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好战而不善战,为构建缓冲区,苏联损失50万大军惨胜欧洲一弱国
2022-03-26 16:42:10 来源: 腾讯网

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东部的芬兰,濒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达11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沙俄垂涎三尺的对象。早在1808年,芬兰就被沙皇俄国所征服,成为沙俄的附庸国,所幸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芬兰才得以独立。

但独立后的芬兰可不想跟着苏联走,转头投入西方的怀抱,这可就引起了苏联的不满。由于继承了沙俄的土地观和安全观,苏联认为芬兰有可能成为外部敌人的跳板,所以为了苏联的安全,芬兰必须做出牺牲,苏联要求芬兰给予他们驻军的权利。这种无理的要求,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能轻易答应。

于是,1939年11月30日,苏联派兵入侵芬兰,苏芬战争正式爆发。

一、强弱对比悬殊

强弱是相对的,在1.3亿人口,60万常备军,数百万后备兵员,上千架战机的苏联面前,只有350万人口,常备军仅3万人,即使动员后,兵力也就20万人的芬兰,是毫无疑问的弱国。战前的苏联稍稍一动员,参战的总兵力就达到了154万人,坦克2510辆,火炮2000门,飞机670架,一副钢铁洪流的架势,苏军计划从南、中、北三线出击,形成钳形攻势,以人海战术碾碎芬兰的防线。

在这种局势下,号称“战斗民族”的苏军上下都十分乐观,就连斯大林也相信芬兰撑不过16天。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芬兰是怎么撑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呢?

二、芬兰誓死不投降

即使苏军猛烈攻势,人数众多,火力汹涌,但芬兰人从未屈服,一位芬兰士兵如此说道:“入侵的苏联人如此之多,我们的国家却如此之小,我们到哪里找那么多的地方将他们全部埋葬?”

此时,苏芬战争开始的阶段正好是芬兰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芬兰境内被冰雪覆盖,苏军后勤却没有准备雪橇和雪地伪装服,甚至没有足够的御寒衣服,加之苏军中有大量的新兵蛋子,芬兰地形高低不平,易守难攻,而自负的苏军指挥官可不考虑这么多,只知道一味的猛攻,用人海战术去对付更加适应环境的芬兰人。

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擅长狩猎的芬兰士兵如同雪原上的猎人,用精准的枪法,造成了苏军大量的伤亡。著名的狙击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正是在这场战争一鸣惊人,他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用芬兰版的莫辛纳甘步枪射杀了542名苏军(生涯总狙杀705人),一举成为世界上杀敌最多的狙击手。

三、苏联惨重代价拿下胜利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只有20万军队的芬兰陷入了兵源枯竭、弹尽粮绝的地步,芬兰也知道战争很难取得胜利,明智的芬军元帅曼纳海姆主张尽可能的给苏军造成更多的伤亡,以换取谈判桌上的筹码。但是,实力悬殊实在太大,苏联军队的士兵数量甚至比芬兰士兵手中的枪弹还多。

芬兰机枪手们手中的马克沁机枪枪管一次次在寒冬中变得滚烫,苏军的尸体堆积如山,却仍然无力改变结局,即使拼死抵抗,也挡不住苏军数量的优势。

最终,芬兰不得已忍辱求和,签订了《莫斯科和平条约》,向苏联割让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虽然战败,但是侵略者苏联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部队伤亡近50万人,战败者芬兰失去了一部分领土,但仍然保持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国际名声得到极大提升。由此可见,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民族捍卫祖国的决心。

责任编辑:zN_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