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文史|曾国藩错怪了魏源
2022-03-29 14:22:38 来源: 各界杂志2022年第3期

对于神秘的风水学,曾国藩虽多次说过不相信,实际生活中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敬畏。

据现存文献记载,曾国藩与魏源没有见过面,而且从无书信来往,曾国藩称其为朋友,是因为读过魏源绝大部分著作并受其影响很大,完全称得上文友和书友。咸丰九年十二月初十,曾国藩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段谈话,对魏源迷信风水很是吐槽了一番。

曾国藩显然错怪了魏源。

吐槽魏源迷信风水

咸丰九年(1859)十二月初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记录了一段谈话,对魏源迷信风水很是吐槽了一番:“与牧云鬯谈家事。沅弟改葬先考妣,本系买定夏家之地,而临开穴时,乃反在洪家地面。洪家之索重赀(资),有由来矣。大抵吉地乃造物所最閟惜,不容以丝毫诈力与于其间。世之因地脉而获福荫者,其先必系贫贱之家,无心得之,至富贵成名之后,有心谋地,则难于获福矣。吾新(应为‘亲’)友中,如长塘葛氏阮(应为‘既’)富后则(应为‘而’)谋地,金兰常氏既贵后而谋地,邵阳魏默深既成名后而谋地,将两代改葬扬州,皆未见有福萌(应为‘荫’),盖皆不免以诈力与(漏一‘于’字)其间。造物忌巧,有心谋之则不应也。”

牧云即欧阳牧云,大名欧阳秉铨,也写为欧阳柄铨,字牧云,曾国藩内兄。这段话基本表明了曾国藩对风水的态度。他并非完全不信风水,只是认为富贵成名之后,再去刻意谋求所谓的风水宝地,往往白费心机和钱财,因为“造物忌巧,有心谋之则不应也”。

之所以说曾国藩也信风水,或者说他对风水保持着一定的敬畏,是因为咸丰八年(1858)复出带兵后,在《致澄弟沅弟季弟》信中,曾明确主张父母的坟墓必须改葬,并指定曾国荃全权负责,曾国潢不可固执己见。

此前的咸丰七年(1857)二月,曾国藩父亲在老家去世,曾国藩也从江西战场赶回故乡守制。谁想当年闰五月在二十四都周璧冲山内安葬父亲之后,曾家诸事不顺,第二年弟弟曾国华又战死安徽三河,乡间自称懂风水的人于是说“周璧冲有凶煞”,曾国藩也就坚决主张改葬父母。后来他还特意安排“极善看地”的陈鼐专程去湘乡老家看地。对风水学说如果不心存敬畏,自然不会这样做。

与欧阳秉铨畅叙时,曾国藩还说到了父母改葬时发生的一个意外事件。原来曾国荃在二十九都买下的台洲猫面脑墓地,是从夏家购得,临到开挖时,却发现是洪家地面,洪家因此坐地起价。通过一番周折,事情虽然基本摆平,但洪家仍有怨言。

举例证明自己观点

与内兄畅所欲言谈完家事之后,曾国藩又举了亲戚朋友中的三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长塘村位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距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几里地。葛氏是当地富室,代表人物是葛大宾,字兴森,号寅轩,不仅做过曾国藩父亲老师,而且孙女嫁给了曾国藩弟弟曾国华。咸丰七年曾国藩在家丁忧期间,曾作《葛寅轩先生家传》,重点介绍他如何教书育人和孝顺长辈。

金兰虽属衡阳府管辖,却与曾国藩第二故居黄金堂毗邻,两者距离也不远。金兰常氏家族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大贵人,就是担任过湖北巡抚的常大淳。常氏与曾氏家族也有婚配,也是亲戚。

葛、常两家都是富贵之后为祖上寻觅吉地,迁葬之后不仅没有带来福荫,而且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太平军攻破武昌时,常大淳全家遇难。

与葛、常两家不同,邵阳魏源是读书写文章出了大名并中了进士之后,才将祖上两代迁葬扬州(系曾国藩误信误传),但他终其一生只做到县级州高邮州知州,不久还因迟误文报被免职,所以曾国藩也说没有得到福报。

