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明朝一共16位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念,将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2022-04-04 07:10:43 来源: 腾讯网

姓名,作为可能伴随人的一生的称谓,对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普通人取名,讲究好听好记,通常是家中长辈的特权;读书人起名,不但要好听,还要有点意境,引经据典就再好不过;皇室的后代起名,就更加不能随便了,通常带有特别的深意。

比如清朝康熙皇帝给儿子们起名,都以“胤”字开头,有繁衍之意。后面的字的偏旁都是示补。如胤禛,胤祥,胤礽等等;而雍正给儿子起名时以“弘”字开头,取光大之意。后面的字大多来自历法。如“弘历”,“弘时”“弘昼”等等。不仅清朝,明朝的16位皇帝,如果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更是蕴含着有趣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一切从朱元璋说起

说起明朝,当然绕不过开国皇帝朱元璋了。他一手创立了大明帝国,传奇的一生十分精彩。尽管后世对于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意思的是,这位从草根崛起的皇帝,原名并不叫朱元璋。

元朝末期,他出生在现安徽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靠务农为生,家徒四壁。因为是农历八月初八生人,所以得了个名字叫朱重八。父亲名叫朱五四,大概也跟生日有关。穷人家取名字的简单随意可见一斑。

因为家贫,后来小重八被逼无奈出家当了和尚,想依靠佛祖混口饭吃。因为当时的寺庙基本不用缴纳税粮,不但能吃口饱饭,还能顺便学习文化。可好景不长,连年的饥荒加上苛捐杂税,导致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难去了,寺庙也没了收入。未来的一国之君不得不被迫再一次改行——加入了乞讨的行列。

当时的元朝政府横征暴敛,又赶上连年天灾,所以各地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其中一只有名的队伍叫做“红巾军”,起义军头目叫郭子兴,正在招兵买马,聚拢流民。而混在流民中,并因为识文断字而小有声望的朱重八,自然脱颖而出,理所当然的加入了义军。

因为朱重八作战勇猛,机灵过人,很快就因为战功当上了小头目。而且由于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读会写。又兼顾情商较高,一众士兵头目都对他赞不绝口。郭子兴一见这是个人才,就生出了拉拢的意思。一口气送了他两件意义非凡的礼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给了他一个新名字——朱元璋。得到礼物的草根当时哪里能想到,这两件礼物是多么珍贵。

后面的事顺理成章的发展着:朱元璋积攒起一定的势力,慢慢整合其他小股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在拥有了不可小视的实力后,配合其他实力较强的起义军,一同推翻了元朝统治。回返江南后,经过两次大规模决战,把另外两支称帝的军事力量击溃收编,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业。

在他在金殿上,耳听着下面群臣高呼万岁时,当年的结发妻子已经贵为国母。而“朱元璋”三个字也注定青史留名。

皇帝的起名艺术

既然当上了皇帝,那么给后代起名就不能马虎了,毕竟有关国体。“重八”,“五四”一类重名率高,而且听起来就不尊贵的名字当然不能再用。朱元璋冥思苦想之下,创造出子孙后代起名的一套规律。这样后辈们在给儿子起名字时,即使自己早已不在了,仍然能有序的传承。因为他觉得,如果开了个好头,后面的子孙只要不改祖制,即使能力有限也闯不出什么大祸来。

由于自身文化有限,朱元璋结合自己名字,使用了古代民间常用的“五行相生”为依据。自己的“璋”字为金,那接下来就是“木”,之后每一个都以相生为标准来起名。

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有: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尾字都用“木”字偏旁部首的汉字来起名。而他的孙子里有名的有:朱允炆,朱高炽,朱高煦等。尾字都含“火”。这样三个字的名字,第二字相同的就是同一个父亲生的兄弟了。

明朝16位皇帝的姓名如下: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从这些皇帝的名字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定下的。

而且从这个名单可以很方便的推断,如果偏旁变化,那就说明是父传子;如果偏旁相同,那说明前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不长,传给了同辈的兄弟。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第二位和第三位。

其中的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是太子朱标的儿子,跟朱高炽是同辈人。可惜朱标去世过早,朱元璋不顾其他儿子的虎视眈眈,毅然传位给他。可朱允炆小小年纪,怎么敌得过老谋深算的叔叔们。结果在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大军,以“清君侧”为名攻入京城。朱允炆无奈在宫中自焚,朱棣随后迁都燕京,史称“明太宗”。

至于朱棣怀疑朱允炆假死逃出海外,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结语

生在帝王之家,别说自由的行动了,即使名字也没办法随心所欲。可能一个孩子还没出生,他的名字就已经被确定了——正如他的被定义的一生。古往今来,想洗掉皇家赋予自己的烙印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对于那些崇尚自由的人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无奈。

与前些年流行的花钱起名字的潮流不同,现在的父母更喜欢自己给孩子起名字。但由于从众心里作祟,造成了重名的孩子越来越多。比如“子轩”和“梓萱”,“子涵”和“梓菡”。由于同声不同字,且姓名里面性别色彩模糊的汉字被大量使用的原因。想必在公共场合,一声亲切的“梓菡”,可能引来无数位男男女女的回头注视——果然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