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这些村名,何以成为西安地铁站名?
2022-03-30 16:08:54 来源: 腾讯网

从2011年9月16日西安第一条地铁——二号线开通至今,西安的地铁线路已达八条。在地铁站名的命名过程中,相关部门可谓是多方征求意见,多次论证,努力做到既方便使用,又具有历史文化内涵。这其中,以村名命名的站名也不少。而这些村名何以成为地铁站名,除了地理位置指向外,其背后又有那些历史文化内涵呢?部分过去也来自村名的地名,由于早已失去村名的内涵等,这里不做介绍。

一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一号线由东至西站点为:纺织城、半坡、浐河、长乐坡、万寿路、通化门、康复路、朝阳门、五路口、北大街、洒金桥、玉祥门、劳动路、开远门、汉城路、枣园、皂河、三桥、后卫寨、沣东自贸区、上林路、北槐、沣河森林公园。

枣园,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枣园(片村),系杨家围墙、大马路、金家堡、曹家堡四村的统称。相传,明成化年间有村,以有枣树园得名。《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杨家村、曹家村、金家村以上三村统名枣园”。

后围寨,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后围寨(片村),为陈家庄、段家庄、大寨子、秧歌村、罗王村、沈家堡6个村的统称,并组成后围寨村委会。明初西安为藩城,洪武二十六年(1393)西安外围设左、后二个卫。这里处西安府西去要道而设后卫寨。清嘉庆《长安县志》记载:“后卫南二村,后卫北三村,罗王村共六村”,民国年间亦称猴儿寨。

北槐,相传北槐村原名为北槐树寨,因初时人们栖居在一棵老槐树下而得名。以槐树为界,老树以南形成的村庄被称作南槐村,老树以北形成的村庄便称之为北槐村,亦称北槐树寨、北槐树村。著名的“民俗文化村”,还是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先生的故乡。

二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二号线由北向南站点:北客站、北苑、运动公园、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大明宫西、龙首原、安远门、北大街、钟楼、永宁门、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会展中心、三爻、凤栖原、航天城、韦曲南。

三爻,相传,隋开皇二年(582) 建造大兴城时,以《易经》阴阳爻数来划分官城、皇城和郭城的位置。三爻本在皇城内,但把郭城外高地也按爻数编排,少陵原坡就称作三爻。唐代已经建村,元代在村南侧建有杨武庄公祠。《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末为东三爻村、东三爻堡、西三爻村、西三爻堡4村。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区域,所以用“三爻”命名地铁站名成为不二选择。

三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三号线自东向西站点:保税区、新筑、双寨、国际港务区、务庄、香湖湾、浐灞中心、桃花潭、广泰门、辛家庙、石家街、胡家庙、通化门、长乐公园、咸宁路、延兴门、青龙寺、北池头、大雁塔、小寨、吉祥村、太白南路、科技路、延平门、丈八北路、鱼化寨。

双寨,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上双寨处于蝶状方形的高地上,每边长500米,高出平地10米。人称龟背梅花紫金城。相传为周幽王的都城,实为汉冢。当地群众称幽王寨。明代为屯兵寨,并依地势分上、下二寨,得名上方寨和下方寨。清嘉庆《咸宁县志》为上双寨和下双寨。

务庄,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雾庄(片村),系雾庄东村、西村、南村,北村4个村的统称。相传,西汉时有村。清嘉庆《咸宁县志》为务庄街,设为务庄社,图有务庄西堡和务庄东堡。原以“耕耘务本”得名务庄,后演化为雾庄。另有传说,汉朝开国功臣韩信被吕后等杀害后,由于怨气不消,怒气不散,一颗带着血、带着火的头,滚出未央宫,一直朝着东方的骊山滚去。当滚到现在的贺韶村,曾把贺韶附近13个村子烧着了,滚滚的浓烟大雾,将紧邻的务庄村笼罩得严严实实,后取谐音名务庄。

香湖湾,为香湖湾东村、西村、北村3个村的统称。在古代,多数村民用榆树皮做香出售,加之80%的村民姓胡,又地处灞河湾,故名香胡湾。

辛家庙,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辛家庙(片村),为辛家庙东、中、西3个村的统称。系城东北郊新兴重型机械工业区,工业属辛家庙街道办事处,农村归大明宫乡管辖。相传明崇祯年间在辛姓家庙旁建村得名辛家庙,清嘉庆《咸宁县志》即分为辛家庙中、东、西三村。

石家街,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石家街,原为元安西王府街道,清康熙年间石姓人住此得名石家街,清末为石家巷。

胡家庙,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胡家庙,位于东郊,胡家庙什字西北侧。驻胡家庙一、二两村委会。现一般将金花北路与长缨路相交的什字附近统称胡家庙。元代,此处称胡家街,为安西王府南门外最繁华的街市,多以西域人(被称为胡人)在此经商得名。据《马可·波罗纪行》记载,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到此。明代因村南有观音庙,逐渐改称胡家庙。清嘉庆《咸宁县志》称为胡家街。

