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究竟有多难
2022-03-28 22:45:10 来源: 腾讯网

都说科举考试特别难,具体有多难呢?今天就带大家领略一下。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个渠道,也是许多平民百姓想要跃升阶级和改变命运的一个跳板。

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官职是可以世袭的,这样一来,普通人几乎就没有为官的机会。

隋朝的到来,科举制度产生在杨坚父子朝。此时,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科举制度,从隋朝出现,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完善,直到清朝被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他给底层阶级的读书人带来了希望,在中国古代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但同时他也被许多人所诟病,其中不乏数落考试的难度。

有的人考一次,落第一次,终其一生都没能顺利通过各科考试,散尽钱财,耗费全部精力都未能如愿。

科举考试,流程较为复杂。一个人从读书起被称为童生,需要参加童试,成为秀才,接着参加科试,选拔出成绩优秀的秀才,然后参加乡试,通过了乡试则成为举人,举人接着参加会试,上榜的人成为贡士,贡士再次参加殿试,中榜者成为进士,这才有参加官员选举的资格,最后参加政府举办的官员选拔,最后才有踏入仕途的机会。

一个人从读书起,到考中举人,如果顺利通过,至少也得十多年的时间,如果不顺利,那么科考之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读书人能顺利通过各级考试,他请老师教学,自己参加考试的各种费用加起来得有一千两白银之多。

当然,如果不能顺利通过,那花在学习和考试的费用还要多得多。如果家里条件一般,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同时,科举考试的科目繁多,范围广,需要读书人熟读试帖诗、八股文、经论、律赋,以及其他经典史书、文学书籍。

正如白居易所说的他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读书的苦,口舌生疮,不舍昼夜的苦读,头晕眼花,以至于整个人未老先衰,道出了古时为考功名的读书之苦。

在古代,去参加考试,也是一个大难题,交通不便,路途危险。童试和科试基本在县里参加,乡试则要到省会,如果有幸参加会试和殿试,那就要去到京城参加考试。

为了到京城参加考试,有的读书人得提前半年或是一年就要出发前往,对于偏远地区的读书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需要一大笔的花费。唐朝时期,湖北荆州举子刘蜕进京赶考,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筹集赶考的经费,往返一共花费了半年的时间。

如果家里条件一般,不能顺利通过,那花在读书考试上的钱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读书人到京城参加考试的地方,叫号舍,三面围墙,一面敞开,仅仅有一肩宽,刚好能坐下一个人,考生写作、休息、吃饭全都在这里完成,考试期间终日禁锢其中。

考试的过程中也有许多悲惨的事件发生。光绪二十八年,福建乡试,考生中暑生病,第一场考试结束就有四人死在了考场,第二场考试三个人病死在号舍。

咸丰年间,浙江乡试,有考生考场发疯,后死于寓所。光绪十一年,浙江乡试的第二场考试,有一名考生用小刀在自己的腹部猛划十几下。

光绪二十八年,浙江乡试,一位考生死于蛇咬,一位考生死于竹签自刺,一位考生自碎睾丸而死。这得有多么大的压力和痛苦,让考生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也许正是经历了科举考试之苦,四十六岁中举后的唐代诗人孟郊才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才有范进中举后极度高兴而发疯。

科举考试之难,所以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五十岁考中进士的人已经很少了。

也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能及第。如唐宋八大家里的苏洵。唐朝的曹松,71岁还参加考试,朝廷念其老,特地让他进士及第。清朝的黄章,99岁还参加了广东省的乡试。道光五年,102岁的陆云从参加乡试,103岁时又到京城参加会试,被特别恩准免考。

科举考试之难,所以每次放榜,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通过考试进入仕途,也是许多读书人的梦想,即使再难也有许多人去努力争取,毕竟有了梦想,也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zN_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