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大正裁军后日本只剩下25万人,却因现代兵役制支撑十余年战争
2022-04-02 16:52:24 来源: 腾讯网

日本人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宇垣裁军”之后(也称为大正裁军),只保留了17个常设师团共25万人的兵力,原有的第13、第15、第17和第18等四个师团番号被取消。然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师团数仍然还是17个,兵力却陡增至38万余人,这就是现代兵役制度的结果。

其实这也反映了日军师团在和平时期和战时状态下兵员数量的差别,即便简单均摊,可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之前师团平均人数为14700人(其实不准确,还有许多独立和后勤单位,应为12000人左右)。而一旦完成战时扩编,各师团兵力迅速达到20000人以上。几个老牌师团都超过25000人。

那么只有38万人的日本现役陆军,是怎么样扩充到二战末期将近600万人的庞大规模呢?当然就是通过动员和补充,日本陆军在二战时期的动员顺序是:预备役、后备役、第一补充兵、第二补充兵,到最后如果前面四样都用光了,那就是凡14岁到60岁的男子,统统征召来当兵。

宇垣一成

所以补充兵员的顺序其实也就是“动员顺序”,工作任务直接归属于陆军省兵役局,当组建新部队或者老部队伤亡惨重需要补充时,陆军省就要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动员。而且进行大规模动员,必须要由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共同“上奏”原因,得到裕仁批准才可以进行。

按照日本陆军史的记录,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日本总兵力为4481000人,其中战斗兵员1997000人。什么叫战斗兵员呢?就是指现役官兵的380000余人、预备役官兵738000人,后备役士兵879000(没有军官)。后两部分的这些官兵基本都服过兵役,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甚至有一定作战经验(比如在东北作战),退伍后转为“预备役”或者“后备役”。

而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就不算作战斗兵员,他们只是符合征兵条件的“适龄男子”,只有前三种兵员不够了,才会征召到这两类人,经过短暂的集训后即被推上前线。当时第一补充兵的数量为1579000人,第二补充兵为905000人,两者区别在于年龄段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当时日本总人口为1亿零500万(算殖民地),这个动员比例已经很大了。

日本陆军是分区进行兵员补充的,即每个师团都有自己规定的兵源地(我们称为军管区、师管区)。比如我们熟悉的第4师团兵源地大阪、第5师团兵源地广岛、第6师团兵源地熊本等等,当前线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时,各兵源地先行征召士兵,然后点对点给各部队进行补充,但战争后期有些乱套了,无它,部分城市兵源已经枯竭。

豫湘桂战役纪念塔

比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华中日寇第11军伤亡惨重,在衡阳一下损失了好几万人,整个军的兵员缺额高达80000人,于是通知国内给予补充。缺额统计方式也很简单,以中队为基准单位逐级上报,到大队、联队和师团司令部,再由军司令部统一向陆军省兵役局报告。

得到陆军省命令的各师团兵源地,则按后备役、第一补充兵的顺序和在册名单,给各家各户发去征兵明信片(预备役早就补充没了),要求某人某月某日到某地集中。经过短期训练和领取装备后,集体坐船前往中国战场送死,到达武汉第11军司令部所在地后,再按明细分配到各师团,以下类推,周而复始。

日本是近代第一个实行现代兵役制度的国家,所以服兵役是法律规定,经过几十年的运作,才形成了完备的后备兵员和补充新兵的体系。随着战争的消耗,当现役官兵、预备役官兵甚至第一补充兵损失比例很大的时候,野战部队后面的战斗力自然急剧下降,光有600万人头是不行的,军事素养太差。

而中国在抗战之前没有认真推行兵役制度,在抗战爆发前仅仅突击训练了50万名壮丁,战争进入残酷和相持阶段后,当保安团和这批壮丁补充完毕之后,就开始强征甚至抓丁了,不仅素质差并且期间损失也大(冻饿致死或者开小差)。只有少数精锐部队,才有资格获得比较稳定的兵源地来补充新兵,比如第74军的军管区就是贵州遵义。

责任编辑:zN_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