据现存文献记载,曾国藩与魏源不仅没有见过面,而且从无书信来往,曾国藩称其为朋友,是因为读过魏源绝大部分著作并受其影响很大,完全称得上文友和书友。

曾国藩错怪了魏源

常家和葛家富贵之后为祖上寻觅吉地一事,是否真如曾国藩所说,笔者没有考证,但他说魏源成名之后,特意将祖上两代迁葬扬州,则与事实不符。

据魏源年谱记载,魏源父亲叫魏邦鲁,历任江苏嘉定、吴江、宜兴等地巡检和宝山水利主簿等职,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病逝于宝山(今属上海)。临终嘱咐:“如贫不能归邵阳,可家于江苏。”于是将灵柩暂时停放在苏州金姬墩(距虎丘两里地)。

此前魏源或在家乡,或在北京,或在江苏,此后定居江苏。

早在道光五年(1825)前后,魏家即在南京乌龙潭附近买房居住,自称湖干草堂,即如今龙蟠里的“小卷阿”故居。道光十五年(1835),因母亲“陈太恭人春秋高,思所以尽其欢”,魏源又“买园于扬州新城,甃石栽花,养鱼饲鹤,名曰‘絜园’”。

扬州是当时一线城市,能在这里购置花园洋房奉养母亲,是魏源经营票盐赚了钱。陈世镕《与魏默深书》专门提到了这一点:“中间接足下书一,萧梅生书一,刘子玉书一。梅生言:足下盐利大获,在扬州买宅,居然与富商等,子玉亦云。”

道光十二年(1832),两江总督陶澍在魏源等人协助下,首先在淮北盐区改行票盐制,大小商人只要向官府交纳一定盐税,官方便发给盐票,凭盐票可以自由买卖食盐。魏源大获盐利,莫非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所致?

金安清在《水窗春呓》中证实了这一点:“淮北改票之始,一年三运,利至倍蓰,其空手挂号者皆得巨资,遂改为验赀,集银至八百余万。而验赀之中又有以借银充数者。票贩中有五虎之目,魏默深(魏源)、范吾山(范玉琨)皆其一也。”

魏源

陈世镕提到的萧梅生,大名萧令裕,江苏淮安人,一生主要在淮安榷关、广州海关等机构担任文案工作。淮北盐纲变法时,因工于心计,综核有劳,按例得到盐运使经历,但尚未上任即去世。他是晚清著名思想家,也是魏源朋友,其著作对魏源启发影响很大。

《水窗春呓》作者之一金安清号眉生,浙江嘉善人,古道热肠,交友广泛,熟悉古今掌故及盐漕河务,官至两淮盐运使,与魏源同官日久并相识相知。咸丰六年(1856)魏源去西湖参加“湖舫延秋会”,就是金安清邀请的,第二年魏源在杭州病逝那天,只有金安清陪伴身边,后事也由金安清和魏源侄子魏彦共同处理。

道光十八年(1838)六月五日,魏源《致柘农(贺熙龄)信》稿之一,也承认自己经营票盐,开头获利甚丰,后因时间和精力不集中,又不懂经营,所以获利甚微甚至亏了本,最后与一位精明商人合伙经营,生意才像过山车一样再回巅峰:“承别纸俯询淮北票盐情形,此事试行一二载之初,原有倍利。其时源以不谙事之书生,又无将伯之助(将,请;伯,长者。此句意为没有请能人和内行协助),且游山相地之日分身,大半未能亲手经理,以致连年负累,几于身家荡尽。两岁以来,始觅一心计之友湖北徐君与之合办,一切交其握算。而源以身往来其间,始有把握。”

魏源有钱后,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前后葬父亲魏邦鲁于荆溪大贤山。

荆溪是宜兴古称,魏邦鲁生前曾在此工作并留下口碑:“嘉庆初,(魏邦鲁以巡检)分发江苏,历署嘉定诸翟司、吴江平望司,力行乡约,平争讼,课生童,皆著廉惠。在荆溪张诸(渚)司、海州惠泽司尤有名。”