北池头,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北池头,相传明代有村,以地处曲江池北头得名。村门有明崇祯年间的石门匾,上书“北池头”三字,清嘉庆《咸宁县志》称为百池头村。

吉祥村,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吉祥村,明嘉靖年间有村,清为吉家村,以姓氏得名。同治年间修筑围墙,后改名吉祥堡,堡门上有宣统年间镌刻“吉祥堡”三字的石匾。民国年间改称吉祥村。

四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四号线由南向北站名:航天新城、航天东路、神舟大道、东长安街、飞天路、航天大道、金滹沱、雁南四路、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建筑科技大学·李家村、和平门、大差市、五路口、火车站、含元殿、大明宫、大明宫北、余家寨、百花村、常青路、市中医医院、行政中心、文景路、凤城九路、凤城十二路、元朔路、北客站(北广场)。

金滹沱,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金乎沱,据记载,元泰定年间为金。为蒙语村镇之意,以称颂家乡美好而得名。清嘉庆《咸宁县志》分为东、西金二村,并为金社驻地。清末为金泘沱,1981年简化为金乎沱。今地铁站名中的“滹”字,当是由原来的“泘”演变为“滹”吧。

李家村,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李家村,位于和平门外,雁塔路北段西侧。驻李家村村委会,为居民、农民共居区。明万历年间为刁李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始分为刁家村和李家村。当初取该地铁站站名是有争议的,后来才取一个折中方案——建筑科技大学·李家村地铁站。之所以在地铁站名中留下李家村这个名字,应该与李家村服装城的巨大影响力有关系,当然也为李家村人留下些记忆,因为他们拆迁后的社区也改名为雁北社区,李家村服装城也变身为万达广场。

余家寨,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驻先锋村委会,由西马旗寨、东马旗寨、南余家寨、北余家寨4村组成。相传明代为屯兵寨,清嘉庆年间称余家寨,《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末分南北二村。

百花村,该村位于唐禁苑苑城光泰门白华殿遗址之上,宋宋敏求《长安志》记:叛臣朱泚逆乱,于此殿僭号。后来演变为百花村。应该说,“百花村”的村名背后很有历史,很有故事。

五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五号线自西向东站名:创新港、创新港东、翱翔小镇、钓台、沣西文化公园、东马坊、高桥、文教园、欢乐谷、镐京、复兴大道南、斗门、王寺、阿房宫南、石桥立交、西窑头、汉城南路、金光门、丰庆公园、西北工业大学、边家村、省人民医院·黄雁村、南稍门、文艺路、建筑科技大学·李家村、太乙路、雁翔路北口、青龙寺、理工大曲江校区、黄渠头、马腾空、月登阁、雁鸣湖、西安东站。

东马坊,据《长安县志》《长安地名志》记载,东马坊村最早始于唐代以前,建于宋庆历中期以后,距今1000余年。这里属北宋抗击西夏时设于兴平渭水南北的“四个马务”的范围。“马务”,即饲养军马的马房。庆历中期,“务地”居住农家,成为村落,将马房雅记为马坊。宋《长安志》记有“丰水经县界由马坊村入咸阳”。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东马坊、西马坊二村,属马王廒所辖32村之一。之后,村名一直延续至今。

石桥,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北石桥(片村),为北石桥上堡子、下堡子、刘家村、中村、北村5村的统称,并组成北石桥村委会。相传唐代有村,这里为长安城西去大路,在皂河(古漕河)上有两座石桥,北桥西的村落得名北石桥村。《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又分北石桥村为南北二村,南村为今北石桥中村。

西窑头,相传明代在古长安大型窑场之西建村,得名西窑头。该片区另有南窑头、北窑头村。民间流传有“十里窑头九里空,还有一里走烟囱”之说,足见古时窑场之兴旺。

边家村,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边家村。清末合为边谭村,又名边谭刘。1950年恢复原名。其实,在许多人的意识里,“边家村”早已经是区域概念。

黄雁村,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黄雁村,清嘉庆《长安县志》名黄家庄,1950年同小雁塔街一部分合并改为现名。随着时代发展,“村”的概念早已淡化。

李家村,前面已经介绍。

黄渠头,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黄渠头,黄渠是唐代长安城重要的供水渠道之一,起于南山义峪,北至黄渠头,原分为二支,一支折入曲江池。宋张礼《游城南记》载:“出寺(慈恩寺)涉黄渠”。黄渠头村应在黄渠存在的唐代形成,为黄渠主干的北端。清嘉庆《咸宁县志》:“黄渠社在黄渠头”,今村旁尚有黄渠遗址隐约可见。该村也是元明清三代黄渠社、黄渠仓所在地。

马腾空,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马腾空,此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处险要道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资治通鉴》记载:“晋孝武帝姚登自曲牢向繁川,军于马头原”。唐《法灯塔铭》和宋《长安志》改称马头埪。《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清末已演化为马腾埪,1980年改为马腾空。相传古代以塬崖似马头而得名。

