻止法军向巴黎撤退,拿破仑三世居然支持老婆大人的决定。老毛奇得知拿破仑三世随军督战,命令第三、第四军团火速追击,拿破仑三世所在的沙隆军团被普军第三、第四军团围困在色当,在反复几次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率领法军9万多人向普鲁士投降。

1871年1月,普鲁士大军进入巴黎,在俾斯麦和老毛奇的簇拥下,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镜厅,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国王,随普鲁士作战的南德意志四邦也加入了德意志帝国,标志着欧洲大陆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出现了新的霸主。而威廉一世选在法国首都巴黎登基,虽然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法国不得不快速签署了割地赔款的《法兰克福条约》,因为法国国内发生了革命,法国不得不依靠普鲁士拘留的10万法军战俘来平叛,普法战争也埋下了一战爆发的伏笔。通过三次战争,普鲁士最终完成了德国的统一,老毛奇出色的协同指挥成为关键,被誉为“德意志之剑”名副其实。老毛奇没有多少带兵经验,却能指挥千军万马取得胜利,说明战争相较以前已经改变了很多。

普法战争后老毛奇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在半年之内用利剑获得的东西,必须在今后半个世纪用利剑来捍卫。为了奖励老毛奇的赫赫战功,德国国会奖赏给老毛奇50万塔勒尔,老毛奇回购了在西里西亚的克莱骚庄园,那是老毛奇的父亲曾经挥霍掉的。

晚年的老毛奇主要研究德国东、西两线作战问题,他一手提拔的大将施里芬同样是一生未指挥军队的战略家,却解决了德国东西作战的问题,即“施里芬计划”。德国必须迅速出兵解决西线的法国,再腾出手来挥师攻打俄国,成为后来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军事战略!德国从建立开始就不是在思考称霸图强,而是对英、法、俄等强国同时开战,是何等的自信!最后求个关注!

责任编辑:zN_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