魏源《邵阳金滩(潭)魏氏二修谱序》详细说明了安葬父亲经过:“吾先考宝山主簿公卒于任,贫不克归,遗命留窆(墓穴)。初无所择于何地也。越十年,而源卜地于阳羡(宜兴古称)山中,则张渚之民来言曰:昔魏公分司吾镇,有惠政,吾等已上其事于邑,载入《荆溪名宦志》矣。今闻魏公葬地未卜,曷彷(仿)朱邑啬夫葬桐乡故事乎?于是举其大贤山之吉地以赠以葬,是故见吴民之厚,而先考所以去乡之故,其可告无罪于祖宗矣。”

“朱邑啬夫”是说汉宣帝朝大司农朱邑年轻时做过地方基层官吏。朱邑是庐江舒人,在桐乡啬夫(汉代负责司法和赋税的基层官吏)任上,清正廉洁,爱民惠民,深受桐乡民众爱戴。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朱邑临终前却对儿子说:“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死后,家人遵嘱将其葬在桐乡西郊之外。

可见魏源父亲当年在宝山去世后,是因为家贫不能送回邵阳,十年后魏源手头宽裕了,又有张渚民众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才得以安葬在荆溪大贤山。

道光二十六年(1846)夏天,魏源母亲陈太恭人去世,灵柩也没有送回邵阳,而是两年后就近安葬在江苏句容县龙潭莲山。同年,魏源将父亲魏邦鲁迁葬到江苏上元县蛾眉岭。办妥父母葬事后,魏源觉得母亲墓旁有块地的风水好,就从湖南邵阳将祖母匡太恭人迁葬过来。

句容是镇江属县,上元是南京属县,后并入江宁县,两者均在江南,都不归江北的扬州府管辖。

魏母去世前,魏源在扬州府东台县做代理知县,母忧去官后,继续在扬州居住,一心一意修订《海国图志》。他将父亲从宜兴迁葬南京,将祖母从邵阳迁葬镇江,不排除有风水方面的考虑,但更可能是方便后代扫墓。

道光二十八年(1848)安葬母亲及迁葬父亲和祖母时,魏源在扬州居住,这是事实,但并未将祖上两代迁葬扬州,这也不假,曾国藩显然错怪了魏源。

可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曾国藩和魏源终身没有交往,有关对方的信息都是来自他人传播,传来传去难免变形走样。

风水宝地确实可遇不可求

其实,要说风水宝地,宜兴大贤山还真谈得上。魏邦鲁葬于此地三年后,魏源就幸运地考取进士并进入政界。此前二十多年,他虽多次进京参加会试,但都名落孙山,真是折腾得够呛。魏源是道光二年(1822)考取举人的。

然而,道光二十八年迁葬父亲和祖母后,魏家不仅没有喜事发生,而且咸丰三年(1853)三月魏源即被撤职。此后几年,他避世潜修,并于咸丰六年出游杭州,暂住僧舍,思想日趋消极。第二年三月初一日病逝杭州时,妻儿老小不在身边,死后也未能归骨。魏源之子魏耆后来写作《邵阳魏府君事略》时,说魏源“既卒,以生平爱杭州西湖,遂葬于南屏之方家峪”。那是自己安慰自己的话。

当年十月三十日魏源夫人严氏去世后,葬在江苏省句容县龙潭镇龙蟠山,与婆婆和祖母的墓地毗邻。葬在杭州的魏源,几年后却被毁墓,原因一直不明不白。同治三年(1864)左宗棠率湘军打下杭州后,捐资重新修葺。

曾国藩虽然错怪了魏源,但他说的“世之因地脉而获福荫者,其先必系贫贱之家,无心得之,至富贵成名之后,有心谋地,则难于获福矣”,与魏家事实倒是完全相符。可见风水宝地确实可遇不可求。

作者:眭达明

责任编辑:zN_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