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曹爽,怎么担当重责
2022-03-29 15:01:50 来源: 腾讯网

魏明帝临终,将曹爽指定为托孤大臣,曹爽很快掌握了魏国的大权,将另一个托孤大臣司马懿架空。不过,当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时,曹爽表现的手足无措,被司马懿一举拿下并族诛。有人认为曹爽就是一个草包,也有人认为曹爽曾经能把司马懿架空,说明他不是草包。那么,我们来说说,曹爽是怎样从一个干才成为一个蠢材的。

曹爽是一个内臣,忠心是第一位的。

魏明帝临终,原本指定的是五位托孤大臣,他们是大将军燕王曹宇,下面是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些人都是“诸夏侯曹”的后代,秦朗虽然不是,但他是曹操的养子。后来有了反复,最终的托孤大臣名单成了曹爽,司马懿,刘放和孙资。为什么会有反复呢?一说是燕王曹宇退让,刘放和孙资与夏侯献等不睦,害怕报复,所以建议魏明帝召司马懿来。一说是魏明帝自己有反复,问谁可以与司马懿想对应,孙资刘放说是曹爽。不管怎么说,有两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两份名单中都有曹爽,而且曹爽最终成为大将军。魏明帝临终托孤时有点儿很狼狈,但无论如何,这份名单还是他认可的。尤其是,进入这份名单的人,曹爽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只是司马懿。或者说,魏明帝好不容易把司马懿弄到了西北,完成了不让外姓人在中央掌军的布局,这下不等于是前功尽弃了吗?实际上,这不能说是魏明帝的被胁迫,相反,他很清楚地知道,老曹家进入第二、第三代,早已经是人才凋零,再回头看一看第一份名单,有一个有能力有名望的人吗?,所以,有司马懿这样的人还真不能不用。也可以设想,只要大将军一职还在老曹家手里,用一用司马懿的经验,大事上用他出出主意,又何尝不可呢?为什么两份名单当中都有曹爽呢?曹爽是武卫将军,这是最需要忠心的一个职位,又是老曹家的人,他的托孤重任是理所当然。至于能力问题,恐怕是顾不得考虑,至少是不会做优先考虑。这是那个时代的现实,不仅仅是那几天的问题。

曹爽是托孤之人中第一大臣

定下了这份名单,魏明帝将曹爽叫到寝室内,任命他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也就是确立了他第一执政大臣的地位。在不设丞相的情况下,大将军本身就是第一位的大臣,魏明帝还给了曹爽更多。比较一下刘备的那个托孤遗嘱,是不是除了没有让曹芳喊曹爽“仲父”,诸葛亮和李严的权力都加在了曹爽一个人身上?司马懿有这个权力待遇吗?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即便是召回了司马懿,魏明帝也不是放手,而是留了一手。

当然了,司马懿毕竟是三朝老臣,和曹芳的爷爷曹丕,曹爽的父亲曹真是一辈的人,曹爽给了他应有的尊重。司马懿也因为曹爽是“魏之肺腑”,也就是曹氏自家人而有意推让,两人的关系还算说得过去。但权力这个事情,并不会总是客客气气的,有时候它是有界限的,比如说人事任命。曹爽先是以皇帝的名义,将司马懿转为太傅,《三国志》说是丁谧给他出的主意,目的是巩固自己的权力。在这儿,曹爽并没有用多大的力气,司马懿也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原因就是这个第一和第二实在是差别太大。接下来的情况,曹爽把自己的几个弟弟都安排了内廷重要的文武职位,基本上把皇帝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往下,曹爽又启用了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把持尚书衙门关键岗位,进一步把司马懿架空。所以说是又启用了,是因为这些人在魏明帝时期就因为浮华被贬斥了。这些人又反过来只效忠曹爽,有公务也不向司马懿汇报,这样曹爽的权力就更加重了。当这些人要曹爽“立威名”提出来伐蜀时,司马懿“止之不能禁”。为什么不能禁,只能是权力的作用。对上,司马懿不能直接和皇帝对接,对下,尚书衙门所有的事情不再经过司马懿这儿,司马懿的实际权力不空还会有什么?

