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二战后德国溃不成兵,苏联还是选择折兵三十万,强攻柏林,为何?
2022-03-29 08:37:18 来源: 腾讯网

引言

《论淮西事宜状》曰:“知国家必不与之持久,并力苦战,幸其一胜。”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尽全力与敌军战斗,最终获得胜利。古代尤其是国家未大统一的时候,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弱小的国家自然抵挡不住大国的攻打,但若是小国有足够好的计谋,并能全力以赴参与战斗,也未尝不能成功。

所以苦战一般都用在将输未输绝地反击的一方,强大的一方根本不用和这些国家拼命。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曾发生过不可思议的一幕,纳粹党德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强大的苏联还是集结强大的兵力朝纳粹党而去,他们准备强势攻破柏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者无疑是苏联,然而在战斗的过程中,苏联本身也死伤无数,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二战以后德国的败局已定,苏联为何还要牺牲30万士兵强攻柏林?

三十万人虽然不是多大的数字,但这可是三十万精兵,苏联是想从德国获得什么才会如此拼命呢?这一切还要从战争胜利过后战利品瓜分说起。二战的参战国家单位非常广泛,苏联在其中算是最为强大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虽苏联本身十分强大,但如果遇到英法等国联合,苏联肯定也捡不着什么便宜。所以在利益的诱惑之下,苏联只能强势对柏林发起攻击。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德国最为先进的设备。当时的西方世界已经进行过工业革命,科技的发展也进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单看德国在二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就知道他们的发展要比苏联先进,尤其是科技、生物、化学这些东西,抢占过来肯定能增强国力。

在当时,德国对苏联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所有的军事设备都搬上战场,但即便是这样,苏联的死伤也超过了千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苏联还是属于地广人稀的存在,死了如此多的人,便意味着他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将无人可用,如果苏联在攻打柏林的时候被他们抗过去,苏联的发展便也会面临严峻的问题。所以,在万般考虑之下,攻打柏林才是解决他们战后发展问题的最佳选择。然而,苏联士兵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退让,血的挥洒和生命的逝去最终换来了苏联的胜利。

对于苏联攻打柏林的选择,其实现在仍有很多人表示不认可,他们其实也可以像美国一样把德国土地上的科学家带回本国促进科技发展,但他们为什么没有呢?有一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苏联要掐断德国所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当时的德国虽然已经呈现出败局,但他们在首都柏林仍旧布下重兵,防止敌人来犯。可以说,如果反法西斯队伍就此停下,等德国投降,无疑会将战线拉长,且并不排除当时的德国有想要卷土重来的想法。

虽为了战争,诸多国家签下了共同抗战反击法西斯的和平条约,世界各国也结为同盟国,但这一致纸条约的约束力并不是很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盟也只是表面功夫。像当时约好要消灭纳粹党,英国美国不会对德国赶尽杀绝,而苏联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国家是在战斗下成长起来了,所以他们所经受的战乱之苦要比这些国家更多选择消灭德国纯粹是为了避免战乱之苦,这一点从他们阅兵开始就已经坚定决心。

当时的苏联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但为显现出强大的实力,用以震慑别的国家,他们也不得不出战。当时的社会环境,苏联已然十分强大,如果让他们获得了德国的资源,其国力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这不是英国美国希望看到的,然而,在看到苏联竟然还有这么强大的实力时,他们便只能对苏联更加忌惮,同时也更加抵触苏联,这在之后的冷战便可以看出,虽没有真正开战,但国与国之间的剑拔弩张却是肉眼可见的。

和平是苏联迫切渴求的,但如果让德国有卷土重来的实力,苏联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所以为绝后患他们也要彻底击败德国,虽然这次他们损失了三十万士兵,但他们彻底打击了德国,击溃了他们卷土重来的心思,这在苏联看来是十分有价值的。

结语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我们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也显得和平尤为珍贵。

参考资料:《论淮西事宜状》

责任编辑:zN_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