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青帮老大落魄借钱,他甩支票:150万以下随便用,150万以上说一声
2022-04-01 17:22:19 来源: 腾讯网

杜月笙是上海青帮的头领,是旧中国在上海能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像他这样的人物,却仍然需要找人借钱。

而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向他借钱的人是这么做的,他直接给了杜月笙一张支票并对杜月笙说:“150万以下随便用,150万以上说一声”。

这个人是何许人物,为何能如此有财力,又如何愿意借给杜月笙如此大一笔数额的钱呢?

杜月笙为何要找人借钱

当时青帮的大佬杜月笙,为何沦落到找别人借钱的地步呢?

原来杜月笙在解放战争时期移居香港,而他虽然很有实力,但是他的家产早在连年战乱中损失或是用掉了,他唯一留下来的一点财产就是当初富裕时别人找他借钱写下的借条。

不过杜月笙心里很清楚,这么大的数额,如果他还是像在上海那样的话,别人也许会还他。

不过他已经这么落魄了,别人不杀他就不错了,于是他也很明白地烧掉了自己的所有欠条。

但是没了借条之后,他家也是完全没有了余粮,没办法,他只能找人去借钱。

可是杜月笙早已没有的在上海时的势力,原先追捧他的那些人看到他落魄之后,唯恐再和他沾上关系,又怎么会借钱给他呢?

借杜月笙钱的人叫做刘航琛,是民国时期四川王刘湘的“财神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实业家。

他们两个并没有很深的交情,只能算是相互仰慕,在几次书信交流下,杜月笙曾经帮过刘航琛几次小忙。

如此交情,刘航琛却愿意如此倾囊相助,这个刘航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刘航琛的来历

刘航琛家族是四川泸州当地的富豪,世代以卖中药为产业,在其父亲一代时购得了一套蒸馏设备,发明了一款有花香的低度甜酒,没多长时间这款酒销量爆火,之后酿酒业成为刘航琛家族中主要产业。

在这之后,刘航琛的父亲还推出了日后十分有名的白酒——泸州大曲

从以上来看,刘家产业庞大,在泸州当地绝对是一个大富豪了,而刘航琛本人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读完了北京大学预科班加上本科的八年课程后,他没有选择如他的同学们一样加入军阀的阵营,或是去当官,而是回到了家乡泸州,任泸州中学校长。

在任校长期间,他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他本人也被学生们所爱戴。

但是他改革时曾经解雇了一批守旧无能的教员,结果这批教员对他大泼脏水,杯弓蛇影,经常去上层部门告他。

他疲于应对,最终离任,跑去重庆在自家药店的分店当起了少东家,在这段时间里,他家里发生了一件事。

在当时,四川省开始收洋酒税,而刘航琛家中卖的甜酒明显不是洋酒,可是由于这些酒是用玻璃瓶灌装的,于是也被定为了洋酒,从而被收税。

刘航琛很生气,去找四川省管事的理论,最终平息了这件事,可代价是刘航琛要到刘湘手下一个师长那里做幕僚,刘航琛于是最终还是走上了当官的这条路。

其实,刘航琛的父亲是不允许刘家的孩子当官,可是在经过这件事之后,刘航琛意识到,有钱无权的话就像一个守着金库的小孩子。

虽然有钱,但是却保护不了自己的财产,所以他还是走上了当官的道路。

他先是在四川王刘湘开办的一个军事学校教书,在刘湘举办的一次宴会上,刘湘发现了刘航琛的不同,然后与他攀谈甚欢。

辗转之下,最终来到了四川王刘湘的手下管理起了四川省的经济,刘航琛刚上任时,四川省的经济不好,政府手下的多处部门亏空。

可是经过刘航琛的管理,没过一年,他就扭亏为盈,在他的管理下,四川一省财力便可支援刘湘的军费,为刘湘占领四川立下了大功。

这也使四川人民能够休息,为后来的全面抗战构建了一个稳固的西南大后方,使人民能够安心发展经济。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自己在四川省管理经济的工作,还开办了一家银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刘航琛这个人还真是十分的有才干。

杜月笙和刘航琛的渊源

刘航琛在西南办银行办得风风火火,他任董事的重庆平民银行,先后合并了川康养殖业银行和由范绍增任董事的四川商业银行,三个银行合并改名为:川康平民商业银行。

刘航琛任川康平民商业银行董事长后,大行排挤之事,独揽大权,而代表商业银行大股东范绍增的范众渠,手里没有实权,仅仅只是能每月领个工资而已。

这个范绍增是何许人也,他是一名早期的同盟会成员,在官场和战场上摸爬滚打至今,在当时已经投靠了蒋介石任蒋介石军八十八军军长。

他住在重庆,由于用款款项大,他时常向川康银行用款,但是总是被刘航琛卡住,而当时经常有范绍增的编余人员要求到川康银行任职,也遭到刘航琛的拒绝。

范绍增生气了,他扬言说:“我的钱是一枪一炮打出来的,刘航琛要我的钱,我要他的命”。

后来在抗战前夕,才由当时居住在重庆的杜月笙出面调解,从这时起,刘航琛就与杜月笙相识了。

在之后的几年中,杜月笙和刘航琛也互相帮过几次忙,他们就这么认识下来了,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这句话在乱世中尤为正确。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无论你多么的权势滔天,或者家财万贯,旦夕之间便会被战乱所吞并。即使是上海青帮的最大头目杜月笙也是这样。

回想杜月笙的一生,那是多么的波澜壮阔,在三十年代时,他和其他青帮头目成立共进会,打压当时上海的工人革命。

抗战时,他成立抗敌后援会,为上海的抗战立下了功劳,可是如此有名的人,在晚年时却仍然要找人借钱过日子,令人不禁感慨世事无常。

而在他借钱时,曾经承受过他恩情的人却不愿意借钱给他,都离他而去,这倒应了那句老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了。

而借钱给他的人,还是他关系不甚熟稔的刘航琛,这可真是患难见真情。

责任编辑:zN_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