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祖孙三代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只是故事,没想到竟然是 真 案例
2022-04-01 08:11:08 来源: 腾讯网

汉朝皇帝元帝,在竟宁元年选的修女王蔷,代表皇家公主和匈奴联姻,代替朝廷出使西域安抚匈奴,两年后丈夫病逝。继承帝位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妻子;没几年儿子病逝她又被接替单于位置的小叔子给娶了,一个女人嫁给父子三人为妻,其中辛酸苦辣无人能体会。

这段看起来天方夜谭一样荒诞不经的故事,是沿袭了匈奴的民俗婚嫁习惯;匈奴在战争年代有父亡子承,兄亡弟承的传统风俗,继承人要承担起照顾他的女人和孩子的责任,通过婚嫁的方式是为了保障他们亡妻及儿女的生命安全。这样的习俗传说却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

联姻和亲

汉时,据《琴操》记载,昭君出生于湖北秭归,在全国为皇帝选秀女时,16岁的她被父亲主动献给了汉元帝。昭君自幼勤习诗画,精通音律和女红,到了宫里本以为是将来可以入选嫔妃,不想宫中画工黑暗,对清高的王才女不肯用财物打点很不满意,作画像时就丑画了她。

在宫中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等于日子混到老也是暗无天日没盼头,得不到皇帝的封赏家人也就得不到赏赐重用。王昭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赶上呼韩邪单于来到汉都,向汉元帝求得联姻以结两国姻亲附属国同盟没有公主愿意去成年累月不洗澡的大漠上做王后,皇帝犯愁。

宫里执事的官员给汉元帝出主意,他说宫中秀女几千人不止,把招宫女顶替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做王后的消息传到后宫,谁愿意替公主和亲大肆赏赐。秀女王昭君听到这个消息就动了心,在宫里每天早起晚睡的劳作,日子过得冷冷清清,等皇帝宠幸不知何年,代公主和亲不错

代替公主和亲有很多好处,也好歹能过上正常人的日子。站在大义的角度说话利国利民安邦乐业,就小处私语家里人也会得到皇帝的赏赐照顾,比一直在后宫做宫女没有机会出头老死宫中强。

王昭君想明白就报名代替公主去和匈奴联姻,皇帝也赶紧把她的画像送给呼韩邪单于过目,见到昭君气质天生如仙女下凡,单于喜不自禁,急急忙忙和汉朝签订做个乖乖女婿的协议。见这个粗鲁健硕的马上夜叉如此乖顺,从此可以不动一兵一卒就能马放南山皇帝心里乐得开花。

汉元帝在京城为王昭君和匈奴单于办了大规格婚礼,然后随着匈奴军队浩浩荡荡来到广漠的草原。很快昭君就适应了黄沙漫漫的塞外环境,过得还是有些小快乐的。一年后昭君诞下一子,呼韩邪单于兴奋地举着小儿子,叫来自己原配的儿子们说“我死后由他继承单于。”

这个鲁莽直爽的呼韩邪单于,没想到他的话会让其他儿子们嫉恨,也为小儿埋下后来被杀的隐患。两年后呼韩邪单于一病不起,临终时他抓着昭君的手不放心她和小儿子伊屠智牙师,蒙古人的性情他太清楚了,为了权利他们杀伐随意,呼韩邪单于撒手人寰难以闭目。

昭君再嫁

按照匈奴的风俗,儿子复株累单于接手帝位的同时也接手王的女人,这种习俗让王昭君无法接受,在汉地的道德伦理观里,这是不道德是乱伦的婚姻关系。王昭君对这样的婚姻风俗羞愧到无地自容,她向汉皇帝递书“乞归”,请求皇帝批准返回湖北老家。

昭君不知的是,她出使西域后两国间获得短暂的和平,百姓把她当成英雄立了很多生祠纪念她。昭君却因为丈夫死了想回来,她要是回来匈奴不是又要制造事端。再者老皇帝已经驾崩新皇帝刚继位,成帝一封“尊胡制”的诏书,让昭君心灰意冷归乡无望,她只好嫁给继子。

不过复株累单于心性狭隘,他在父亲活着时约令将来传位伊屠智牙师的想法很生气,现在先继承了王的女人,处置弟弟那是后话。昭君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只能和复株累单于共同生活,俩人都二十几岁年纪,很快关系融洽起来,11年间昭君为复株累生下两个女儿。

公元20年,复株累单于病死,他死前用计谋将单于位置传给其他几个兄弟,伊屠智牙师继位需要几个哥哥轮流做完桩都死掉才行。按照汉朝正史,昭君没有第三任丈夫,也可能是出于掩饰目的。复株累死后传位给兄弟且糜胥,王昭君再一次沦为小叔子新单于的女人。

抑郁自尽

昭君和且糜胥结婚一年后,命运上的坎坷使她备受折磨,她的内心郁郁寡欢脸上笑容渐失,回想自己承担大愿转圜两国关系尽心尽力,却无法回家乡探望父母亲人,也不知家乡父老生死消息。自己像个物品一样在政权交替里被人传送,这样的生活让她看不到希望和光明。

昭君的生活再也拾不起精神,她于公元前六年,跳水自溺结束了33岁短暂的生命。昭君死后,单于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匈奴百姓为了纪念她在脸上和耳朵上鲸刺醩割,虽然纪念的方式血淋淋的,但是对昭君的情感还是真挚的,这个祭祀场面被后人雕刻在敦煌壁画上。

昭君枉死,留下14岁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和两个女儿,绝命于她遥寄思亲情怀的黄河之中,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两国16年的安宁,却没有得到皇帝一纸信札召回汉地哪怕“探亲”的感激,她只是一件活的礼品,帮助政权达到目的。昭君死后儿子伊屠智牙师被且糜胥所杀。

结语

王昭君在匈奴带去汉文化的精髓,为改善牧民穷极一生的单调生活,她尽其所能教会他们种植蔬菜水果纺织等农耕得到牧区人民的厚爱。昭君死后被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南,墓依大青山,傍着缓缓流淌着的黄河,寄托昭君生前16年思念家乡的苦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