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放了一个该杀的小人,杀了一个忠诚的大将
2022-04-03 16:19:56 来源: 腾讯网

提到三国演义,相信无论是年迈的老人,还是刚上学的孩子,都能津津乐道地说出很多经典角色。

像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都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将军,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涌现了很多智慧超群的谋士,他们凭借各种妙策让自己的主公能在乱世中拥有一席之地。

不过笔者个人感觉,最受欢迎的人物还是那些文武双全的将领,他们集合智慧和武艺于一身,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像江东名将周瑜,他除了赤壁之战的排兵布阵显现出了天才级的军事能力以外,他还有很高超的剑术。像智破八门金锁阵的徐庶,早年间也是一位剑客,身负绝艺。

当年关羽在战长沙时,曾经与后来同为五虎上将的黄忠大战,关公使用拖刀计惊了黄忠的战马,但是认为胜之不武决定放黄忠回去。

黄汉升知恩图报,第二天决斗箭射盔樱,也放了关公一马,两人可算是惺惺相惜。不过这也引起了太守韩玄的不满,以为黄忠要通敌所以将他抓了起来,幸得魏延救下,杀了韩玄,献城投降。刘备本要因为献城有功提拔魏延,却遭到了一位重要人士的阻止,这位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诸葛亮。

诸葛亮认为魏延是很有野心的将领,如果不加以威慑将来会不好控制,自此魏延虽然很惧怕诸葛亮,但是两人之间也有了间隙。

刘备攻下汉中,册封魏延为镇远将军,命令他镇守汉中抵挡曹军。魏延不负众望,守护汉中达十年之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但是人无完人,魏延说话口快心直,不通人情世故,也让很多人对他不满,其中有一位竟然明着和他对着干,这个人就是杨仪。

杨仪当时官至尚书,深受刘备的器重,不过他也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不容于人。他有远见卓识却心胸狭隘,和同样脾气差的魏延水火不容。

刘备死后,诸葛亮起兵北伐,封杨仪为参军,魏延为丞相司马,两人虽然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仍然是内斗不断。不过诸葛亮认为,只要自己还在世,就能压制住两人,所以他俩的矛盾没有激化。

不过诸葛亮始终看不惯魏延这种恃才放旷的行为,所以在军事上也不给他太多表现的机会。我们所熟知的街亭之战,当时如果用魏延挡住司马懿,也许北伐就成功了,不过孔明却派了只会嘴上功夫的马谡,结果导致自己不得不用空城计救场,以致北伐失败。

魏延献计后,让蜀军从子午谷进兵偷袭长安,这个计策又被诸葛亮压了下来,认为这个计策过于危险,没有采纳。事实证明,司马懿认为孔明一生不会弄险,只会做有把握之事,所以并未在子午谷处设埋伏,所以如果魏延带兵偷袭子午谷,也许真的会先一步到达长安。不过经过这件事,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六出祁山的时候,孔明病危,临终召开紧急会议,唯独没有叫魏延。

当时的情形已经很明显,在杨仪和魏延二选一之间,孔明选择了前者,但是这个错误决定,也直接导致青黄不接的蜀汉又损失一员大将。

孔明死后,杨仪利用魏延不愿撤军的行为,污蔑他要造反,以至于魏延的手下开始动摇,纷纷投奔杨仪和姜维的阵营,魏延本来想率领残部对抗司马懿,但是却被马岱偷袭杀害,最终人头被西献到杨仪面前,而偷袭的计策也是诸葛亮临终时制定的。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蜀国的国力衰退,杨仪不但没起到多大作用,还因为大言不惭被贬为了庶民,最后落得了个自杀的下场,可叹孔明一世英名,却捧起了这么个小人。

在现代人所在的职场和商场中,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领导,虽有能力却也有致命的性格缺陷,对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细心观察他们的处事行为,因为这种反面教材也是对自己避免犯错误的一个参考。

责任编辑:zN_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