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孔融让梨、周处除三害、司马光砸缸课本里励志少年长大后怎么样了?
2022-03-29 17:35:01 来源: 腾讯网

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听过《孔融让梨》《周处除三害》和《司马光砸缸》这三个故事,其中分别体现了“尊老爱幼”、“浪子回头”和“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不过对于三个主人公成年后的经历,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这三个人长大以后怎么样了。

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孔融是一个懂得谦让、尊老爱幼的好孩子。但事实上,除了这个故事外,《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另一个故事恐怕更能反映孔融的真实性格。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小年纪的孔融已经十分会怼人了。当太中大夫陈韪对他的表现有质疑时,他可是丝毫没有顾及对方的身份,直接用对方的话来怼对方,结果陈韪在一众熟人面前很是尴尬。

也许陈韪的话说的有些不合适,但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为了提醒这个孩子不要过于骄傲。而孔融用对方的提醒反唇相讥,就有些故意让对方下不来台的嫌疑了。这说明孔融的情商实在不算高。

后来,他也是因为情商太低,过于恃才傲物,先怼董卓,后怼曹操,结果成功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

前者稍微要点面子,故意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把他撵到叛乱猖獗的地区为官,打算借刀杀人。好在孔融当时运气不错,侥幸逃过一劫。

而后者是个阎王脾气,一言不合就起杀人的那种。所以当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了他的底线后,他就直接找罗织一堆罪名将孔融处死。

由此可见,孔融这辈子还真是应了陈韪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给折腾死的。

周处:“浪子回头金不换,为国马革裹尸还”

周处早年是个横行乡里的恶少,这主要还是因为他父亲是东吴大将周鲂的缘故。

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的某些胡作非为的官二代,完全是仗着父辈的影响力横行无忌。

不过周处比起那些只知道祸害百姓的官二代来,多少还有些本事,至少一身的功夫是真的的。所以他才能成功的斩杀山中的猛虎与河中的恶蛟,并成功全身而退。

此外,要面子的性格也是他做到知错能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幡然悔悟后,周处发奋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并一直当到御史中丞。

但在为官期间,他因积极劝谏、执法严明,结果得罪了朝中不少奸臣,因此遭到严重排挤。

后来在镇压氐族人齐万年叛乱的战争中,周处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最终壮烈牺牲,成为受到举国上下敬仰的真英雄。

司马光:“博学多才,顽固保守”

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年幼时的司马光是个敢于当机立断的勇敢少年。可随着年纪慢慢变大,他却逐渐走向了和年少时完全相反的另一面。

对文学或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都知道,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非常值得细读的巨著,充分的反映了司马光本人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

但除此之外,司马光在担任宰相期间,与王安石在变法问题上的激烈斗争却实在有些让人觉得有些恼火。

尤其是他经常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对一切变法措施进行无道理的否定,实在是刷新了人们对于疯狂的认识。

甚至司马光在临死之前都表示,因某些变法措施没来得及废除,让他觉得自己“死不瞑目”。

这种毫不考虑实际情况,为反对而反对的态度根本无法改变国家的困境,只能让原有的矛盾进一步放大并激化。

而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的长期斗争,也为宋王朝长时间的“党争”开启了先河,导致整个国家陷入无止境的权力斗争中去,并一步步走向灭亡。

总体来看,无论是孔融、周处还是司马光,在成年后与年幼时的性格、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人这一辈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树立一个正确目标,并朝着它不断前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责任编辑:zN_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