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大同城遗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何以成为华北沙尘暴的源头?
2022-04-01 23:05:04 来源: 腾讯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使至塞上》是“诗佛”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大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唐朝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但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了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诗人将边塞所看到的奇美壮丽的风光跃然于纸上,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千古名句。

这么壮观的诗句又是在哪里写就的呢?诗中的大漠和长河在哪里?

虽然诗人并没有留下详细的注释,但是根据诗中“塞上”、“居延”、“汉塞”、“萧关”、“燕然”等关键词线索,最大的可能都指向了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约20千米处的大同城遗址,东南距著名的黑城遗址仅有四公里。诗中的大漠很可能就是阿拉善高原,长河则是黑河的下游——额济纳河,也被称为弱水流沙。

弱水流沙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北麓,先后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最后在下游分两路分别注入现在的东西居延海。而在明朝以前,黑河则是流经大同城、黑水城(黑城遗址)等地后注入古居延泽,明朝以后古居延泽随着黑河的改道而干涸。黑河下游流经的地区在古代被称为居延,是河西走廊通向漠北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原农耕文明和漠北游牧文明交汇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居延”一词为匈奴语,《水经注》解其意为弱水流沙。

远眺大同城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大破匈奴后,中原王朝开始在居延地区屯兵戍边。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保定元年(561),周武帝宇文邕在居延地区设置了大同城,也即现在大同城遗址的前身,以应对漠北地区不断崛起的突厥汗国的威胁。隋朝时期,改大同城为同城镇。当时突厥汗国已经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居延地区的北边与东突厥势力接壤,大同城地处突厥与隋交界前沿,是隋王朝防御突厥侵扰的桥头堡之一。

大同城内城

大同城内城

唐代前期,突厥与唐王朝的关系疏密无常。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在漠北设置了燕然都护府统领漠北地区,高宗时期改称瀚海都护府,后又改为安北都护府。武周时期,突厥再度占领漠北后,安北都护府自漠北南迁至大同城,在此持续了约有五六年,后又南迁至今山丹县西南。

王维到达大同城的时间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正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天宝二年(743年)唐王朝又在同城镇设置了“宁寇军”统领居延军务,时有官兵1700人,马500匹。因为地处防御北方游牧诸部的前沿,宁寇军承担了抵御突厥及其他游牧民族对河西走廊侵扰的重任,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

大同城遗址

五代时期,吐蕃势力自青藏高原进入河西走廊,再由河西走廊沿黑河流域向东北延伸,居延地区成为其控制之地。吐蕃势力瓦解后居延地区又成为甘州回鹘之地。

十一世纪西夏政权建立后,居延地区成为西夏统辖之地,在此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并修建了黑水城(今黑城遗址),黑水城旁边的大同城也为其管辖。1226年黑水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破,元朝将其改为亦集乃路,大同城一并归蒙元。

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攻破蒙元占据的亦集乃路(黑城),元军守将卜颜帖木儿(传说中的黑将军)投降。冯胜在围攻黑城的时候使黑河向西改道,这也导致了古居延泽干涸,亦集乃路附近再无可用水源,明王朝随即放弃了亦集乃地区,将边民内迁,大同城自此荒废,逐渐湮灭于漫天黄沙之中。

大同城外城遗址

现在遗存的大同城遗址建于唐朝中期,也是隋唐大同城镇、武周时期安北都护府以及玄宗时期宁寇军曾经的治所所在地。王维代表朝廷巡边出塞,根据其诗句中的描述推断,最大可能到的即是此处。

那个时候,额济纳河还流淌在大同城遗址的旁边,河畔是郁郁葱葱的胡杨林,周围水草依稀,牛羊成群,边塞军民燃起的炊烟袅袅,终被诗人纳入诗中,成为千古佳句。

现存的大同城遗址主要由城址本体、城外遗迹遗存等构成。城址本体包含城墙墙体、角楼、马面、护城河遗迹等;城外遗迹遗存包括多条水渠遗址、墓葬遗址、窑址等,分布在城址本体的四周。

大同城遗址(卫星图)

大同城城址本体坐落在一条干涸河床南岸的砾石滩上,遗迹规模较小,整体近似为回字形,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外墙西北角或受河水冲刷等原因缺失。墙体夯筑,夯层明显,墙体残存较少但墙基明晰。仅存的很短的数段古墙在大漠风沙的侵袭中巍然屹立,但也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雅丹化特征。

外城东墙瓮城

根据墙基测量,外城东西长约210米,南北宽约175米,顶宽约两米,基宽4~6米,残高平均4米,东、西墙各设一个城门,两侧均筑有瓮城,东墙城门北侧筑有马面状建筑与城墙相连,西侧是否有马面已不可知。

黄沙侵蚀城墙

内城基本呈正方形,边长约80米,城门设在南墙中部,顶宽约2米,基宽5米,残高约5米,墙体上下有成排的洞孔,部分孔洞中有木棍遗迹,应为加固墙体所用。

大同城内城

大同城地处中国北方农耕文明与漠北游牧文明的交汇处,见证了一千多年来两种文明的冲突和交融,长期以来都是沟通漠北与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要道和中转站,也成为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节点。

我们再说说一则居延海的轶事。

上个世纪后期,黑河水量减少,但甘肃境内用水量增大,黑河水被多次截流,以至于未到内蒙古额济纳旗之前就已经断流,东西居延海也因此干涸。本世纪初,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经过逆向溯源,发现风沙最大的源头就在额济纳旗附近,由此推断出沙尘暴的形成可能跟东西居延海的干涸有直接关系。

后来国家协调了相关省份,对黑河水进行了有计划的调节,2002年7月黑河水东支流得以再次流入东居延海,2003年9月西支流再次注入干涸了42年的西居延海,居延地区再次焕发出勃然生机,而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抑制。

可惜的是,华北地区沙尘暴的另外一条源头在现在的蒙古国境内,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责任编辑:zN_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