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最后的黄埔一期生,抗战结束后选择退役从商,生下一儿子家喻户晓
2022-04-04 10:10:17 来源: 腾讯网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众所周知,战场和军队可能是纪律最为严明的地方,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除了训练有素外,军纪肯定严明。相反,如果一个兵选择临阵脱逃,不仅违反了纪律,甚至会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

所以,一旦你成了一个“逃兵”,那么肯定会受到最为严格的军法处置。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着一个著名的“逃跑将军”,他活了103岁,一儿子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是谁呢?

也许你还会有疑问,既然此人是逃兵,那么,他还能官至将军吗?答案是肯定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埔一期最后一名将军:孙元良。

黄埔军校里的高材生

1904年,孙元良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县城里。孙元良的父亲曾担任晚清的知府,老人家年近七旬才生下孙元良,是典型的老来得子。由于家庭条件优渥,加上对这个孩子期许有加,所以孙元良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私塾教育。

孙元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天资聪颖的他好学勤问,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父亲对孙元良的要求也特别严格,希望他以后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十八岁时,孙元良考取附属中学,在学校他的成绩依然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也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孙元良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是政法大学的一名学生。当时恰逢黄埔军校成立,面对时局动荡,加上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很多有识之士都选择了投笔从戎。

孙元良的内心也掀起了波澜,因为他也立志成为一名革命军人。不过当时想要进黄埔,不但要成绩好,还要人推荐。后来孙元良找到了李大钊。在向李大钊表达了自己立志从军报国的心愿后,孙元良被成功举荐,成为黄埔一期生。

进入黄埔之后,孙元良以优异的成绩和英俊帅气的外貌,被幸运地被选为学校仪仗队的队员,从而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由于在军校表现优秀,孙元良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榜样,也成了老师口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正因此,孙元良毕业之后直接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然而,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学习有可能是满腹经纶,不过往往也只是纸上谈兵,是骡子是马,最终还得沙场上见分晓。孙元良学习是榜样,那么投身革命战场,他的表现怎样呢?一句话形容的话,应该是“差强人意”。但他最后做出的一个举动,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战场上,他选择临阵脱逃

蒋校长很器重,孙元良却不上进。

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孙元良参加了两次东征。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这位军校的高才生期望值很高,也许是思维定式的作用,大家都对孙元良赞不绝口。而当时在战场上,孙元良也确实没有碰到像样的对手,很快,孙元良便被提拔为团长。老蒋也非常得意自己的这个门生。

在孙元良看来,学习理论跟带兵打仗似乎都是自己的强项,不过战场上的风云都是瞬息万变。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第1军在攻打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时,因贪功擅自攻打南昌,侥幸夺取之后,他们在南昌没有做好防守,反而开始寻欢作乐起来。

这让吃亏的孙传芳看到了希望,他晚上偷偷组织人马来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这让正在贪图安逸的第1军将士们措手不及,虽然是被动组织了抵抗,但可想而知,只能是惨败。无奈,刚刚被第1军拿下的南昌,再次被孙传芳给夺了回去。

而对于这次失利,第1军要承担全部责任,尤其当老蒋得知第1师的最高长官最后跑了的时候,他格外恨铁不成钢。

彼时的孙元良正是第1师第1团的团长,他们团的任务是负责守护南昌的牛行车站。当时孙元良没有接到敌军反攻警报,到最后他只能率部队仓促应战,虽然打了几个小时,最后还是被孙传芳压制。

孙元良根据线报,当得知孙传芳大军压境时,果断按照师长的命令,紧急撤退。虽然这期间的消息不明真伪,但孙元良还是撤了。后来,敌军并没有追击过来,师长则翻脸不认人,把临阵退缩的帽子甩给了孙元良。

不明真相的老蒋大为恼火,直呼自己看走了眼,认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居然是一个胆小如鼠的逃兵,他觉得颜面尽失。老蒋当即决定要毙了孙元良,以儆效尤。

好在后来在多方运作下,孙元良逃过一劫。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孙元良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原来老蒋早已安排他去日本留学“镀金”去了。

退役从商,生下明星儿子

其实孙元良不止在北伐时当过“逃兵”,在后来的抗战期间,他似乎又掉进了这个死胡同。

回国之后,孙元良被老将直接提拔为副师长、旅长,而且都是老将的嫡系。从这一点可见,当初老将对孙元良是不忍心下手的。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时任少将旅长的孙元良奉命率军坚守上海宝山庙行镇,经过多日的浴血奋战,孙元良击退日军多次进攻。这一战也可谓是孙元良的高光时刻,当时社会舆论高度评价,此战还被誉为“国军首次击败日军的战役”。孙元良随即被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并被授予宝鼎勋章。

“七七事变”时,日寇在上海集结,妄言要“三个月灭掉中国”。老蒋派张治中率军到上海布防。在这些军队中,就有孙元良率领的八十八师。

按老蒋原定计划,孙元良应该在沪东坚守,不过孙元良判断,当时日寇已经在沪东增派兵力,而且沪东的基础设施要比北边坚固,如果日寇从北边插入的话,那么上海危在旦夕。孙元良最终改变了策略,他让先头部队急行军向闸北推进,按照抢占北火车站、宝山路、八字桥、江湾路之线,进行布防加进攻。

由于孙元良的果断决定,给张治中下令总攻赢得了时间。总攻时,孙元良率领的八十八师的任务是打掉日寇在上海的特别陆战队司令部。

很明显,孙元良所驻守的闸北阵地已经成为整个战线的核心,可由于战略决策失误,导致贻误战机,八十八师瞬间由攻转守,随着日军不断增援,孙元良有点吃不消了。

僵持一月余,孙元良为了掩护国军主力转移,下令下属一营的近500名官兵固守四行仓库阵地,并下达了“死守”的命令,随后自己随主力撤退了。

这些留守官兵以四行仓库为依托,构筑工事抵御日军进攻,死守闸北76日,孙元良一战成名。期间,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固守的将士英勇御敌,直至八十八师主力转移到沪西,这就是著名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孙元良因战功,又获得云麾勋章。

后来,随着日军的不断集结,苏州河被破,国军溃不成军,淞沪会战最终失利。期间有传言说孙元良与部队失散,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孙元良“故伎重演”,是他“第二次逃跑”罢了。

时间来到建国前后,老蒋大势已去,孙元良在抗战中侥幸活了下来,并随老蒋去了台湾。由于自己的名声不好,加上孙元良不再想深陷国民党尔虞我诈的漩涡,所以他选择了退伍经商。

在台湾,很多人甚至当面调侃孙元良叫他“逃跑将军”,孙元良毫不忌讳,不解释也不回避。由于心态豁达,加上他为人低调,所以孙元良后来的生意做得很顺意,虽然上了年纪,不过身体却一直很好。更让大家羡慕的是,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几个子女都很孝顺,也很出色,尤其是第五个孩子孙祥钟,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明星秦汉,在演艺界一度是琼瑶的御用男主角,因出色的表演,曾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第二十五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孙元良的一生颇受争议,到底是不是“逃跑将军”,始终莫衷一是,不过,在抗战期间他的抗日之功却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当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的时,孙元良果断站出来,敢于向世人揭露日本人的滔天罪行。

2007年,103岁高龄的“逃跑将军”孙元良去世了,他的去世也宣告了黄埔一期生最后的终结。孙元良弥留之际曾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南京,因为那曾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关于孙元良的一生我们无法准确定性,是非功过还是留给后人评述吧。

(孙元良毁誉参半,他到底是不是“逃跑将军”,莫衷一是。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点评关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责任编辑:zN_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