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分久必合”的观念在先秦铸币归于秦半两的历史上得到印证
2022-04-04 10:42:10 来源: 腾讯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最初的交换媒介是海贝,也被称为贝币。

随着冶炼技术的日益成熟,金属货币已经成为市场流通的主流货币类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大分裂时期,各国的经济文化水平不同,也对铸币的形制和大小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线四大货币流通区域和体系,且每一种货币还有多种分化。

我结合自己的中国钱币博物馆看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四大铸币的特点及其流通区域。

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布币铸行的地区,主要是周朝的京畿之地,春秋的秦和三晋地区,战国的魏、赵、韩、燕等国,大体相当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辽宁的一些地方。出土的分布明显地反映了布币流通的地域性。

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几部分组成,它的形状由春秋时期的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而成。种类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状,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潭邦刀、针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币面文字带“齐”字的,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上铸有文字。一种说法它是由纺轮演变而来的,还有一种说法它是由璧环发展而来的。最早的圜钱产生在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先进的魏国。如面文“垣”“共”字等。圜钱迄今发现有十余种,蔺、离石圜钱属赵。蔺和离石地区是秦国、赵国、魏国争夺之地。战国大部分时期内,这两地都属赵,但也一再为秦所占。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流通使用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钱面上多见“紊”字的阴文,看上去很像一只蚂蚁停在鼻尖上,故俗称“蚁鼻钱”,也称鬼脸钱。蚁鼻钱的阴文。除了“紊”外,还有“金”“君”“行”“忻”“匐”“贝”“三”等近十种,多为战国后期各地自行铸造的。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登基后的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一系列以秦制为基础的改革诏令,货币终归于秦半两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责任编辑:zN_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