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老曹讲古”|邓鲁始筑连州城
2022-03-26 20:23:36 来源: 腾讯网

连 州 新 视 界

搜索

邓鲁始筑连州城

连州有一个古老的村子叫“韶陂”。韶陂村原名叫“官碑”,后来又改名为“烧碑”,最后又改称为“韶陂”。韶陂村为何几易其名?据说源于第一任连州本土太守邓鲁的传说。

据说南北朝时的永初元年(约公元420年),有一位名叫邓思露的人,携着妻子来到小桂阳(现连州)。他看见西岸河畔连绵的群山组成了凤凰展翅之势,在凤凰展翅的羽翼之下,有一处周围石峰林立,有如八仙列座的地方。邓思露认为这是一处卧龙藏虎的风水宝地,于是便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房打井,安家落户了。邓思露还为村子起了个非常气派的名字——官碑。

不久,邓思露儿子邓鲁在官碑降生。邓鲁自幼聪颖,有悟性。邓思露非常喜欢这个儿子。邓鲁才四岁时,邓思露应募带兵上战场,离别之时邓思露把儿子叫到身边说:“我就要远离家乡了,何时归来,了了无期,你在家中要孝顺母亲”。四岁的小邓鲁听了,泪如雨下,拜礼诀别有如成年人。

元嘉五年(公元430年)的一天,有两个和尚抬着一副棺材来到官碑。他们找到邓鲁母子,告诉邓鲁:父亲邓思露在一场战斗中阵亡了。邓鲁母子听罢,悲痛之声震天动地。和尚要他们母子止哀,嘱咐他们要把邓思露的尸骸葬于村后的雷公岭。还特别交代邓鲁母子:雷公岭上有三十六堆墓冢,一定要把邓思露的尸骸葬于中央那一冢。下葬的时间是要等到墓穴上种的竹成竿,木成林,方可入葬。

和尚走后,邓鲁母亲终日对着邓思露的棺材唉声痛哭,不吃不睡,身子一天天瘦弱。邓鲁为安慰母亲,便邀请了乡亲邻里将父亲的棺材提前出葬。出殡之时,邓鲁痛哭疾切,闻者尽伤。惊奇的是,就在棺椁入葬时,坟墓内突然火光四起,满天红云。熊熊的坟火不但烧毁邓思露的棺椁,还将村旁竖立着的官碑也烧成了粉末。此后,远近百里的人都将官碑改称为“烧碑”。

再说小邓鲁寒窗苦读,稍长还考取了州学的秀才。后来因为邓鲁孝顺母亲,还被荐举为孝廉。在古代,孝廉便可以做官了。邓鲁最初在连州郡做小吏。当时正值国家战乱时期,南朝国家馆阁文帙遭火,烧毁了很多典籍。朝廷诏各州郡征集民间所藏之书,连州郡守便派遣邓鲁将征集到的文献典籍献给朝廷。邓鲁到了朝廷,在皇帝面前对答如流。宋帝十分高兴,赏赐给邓鲁许多的钱币彩缎。

不久,连州郡正好太守缺员,宋帝便下诏立即让邓鲁上任连州太守之职。

邓鲁到连州上任后,觉得“烧陂”之名不雅,于是又将烧陂改为“韶陂”。

邓鲁本来生性敏悟,现在领职还郡,更是勤政为民。他在连州太守任上,认真审理每一个案件,从来没有出现过冤案错案,他为老百姓做了非常多的好事。最能让他流芳千古的好事,就是亲自规划、组织、修筑了连州城。

连州虽然建州多年,但在邓鲁修建连州城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州城。邓鲁回到连州任刺史之后,便筹划建一座城池。他将在京城见到的城池画成图形:城有城墙,外有濠沟桥梁,城内闾里巷道,共有九街十八巷等等。由于邓鲁筹划周密,经营有方,连州城建工程丝毫没有增加百姓的负担。连州城建成之日,全城百姓奔走相告,锣鼓喧天、舞龙舞狮,兴高采烈地来庆祝连州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了纪念邓鲁,修筑连州城,造福连州人民,老百姓自发为邓鲁修建了庙宇来纪念他。

邓鲁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司徒。邓氏家族兴旺发达,人口众多,已然成为了连州的一个名门望族。现在连州邓氏,多称自己为“邓司徒”的后裔。

为了纪念祖德、光宗耀祖,邓氏族人还将邓鲁从朝廷受封,衣锦还乡之日:正月二十,当作节日来过,称为“祀封”节。因为这一天是邓氏家族最大的荣耀,邓氏族人杀猪宰牛、放炮仗,以最隆重的礼仪来庆祝邓鲁的受封和荣归。

这正是:筑廓建城千秋业,太守为民百代功。欲知连州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责任编辑:zN_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