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远征乌桓,曹操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他到底是图什么?
2022-03-30 14:42:02 来源: 腾讯网

世界纷繁复杂,历史发展浩浩荡荡,各朝代因为种种亲疏矛盾而不时和平或斗争。古人征战往往出于大局考虑,毕竟征战事大,失败甚至意味着“万劫不复”,自然容不得马虎草率,所以一旦做出征战决定,往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历史上多个朝代都发生过征战事件,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而在三国时期,由于时局混乱,这样的事更是不一而足,此类场景可以从大众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窥得若许。

频繁爆发的征战,使得英雄频出,世人对那样的时代也都存有许多关注。那时的天下局势三分,似乎“成王败寇”的观念根深蒂固,但又由于“三足”皆实力非凡,所以许多年来一直战事不休。

不过不论如何,这场斗争终究还是要有一个结果,事情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最终魏夺得了胜利,结束了这场浩浩荡荡的你争我夺。而说起魏国,自然也就少不了曹操这位人物。

曹操的实力非同小可,单看他的人生经历就可以得知。他这一路过关斩将,笑到了最后,他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就能体现得出他的睿智,并且他还小心谨慎、有勇有谋,否则也不会在那样的环境里获得最后的胜利。

然而即便如此,曹操的所作所为也不可能全部合乎今人的想法,比如他远征乌桓一事,甚至甘愿为此付出所有代价。今人不知状况时,难免会对此感到不解。那么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不惜一切远征乌桓的起因

曹操为人,有句话一言以蔽之,莫过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是出了名的小心谨慎,

在说乌桓之前,还是要先从曹操说起。曹操其人,大家都不陌生,他生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就已经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对军事谋略表现着很浓厚的兴趣。

他也曾入朝为官,但辗转多次,在这样的过程里,他知道时运不济。后来又逢董卓僭越,于是他在陈留起兵,开始了讨伐董卓之路。

再后来曹操逐鹿中原,势力范围也日渐增大。后来曹操欲“挟天子以令诸侯”,想要拿下洛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他却没有面对“劲敌”袁绍的阻碍。

袁绍当时在河北地区,此时也正有此意。合作自然是不会合作,毕竟二人立场不同,再加上袁绍出身本就尊贵,对于曹操的突然出现,他其实是有些“排斥”在内的。

于是乎他毅然决然的发起了争斗。不过此时的曹操并没有直接应战,他深知以自己如今的实力,没有足够的把握能胜过袁绍,于是他选择“开溜”。袁绍见此情形,以为曹操是惧怕自己的威力,于是难免放松警惕。

而曹操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虽然“撤走”,但“暗地里”一直在扩大势力,并且在这个过程里也发起了一些征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他看时机已到,于是“拿下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经官渡之战后,曹操以少胜多,传为佳话。不过袁绍的势力毕竟强大,自然也无法轻而易举完全消灭。虽然战争后不久袁绍就离去了,但他的儿子依然还是劲敌。他们看情形不利,所以撤退到了乌桓。

到这里之后,他们发现乌桓人正缺少像他们这样的兵力,所以他们干脆在此“休养生息”,希望不久后可以击败曹操。

不过曹操毕竟小心谨慎,他自然也料到袁绍的儿子会想方设法对付他。那时他想要立即远征乌桓,有人建议他先不要轻举妄动,也有人支持他立即前往。于是曹操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远赴乌桓,以绝后顾之忧。

乌桓之战的状况

在作战之前,曹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仅考虑到了粮草问题,更是研究了地理地势状况,他开凿通河,以备不时之需。然而此时的曹操毕竟对敌方不够了解,自身的兵力也敌不过对方的强大。再加上乌桓人对自己的地方了如指掌,所以在这些方面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所以战争一开始,曹操便在地势问题上吃了亏。更不巧的是,当时因为下雨,道路阻塞,曹操的军队便被挡在其外。有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欣然接受。这计谋便是谎称退兵,等过些时日再来对战。与此同时,曹操开始“换路”,于是后来在白狼山又遇到了乌桓军队。

这个时候曹操的兵士还没有聚齐,但乌桓军队却人数众多。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张辽为他出主意,

曹操于是把指挥权交给了张辽,张辽引导兵士们向各个方向进攻,终于在最后攻破了乌桓军队,主将被杀,其余人也只好选择投降。于是乌桓之战也成为了以弱胜强的成功案例。

总结曹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远征乌桓那不毛之地的原因,或许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来是曹操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他“宁可错杀一百,不肯放过一个”,这般的狠厉,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选择姑息。

他深知袁绍的儿子会是祸患,因此自然会选择“斩草除根”,不能容忍他们成为自己将来的威胁。

二来则是乌桓地区原本就带有的威胁性。毕竟曹操是“要干大事的人”,他敢“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必然有统治天下的野心。所以任何一个与他为敌的威胁,他自然都不能容忍它存在。

再加上乌桓在那时属于自己发展,即便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极有可能在发展势力。

曹操或许认为,等到自己将来有一日成为“天下霸主”,那么像乌桓这样的地方,存留下来就是自己的威胁。与其到时候“焦头烂额”,不如趁着如今就将其拿下,或许只有如此,他才能心安。

总之,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曹操要毅然决然攻打乌桓,都是事之必然。

总结

远征不毛之地乌桓,曹操九死一生押上自己全部身家,到底图什么?曹操这样的性格,注定他面对事情时会百密而无一疏。毕竟任何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都可能成为他的祸患,或许不顾一切远征乌桓,是曹操综合各方面所求的心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曹操 曹操攻乌桓之战

责任编辑:zN_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