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燕王哙让位子之引发的谜团:燕昭王是谁?齐威王哪一年才继位?
2022-04-04 06:19:03 来源: 腾讯网

不经意间,这已经是第三篇有关燕王哙让位于子之一事的文章了。之所以会有第三篇,是发现之前的两篇相关文章,并没能完全消除这一事件过程中的种种谜团。

燕王哙之所以让位于子,是受道家文化影响,学习古代圣王的禅让之举。这在当时并非孤例——公孙衍回到魏国后,为排挤政敌,就伙同张仪联合魏惠王上演了一场“禅让”大戏。虽然魏惠王禅让不过是一场表演秀,只为博得贤明的名声,但几乎同一时代发生的两次禅让事件足以证明,道家文化在当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不过,禅让虽然是众人公认的“美德”,可真落到自己头上,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坦然接受。

对于燕王哙和子之,“禅让”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都没啥意见。可燕国并非是他们俩的燕国,还有其他众多的利益相关人。对于这次禅让,最为不满的人,莫过于燕王哙的太子——姬平。既然是太子,原本就是燕国的合法继承人。却不想,父亲突然将王位禅让给了一个外人;不仅如此,为确保禅让成功,父亲还将燕国各级重要官员的任免权,全部转交给了相国子之。所以,太子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位落入外人之手,却毫无一点办法。

除了太子平,将军市被也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反对者。因此,市被与太子平频繁密谋,阴谋推翻子之。

燕国内部的不和,很快就被齐人知晓了。齐宣王立即意识到,这是攻破燕国的好时机,便派人去怂恿太子平造反:“寡人听说太子深明义理,要废私而立公,整饬君臣大礼,明确父子之位。寡人的国小,不足以担任先锋和后卫;虽然如此,敝国军队还是听从太子调遣!”

齐国再弱,也比燕国要强。得到了齐宣王的承诺,太子平与市被二人顿时信心大增,马上纠集同党去围攻王宫。不想,王宫守备森严,二人攻打多时依然未能攻破。将军市被顿时慌了神,临时倒戈前去攻打太子平。最终,将军市被战死,燕国也陷入了持续的内乱。

这时,齐军才趁机大举入侵,仅仅花费五十天就占领了燕国全境!

然而,历史却在此留下了一个谜团:在燕王哙让位所引发的内乱中,太子平究竟到哪去了?

由于燕国人心涣散,很多燕国城邑在遇到齐军时都是不战而降。燕王哙死在内乱之中,齐人事后还“禽子之而醢其身也”(《竹书纪年》);可太子平的遭遇如何,却存在多种不同的记载。

《史记·燕世家》记载,“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这意味着,太子平在内乱中幸存了下来。但《史记·六国年表》却存在不同的说法:“君哙及太子、相子之皆死”。太子平死于内乱的说法,也得到了《竹书纪年》的佐证:“燕子之杀公子平”。

与此同时,另一记载也从侧面证实了太子平之死。《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为燕王,使乐池送之”。既然被立为燕王的是公子职,而不是太子平,这不就说明太子平是死于内乱了吗?

不过,清代学者梁玉绳却存不同的说法。他认为,公子职被立为王,是在燕王哙死后、太子平未立之前。因为燕昭王正式继位时,是在齐国占领燕国两年之后;而赵武灵王送公子职入燕,却是在子之二年。两个事件彼此间相隔了三年,在燕昭王之前确实可能存在过一位燕王。然而,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公子职入燕最终到哪去了?他的王位会被燕人承认吗?

在发掘的燕国青铜器中,后人曾找到了多件青铜器物铸有“郾王戠(zhí)”的铭文。所谓“郾王戠”,应该就是“燕王职”。这说明,公子职确实曾被立为燕王。立公子职为燕王一事,也得到了《竹书纪年》的证实。既然如此,那么太子平是燕昭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如果太子平还在人世,赵武灵王凭什么千里迢迢地护送另一位燕国公子去作燕王?