月登阁,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月登阁,驻月登阁村委会,由罗家村、白龙池、月登阁3个村组成。《中华全国风俗志》:“唐武德年间为月灯阁,建有楼阁供贵族登临观灯赏月”。《南部新书》记载:“至清明尚食,都人并在延兴门看人出城洒扫,新进士则于月灯阁置打毬之宴”。清嘉庆《咸宁县志》称为月登阁。村名有历史,且有诗意。

六号线(一期)站名所用村名:仁村、甘家寨

六号线(一期)自南向北站点:西安南站(暂缓开通)、西电科大南校区·未来之瞳(暂缓开通)、西安国际医学中心、仁村、郭杜西、西部大道(西太路口)、造字台、丈八六路、丈八四路、丈八一路、省体育馆、木塔寺、甘家寨、科技路、西北工业大学。

仁村,据清嘉庆《长安县志》记载,该村始建于清初,分为东、西、南、北四村,城门题刻《仁义为民》,名“仁村”。

甘家寨,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甘家寨,相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屯兵寨,清嘉庆《长安县志》为甘家寨,以姓氏得名。

九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九号线站名:纺织城、香王、纺园三路、田王、洪庆、紫霞三路、紫霞一路、芷阳五路、芷阳广场、大学城、疗养院、华清池、广场路、临潼北二环、秦汉大道。

香王,由香王村与香杨村组成。相传,唐代王姓人以制香为业而得名。清《咸宁县志》即为香王村。

田王,相传,唐贞观年间有村,清嘉庆《长安县志》为田王村,以姓氏得名。

十四号线站名所用村名:

十四号线自西向东站名:机场西(T1、T2、T3)、空港新城、艺术中心、摆旗寨、长陵、秦汉新城、秦宫、渭河南、北客站(北广场)、文景山公园、西安工大·武德路、北辰、奥体中心、双寨、新寺、港务大道、贺韶。

摆旗寨,明代,是西安卫所在咸阳设置的一个旗寨(俗称军户寨),以拜姓人居住得名。“摆”为“拜”的谐音。还有一种演绎:因秦国大将军白起在此摆旗点将而得名,摆旗为“白起”的谐音。战国时期秦国将军白起出征点将训练与驻兵在此,废弃后形成村庄,为纪念白起,取名为白起村,后演变化摆旗寨村。

北辰,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北辰村,相传,清顺治前村名百家神,后演变为百家神堡,简称百神堡。清嘉庆《咸宁县志》为北辰堡,《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北辰堡亦称北城墙,以位于唐内苑东墙北部得名。”1950年改为北辰村。据元骆氏《类编长安志》:百家神为南宋金占领关中后设镇守东路五十四猛安镇防军寨之一。

双寨(与三号线换乘),前面已经介绍。

新寺,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新寺村,由新寺村、三义庄、康家庄3村组成。相传,明洪武年间在此新建弥勒寺人称新寺。清嘉庆《咸宁县志》村名新寺堡,《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分为新寺东、西两村。

贺韶,1986年《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贺韶村(片村),相传,汉代有村,原名火烧村。清《咸宁县志》记载:南宋金“帖载东陵乡有严来村、火烧村”。清初分东火烧村、西火烧村。清末雅化为贺韶东、西、南、北四村。民国24年(1935)《西京区域图》均为火烧村。相传因位于韩信墓旁房屋起火而得名。另有传说,建村可追溯至距今2200多年以前的西汉初年或更早,初名乔家寨。公元前195年,吕后和萧何用计诱杀大将韩信于长乐宫。传说,被冤杀的韩信头颅自汉长安城滚滚向东,欲往位于今灞桥吕家堡的吕后行宫,找吕后评理,头颅过灞河后化火,烟罩雾庄,火烧十三村,后被化为白胡子老头的东海龙王劝止,并降雨熄灭了大火。百姓感念龙王恩德,在原地修龙王庙,附近的村子改名为火烧村(亦称火烧寨)。唐朝时,村人因感“火烧”二字不吉利,一度改名为兴隆寨。但后来又长期被称为火烧村。直至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再次因“火烧”二字不吉利,乃由村中读书人取其谐音,改为贺韶村。

综观这些被命名为地铁站名的村名,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之一:一是许多为片村,村域广阔,以村名命名地铁站名,比较符合实际,指向性明确,方便周围群众使用;二是虽有村名存在,但是在人们的心中,村名早已成为一个地域概念;三是村名很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留下一个村名,就是在留存和展示一段历史;四是村名代表的地域并不大,但是名气很大,许多人有难忘记忆,许多人有情感认同和习惯认同;五是村名好记、好听、好用,符合地名命名的主要原则:稳定性、服务性、文化性。

就上述特点而言,有些村名只具其一,有些村名兼而有之。诸多被命名为地铁站名的村名,在体现地名特征的同时,也体现了西安的城市文化内涵,还为当地群众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乡愁。

作者 | 高长安 | 地方志工作者

责任编辑:zN_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