当然了,曹爽能让司马懿赋闲有一定的手段,比方说上面的一系列人事任命,毕竟这些人都不是司马懿的人。不过,要据此认为他多么的有手段有谋略则大可不必,因为他本来就排位第一,扳倒司马懿比司马懿扳倒他要容易的多。差别有多大呢?曹爽让司马懿靠边站那叫轻而易举,只需要借用一下皇帝的名义就成;司马懿扳倒曹爽,那叫政变,必须押上全家甚至全族性命来动用军队。再举一个李严和诸葛亮的例子。李严不想扳倒诸葛亮吗?不想的话他搞那么多阴谋干什么?但他费尽心思设套让诸葛亮撤军,又装模做样的替诸葛亮说好话,结果一点儿用都没有。反过来,诸葛亮把以往的事情在朝堂上一摆,李严立马就败下阵来。不要认为诸葛亮那个“相父”比曹爽高贵多少,和人家同是曹氏宗室相比差远了。曹爽是曹氏宗室吗?毫无疑问就是。魏明帝有诏书说曹真:“内不恃亲戚之宠”。史书说曹爽,“少以宗室谨重”,受到了魏明帝的亲爱。所以不管曹爽的爷爷是不是姓曹,到了他父亲曹真这儿就是老曹家宗室中人。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曹爽扳倒司马懿并不是他多么的有才能,真正起作用的可能只是权力的杠杆。而他所干的事情却是真草包加愚蠢。顺便多说一句,曹爽和司马懿之间不是是非对错的非此即彼,他们之间只是争权,没有更多。

丁飏等人想让曹爽立威,劝他伐蜀,曹爽答应了。这种毫无战役目的和行动规划的战争行动,只能是仓促上阵。当行动遇到困难时,曹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的预案和办法,连继续作战和赶紧撤兵自己都不能决断。就这样的人能不说是草包吗?高平陵之变前,桓范告诫过曹爽,兄弟不宜同时外出,说一旦有人关闭城门,你将怎样回到城里?曹爽说,谁敢这样做!那骄横和不可一世也是没有谁了。可真正到了政变之时,曹爽除了唉声叹气,什么作为也没有。这真要是一个草包放在那儿,点火能燃,风吹能动,可曹爽是什么也不做。司马懿的计划真的完美无缺吗?皇帝在曹爽手中,这是司马懿最大的软肋。司马懿开始为什么不直接要了曹爽的命?他反复派人劝说,开出只要交权就免其罪的优厚条件,只是因为皇帝不在他手里。且不说他曹爽为了皇帝的安全也应该让军队处于戒备状态,也不说一旦发生了意外情况应该马上调动自家掌握的军队,就是大司农桓范来到后,人家已经说明了利害关系,总该有所动作吧,曹爽就是什么也没有。

人们说曹爽是草包,主要就是指他在这两次大事中的表现。处在他那个位置的人,不见得凡是都去亲力亲为,但到了紧要关头,决断力则是必须要有的。很可惜,曹爽没有这样的能力,相反,他的奢侈生活,却已经越过了界,不但和皇帝一般无二,还直接取先帝才人,用太乐乐器,连他的亲弟弟都看不下去。

司马懿违反自己的承诺,将曹爽灭族,又将曹爽一党赶尽杀绝,的确是心黑手辣,开端了一个恶例,为此说司马氏得国不正,毫无政治道德都不为过,但这并不能证明曹爽就不是草包。至少,他一旦掌权就开始腐化堕落,则是一个十足的蠢材。其实今天说曹爽是有能力还是草包实在多余,高平陵之变中的当事人桓范,也就是曹爽的智囊已有定论,他说:“曹子丹那么有能力的一个人,怎么会生出这么一帮瘪犊子出来!”

责任编辑:zN_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