因此,正常历史的发展过程应该是这样: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因不服而作乱,结果双双死于内乱;燕王哙死后,赵武灵王护送公子职入燕,却被子之拒之门外;直到三年后,子之被杀、入侵的齐军也失去人心,燕人这才正式推举公子职为王,是为燕昭王。

燕王哙让位于子之这一事件,还让后人对田齐的世系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

《史记·燕世家》中明确记载,燕王哙让位后,是齐闵王灭了燕国。可《战国策》与《孟子》都记载,灭燕国的应该是齐宣王。后人考证,太史公所记载的田齐世系,首先是漏掉了悼子、田侯剡(yǎn)两代国君;其次,《竹书纪年》记载齐桓公午(田齐国君)在位十八年,可太史公却称他仅在位六年!因为上述的种种疏漏,太史公就把齐威王、齐宣王的执政年代往前推了二十二年,才造成了齐闵王灭燕的失误。

不过,这种说法似乎也有破绽。

公元前257年,在长平决战一年后,秦军再度围攻赵国邯郸。长平之战损失巨大的赵国,无力单独抵抗强大的秦军,被迫向魏国求援。可魏安釐王虽然派出了援军,却因惧怕秦国,命令军队滞留在魏赵边境之上,迟迟不肯进军。为了安抚赵人,魏王专门派出辛垣衍进入邯郸,劝赵国尊秦王为帝。

恰巧此时,齐国鲁连仲也在赵国游历。听说此事后,鲁连仲便主动提出要与辛垣衍当面辩论此事。两人辩论期间,鲁连仲就提及了齐威王的一段往事:“先前齐威王曾实施仁义,率天下诸侯去朝见周天子。当时周王室贫穷而弱小,无人前来朝觐,唯有齐威王去朝见了他。一年多之后,周烈王驾崩,诸侯纷纷前往吊唁,可齐威王落在了后面。为此,周显王大怒,派人到齐国谴责道:‘天子去世就如同天崩地裂,连新天子都睡在草席上守丧,可东方的藩臣田婴齐竟然最后才到,那么就应该斩首!’齐威王听了,也怒上心头,破口大骂:‘呸!你妈不过是个奴婢!’”

齐威王怒骂周显王母亲一事,虽然由鲁连仲转述,但很大程度上是史实。因为后来周王室对待齐国的方式,与此很是相符。桂陵、马陵两战中齐军大胜魏军、将战国首任霸主拉下神坛后,周显王并没有顺水推舟地任命齐威王为新任霸主,反倒是出人意料之外地致伯于秦孝公——这不是很奇怪吗?

此时的秦国,虽然因商鞅变法而日渐变强,却还没有充分体现出雄霸天下的强大实力。周显王为何偏偏要致伯于秦孝公?

如果不是周显王早年间与齐威王有过过节,周王室这般操作怎么也说不过去。而且,就在周显王致伯于秦孝公后数年,对周王室彻底失望的齐威王就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市南)与魏惠王共同称王——既然周王室不肯致伯于齐,那么这个霸主之位也就不值得稀罕了,我还不如直接称王!

以此而言,鲁连仲说齐威王大骂周显王一事,很可能是真实的历史。

这一事件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点:周烈王去世之年。周烈王在位七年,去世时是公元前369年。按鲁连仲转述的这一故事,那么齐威王至少在公元前370年就已经是齐国国君了。这与太史公所记载的齐国世系较为吻合。

可按后人全面梳理的田齐世系,齐威王却是在公元前356年才继位——这显然与鲁连仲转述的这段历史衔接不上!

由此,田齐世系就出现了前后无法兼顾的矛盾:如果按太史公之说,那么田齐世系就无法与齐宣王灭燕相吻合;如果将田齐世系往前推二十二年,又无法与齐威王大骂周显王这一事件相吻合。

解决这一矛盾的症结点,就在于齐威王的执政时长。如果想前后兼顾,恐怕齐威王执政时间就应该是在五十年以上,而不是《史记》记载的三十七年!

燕王哙让位于子之这一事件,虽然是标志性的历史大事,但现存史料确实存在不少疏漏之处。燕国远离中原,列国史家都鲜少接触燕国,以致其历史多有疏漏可以理解。可作为燕王哙让位之乱的直接受益者,齐国史家对此事的记载也颇多错谬之处,这就有些令人莫名其妙了。正是由于燕、齐二国对此事的记载都模糊不清,才会出现这么多矛盾之处,让后人难以探究其中真相。

真实的历史确实存在,可要找出历史的真实却往往是白费力气。这或许就是历史研究的最大无奈吧!

——完——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深圳

图片|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

责任编辑:zN_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