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解决了蜀汉难题,司马懿惊呼:吾头在否
2022-03-29 17:58:45 来源: 腾讯网

公元234年,对于蜀国来说,很难,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看似声势浩大,然而蜀国的颓势也显而易见。

伐魏,费时费力,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对于仅仅占据蜀中的蜀国来说,是一场消耗战,甚至已经引发了百姓的怨言。

这一年,蜀汉的优势似乎在一点点败退,北原守将多次击败蜀军,蜀军防线节节败退。

此时的诸葛亮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形同枯槁;连自己的老对手司马懿都知道此时的诸葛亮宛如强弩之末,只不过是在强撑着罢了。

果然,很快蜀军之中便传出了诸葛亮的死讯,在司马懿以为自己将要大获全胜的时候,却仍旧吃了诸葛亮的亏。

诸葛亮临终一计,不仅吓得司马懿高呼“吾头在否”,还解决了蜀汉当下面对的最大难题,然而依旧无法阻止蜀汉的灭亡。

蜀汉的矛盾

诸葛亮去世之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样且复杂的,首先就是如何对付司马懿。

诸葛亮和司马懿长期的较量,对于双方都是非常了解,因此司马懿在得知诸葛亮吃得少、睡得短,工作强度却大的时候,便明白了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一人担当,命不久矣。

常年的作战,蜀军的撤退、进攻都井然有序,但是如何保障在司马懿的追击之下,能够安然撤退,成为了诸葛亮心中的烦恼。

而蜀国内部也让诸葛亮头痛不已。首先就是君主谁来统军的问题,魏延作为主战派,诸葛亮深知即便自己去世了,魏延依旧会选择北伐,而且自己死后便无人能够制衡魏延。

其次就是杨仪,杨仪和魏延素来不和,其人心胸狭隘,自己一死没人调节,必然会发生冲突,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蜀军分裂。

再者就是姜维,作为明面上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在蜀国的名望还是太低了。

军中无法和魏延相比,朝臣之中也说不上话,在诸葛亮死后,无法尽快接手,这是诸葛亮对于军中的担忧。

其次就是朝中,毕竟诸葛亮在蜀国属于军政两手抓,解决完军中问题,还要解决朝中继承人的选拔。

个时候蒋琬、董允、费祎等人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这些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保障蜀国的平稳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强大的魏国面前,追求平稳显然只会葬送蜀国。

可此时的蜀国也没有合适的人才来顶替诸葛亮,想要找到一个和诸葛亮一般的全能型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依旧在临死之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最合适的安排。

诸葛亮临终之计

诸葛亮临终的计策其实分为了多个方面。

为了保障蜀军的安然撤退,诸葛亮设下了诱敌之计,并且命人按照自己的样子雕刻了一个假人,等到司马懿追赶的时候,远远退出,用于吓退司马懿。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种行为就像是儿戏一般,成功几率太低了,其实这是诸葛亮抓住了司马懿此人疑心重的性格。

司马懿生性多疑,即便得知诸葛亮去世,仍旧会进行防备,甚至会觉得诸葛亮是假死。

因此在其追赶途中突然看到诸葛亮的身影,立马便惊慌失措,停止了追捕,甚至掉头就跑,狂奔出十数里才停下,等到司马懿回过神,也为时已晚。

其次便是处理魏延和杨仪了,杨仪此人追求虚名,不堪大用,撤军之时虽然赋予大权,但一回到成都,便将其权力收回,不成气候。

主要还是魏延,此时的魏延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诸葛亮,因此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叛乱。

即便诸葛亮深知魏延此时是蜀国军中独苗苗了,但还是命姜维、蒋琬、马岱等激化杨仪和魏延的矛盾,最终斩杀了魏延,安定了军中。

蜀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军政合并,除了诸葛亮,之后朝中的蒋琬、费祎,军中的魏延等都无法做到将军政一统处理妥善,这也给蜀汉埋下了巨大的危机。

但是总体来说,在诸葛亮的安排之下,对外,化解了司马懿的追击,保全了蜀汉北伐大军的精锐,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也解决了杨仪和魏延的政权,将两个定时炸弹去除了,这种做法在化解蜀国内部矛盾的时候,也极大地削弱了蜀国的实力。

诸葛亮计策的败笔

诸葛亮计策之中的败笔,便是将最富经验的文官集团和武将团体铲除了,这两个团体分别是杨仪和魏延。

杨仪此人虽然嫉贤妒能,但是其才干的确出众,归顺蜀汉之后,便一直跟随诸葛亮左右,为诸葛亮的出征事宜出谋划策。

在杨仪的带领下,军中的文官形成了非常系统的行事规范,筹度粮草,参赞军机等事务,都令人称赞,并且常年在军中,对于军中事务的了解也远远高于蒋琬、费祎等人。

因而杨仪的死,无疑造成了蜀汉文臣在军中的势衰,且无法合理配合之后姜维的北伐,导致姜维的北伐大都务所收获。

其次就是魏延,诸葛亮去世之时,魏延已经是蜀国军中资历最老,能力最出众的将领了。

姜维虽得诸葛亮真传,但依旧不及魏延,魏延自刘备入主西川,便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其统兵之能也是有目共睹。

当时蜀军之中,魏延的军事才能是独一档的,冒鹤亭曾评价姜维等人诛杀魏延,如同是自毁长城,魏延的死,导致蜀汉军队的战斗力又下了一个台阶。

并且魏延的死,还连累了很多出色的中层将领,导致蜀国的将领出现了断层,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情况。

姜维看似小有所成,但是面对曹魏的邓艾、钟会等出众的将军时,就显得有些稚嫩了,所做的也只能是唆使钟会造反,然而却不成功,反遭屠戮。

这样的情况之下,蜀国的灭亡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总结

蜀国从最初的人才济济,到最后无人可用,最大的问题便是人才断代,和内部斗争激烈。

文臣武将之间相互倾轧,文臣内部士族相互看不起,彼此争夺权力等,都导致了蜀国严重的内耗,因此最终还没有被魏国攻伐,内部便逐渐坍塌。

反观曹魏,虽然司马氏把持朝政,但是人才济济,蜀汉根本无法比及,因此诸葛亮无论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也仅仅是延续几年,苟延残喘而已。

关键词: 人才济济
责任编辑:zN_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