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三国那些恃才花样作死的“名嘴”们,曹操却放过了最恨的那位
2022-03-28 17:04:37 来源: 腾讯网

大家好!我是子龙读史,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和你分享人物故事和历史干货。

三国人才辈出,曹操帐下伶牙俐齿、巧舌如簧的辩才更是不在少数。在三国,有人谨言慎行,有人雄辩滔滔,有人靠一心一意辅佐为业,

有人却靠喷人出圈

。那些恃才花样作死的“名嘴”们后来怎么样了?当恃才傲物的名士名士们,遇上了曹操这个“大聪明”收割机,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反应?

下面这几位都是在曹操面前花样作死的典范,但是最后一位侮辱曹操最狠,曹操却把他放过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孔融

1.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小时候嘴就很毒辣。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子,以四岁“让梨”名闻天下,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传为美谈。根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参加李膺的家庭宴会。那时李膺名气很大,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乡里有名望的人。孔融到了后对看门的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就这样进去了。李膺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先祖孔子曾经拜您的先祖老子为师,我们两家世代通好啊。""李膺和宾客们大为惊讶,啧啧称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讲给他听,陈韪不屑地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孔融马上说:""那你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一句话怼得陈韪哑口无言。李膺听了哈哈大笑,说孔融长大后一定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孔融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从此更加洋洋得意了,经常卖弄口才,把别人驳得哑口无言,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孔融让梨

2.曹操发布禁酒令,孔融大加讽刺。

长大后的孔融,一点也没有收敛,反而更加伶牙俐齿。曹操为了整顿军纪,发布了禁酒令。孔融得知后,说:“天上有酒旗之星,地下有酒泉之郡,人人都有喝酒的自由,大圣人尧正是喝了千钟的酒,才成为了圣人。商纣王和夏桀都是因美色亡国的,那按照曹操禁酒的道理,是不是可以直接禁止人们结婚了?。”曹操听了脸上虽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但是心里已经很不爽了。

3.和祢衡商业互吹。

孔融和祢衡两人关系要好,言论放荡,两人经常商业互夸。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

祢衡称赞孔融是“仲尼再世”,孔融则赞许祢衡是“颜渊复生”。

夸完双方都很满意。

4.在使者面前喷曹操。

孔融因议论禁酒的事被降了职,但他经常宴请宾客,反而喝得更起劲儿。有一次孙权的使者来了,

可能是喝多了点,孔融开始口无遮拦,当着使者的面又开始诽谤起曹操来,说曹操长曹操短,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于是这一回孔融直接被抓了起来,判了一个“弃市”的罪

,即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在将尸体扔在大街示众。连自己两个年仅八岁的小孩都受到牵连。曹操历数孔融的罪状是:不修边幅,不遵守朝廷礼仪,行为唐突,头巾都不戴,不成体统。这个人违反人伦天道,就算是弃市之刑,也是轻判了。可以说,孔融这是因言获罪的典型,不光自己受到最严厉的酷刑,还被斩草除根,可见曹操对他有多么地痛恨。

是的,孔融从小一切都太顺利了,伶牙俐齿,聪明过人,又在众人的赞美声中长大,愈加得意,逢人雄辩滔滔,目中无人。

直到他遇上曹操这个“名嘴”收割机,就直接被整熄火了。

哪怕你四岁让过梨,哪怕你是仲尼二十世孙,拉出去砍了。

二、杨修

杨修尤其喜欢在曹操面前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1.猜字谜碾压曹操。

有一回看见一个碑文上写着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两人一对答案,字谜正是“绝妙好辞”,曹操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杨修听了得意极了,心里美滋滋的,瞧,曹操厉害吧,厉害又怎样,论才华还不是差了我杨修三十里。

2.一合酥。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有一天,塞北送来了一盒酥饼给曹操,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将之放置于案头。杨修看到这一盒酥后,就和众人一起分食了,曹操问其故,杨修答:“丞相您都说了叫我们一人一口酥,这还不赶紧吃了嘛。”操哑然失笑,这时他心里已是很厌恶杨修这种自作聪明的行为了。

