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老师为何没有说?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2022-03-31 16:54:40 来源: 腾讯网

“完璧归赵”是一个成语典故,讲述的是蔺相如没有辜负赵王所托,把和氏璧完好带回赵国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的是最终会物归原主的意思,对这个典故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佩服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面对秦王那样野心勃勃的人物,他都能够淡然处之,为此而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以至于被搬到了教课书上,让我们从小就知道了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爱国故事,可是在书中却没有表述事情最后的结局如何,老师也没有告诉我们完璧归赵的后续,主要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结局也太惨烈。那么,在完璧归赵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战国七雄,秦赵对峙

东周时期,各个有些本事的诸侯纷纷开始称霸,继“春秋五霸”之后,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七个诸侯国之间互相联合、互相吞并,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在这个时期尽显,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今天结成盟友,明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说明在纵横术这一块,显然秦国用得最为得心应手。

秦国强大不是没有道理的,商鞅变法虽然严厉,让商鞅最后把自己都栽了进去,但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秦国成为了七个诸侯国中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再加上一些知名纵横家的投靠,在他们的游说下,一部分诸侯国选择了与秦国交好,而另一部分有些实力的就选择了分庭抗礼,赵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国家。

秦国有商鞅变法的强民国策,赵国则有胡服骑射的强力军事,长年与胡人打交道的他们,也都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打仗靠的是军队实力,显然赵国拥有与秦国对峙的资本,而秦国对赵国的领土也是虎视眈眈,只不过忌惮对手的军事实力而没有冒然出兵,另外一点也是师出无名。

斗智斗勇,完璧归赵

话说赵惠文王在与楚国联姻时中得到了楚国的传家宝和氏璧,以和氏璧的超高名气,秦昭襄王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对于秦昭襄王这个名字或许有人不太了解他所处的时间段,那么知道大名鼎鼎的芈月是他的母亲后,脑海里的历史时间线就会稍稍清晰一些了。芈月这个太后本就不是一般人,她调教出来的儿子也丝毫不逊色,秦王听到赵王有和氏璧后便有了主意。

秦王提出了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的诱人筹码,只是当赵王知道这个条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答应这个条件,显然秦王不会兑现他的承诺,因为和氏璧再珍稀也不值十五座城池的价儿;可不答应又怕秦王立刻举兵来犯,赵国虽然军事强大,可他还是不想与秦国撕破脸。正当赵王踟蹰之际,蔺相如站了出来,决定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承诺必然会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达秦国献上了和氏璧,可以秦王拿到和氏璧后,对十五座城池之事只字不提,这时候蔺相如表现出了他的机智,谎称和氏璧有瑕疵,秦王信以为真,结果和氏璧到了蔺相如的手里后成为了要挟秦王的把柄:如果秦王不兑现自己的条件,那么他就和和氏璧玉石俱焚,秦王急忙安抚,派人送蔺相如到驿馆休息,蔺相如趁秦人不备,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秦王计谋,步步为营

看到蔺相如不辱使命地实现了完璧归赵的计划,表面上看赵国成为了赢家,在证实了秦国的谎言之后还能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这里面蔺相如立了大功。只是很少有人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事情从一开始就都掌握在秦王的计划之中,包括蔺相如能够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都是秦王的安排。

要知道秦国的“门禁”是相当严格的,这是当年商鞅提出来的办法,每个人进出城门都要提供特别证件来证明自己的身份,类似于现代的身份证,严格到什么程度呢?商鞅后来想要逃出秦国都没跑了而被抓获,试想像和氏璧这样重要的东西,秦王能不派人看住吗?表面上看是秦国百密一疏让和氏璧被送回了赵国,其实是秦王故意放的水。

秦王这样做,就是让全国上下都知道秦国是受害者,他们本想以诚待人,结果赵国不老实欺骗了他们,秦王以此激励民心与军心,为下一步讨伐赵国而提前做好了“动员工作”,当军民一条心时,赵国这块难啃的骨头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秦王如此步步为营的安排,看到这里还能说蔺相如机智、勇敢吗?

长平之战,赵国灭亡

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做得非常圆满,可是之后发生的事情老师却没有说,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完璧归赵第二年,秦王便名正言顺地利用民心与军心发动了对赵的攻伐,三年的时间里,赵国伤亡上万人,丢失了四座城池。

别看赵国军事实力强,可他们后备力量不足,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支撑,这一点完全看出了秦国国富民强的重要性,赵国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紧防死守,争取最后的生存希望。

后来秦国转战楚国、魏国时,赵国以为秦国怕了赵国的勇猛,殊不知这些都是秦王的计划之内,他先收拾了楚魏之后,下一个施展的就是对赵国的绝杀。公元前260年,秦王实施了反间计,让赵王对名将廉颇不再信任,而使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元帅,率领50大军与秦军对战,史称“长平之战”。

这块战役最后秦国的名将白起以一比一的对攻实力,先将赵括打败,又将赵军围困四十多天,这就意味着赵军没有粮食吃的窘境,最后赵括被杀,剩下的四十多万赵兵投降。但是秦军并没有放过这四十多万人,而是将他们全部坑杀,四十多万条性命就这样丧生了。老师之所以没有说完璧归赵之后的事情,实在是因为赵国付出的代价太大。

小结

蔺相如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可他终究只是一个宰相的角色,决定不了整个的政治时局,他的机智在秦王面前只不过是个可以利用的棋子罢了,而真正的执子人则是秦王。一切都在秦王的算计内,当赵王为完璧归赵而沾沾自喜时,秦王已经做好了让赵国付出惨重代价的计划。

秦始皇赢政是秦昭襄王的曾孙,只隔了三代秦国便统一了六国,这里面秦昭襄王功不可没,他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正因为有了他步步为营的筹谋,才有了后来的秦国天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