3.门里加“活”。

杨修担任曹操的主簿,有一次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差不多快修好了,赶上曹操来视察,看完之后,曹操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重建。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4.“鸡肋”害死杨修。

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凭借天险拒守,曹操久攻不下,进退两难。正好手下来请示当晚的口令,曹操便传口令“鸡肋”。杨修一听便收拾自己的行李,夏侯惇奇怪地问他:“没有军令啊,你怎么知道要出发了?”杨修说:“鸡肋这种东西,不吃扔了可惜,可吃起来又没什么可吃的,这是指的汉中,所以知道大王要回军了。”曹操听了,实在忍无可忍,你一个小小主簿竟然插手军务军令,一边扰乱军心,一边沽名钓誉卖弄自己的小聪明,直接把杨修砍了。

杨修之死

三、崔琰

崔琰,在朝中很有名望,经常给曹操推荐人才。后来崔琰因为推荐杨训的事被罚作了劳役犯。曹操让人去看他,只见崔琰天天大会宾客,门庭若市,跟人说话也是直勾勾地看着别人,好像很愤怒一般,曹操认为崔琰是在跟他硬正面,不服气,于是就把崔琰赐死了。

四、娄圭

娄圭因“腹谤”而死。曹操平定了北方,有一次曹操带着儿子们出游,娄圭也跟着出游,他对左右说:

“这家的父子,现如今就只会玩乐了。”

有人就去告发娄圭,曹操认为这是有意“腹谤”自己,把娄圭抓起来杀了。

五、许攸

许攸的谋略不差,小时候和曹操袁绍是玩伴,关系处得很好。

适逢官渡之战,许攸从袁绍处投奔了曹操,并献上了一计,曹操得以火烧乌巢,以少胜多,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一举统一了北方。许攸经常拿这件事说事,还

喊着曹操的小名

说:

“阿瞒,要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

曹操只能嘴上说:“是是是,都是你的功劳。”

许攸

又有一次,许攸从邺城的东门走出来,对左右人说:

“这老曹家要不是我,今天还出入不了这个城门呢。”

有人就去告发许攸,曹操就把许攸抓起来处死了。演义里情节是,许攸正说得得意,曹操私人保镖许褚一刀结果了许攸。

六、祢衡

祢衡性格好像和三国格格不入,真是名士中的极品。但是奇怪的是,祢衡侮辱曹操最厉害,曹操却把他放了。

1.出场便得罪所有人。

祢衡有多狂妄,

一出场就得罪完了曹魏集团所有人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2.整个三国祢衡只稍微看得上孔融和杨修。

即便是孔融和杨修这两个要好的朋友,祢衡也是嘴下不留情:“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

其余的人平平庸庸,不值得提。""孔融是他祢衡的大儿子,杨修是他小儿子,除了这个两个儿子,别人都看不上。祢衡这么说,孔融反而非常喜欢他的才华。

3.击鼓骂曹。

有一次,曹操大宴宾客,想要借机侮辱祢衡,就让祢衡击鼓。于是,祢衡一丝不挂地开始击鼓,并当众把曹操喷了体无完肤,场面甚是尴尬。

曹操说:""

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这个人一向有虚名,杀了他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人

,现在把他送给刘表。”于是,祢衡竟死里逃生,躲过一劫。祢衡到了刘表那里又开启了喷子模式,经常把刘表气得七窍生烟,刘表知道黄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就把祢衡送到黄祖那里,没多久,凭着一身的作死本领,祢衡直接被黄祖砍了。

狂妄归狂妄,从祢衡写的《鹦鹉赋》可以看出他还是有才华的。但是他这样的人,只能说是三国里花样作死的典范,所谓过犹不及,走到哪里都要喷人的人,悲剧结局是注定的,从他写《鹦鹉赋》内容可以看出,似乎他自己早就预见到这个结局了。

责任编辑:zN_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