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曹操给曹丕留下王位也留下大麻烦
2022-03-26 15:03:25 来源: 腾讯网

经过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反复测试较量,曹操终于决定将曹丕确立为魏王继承人。不过,曹操在给曹丕留下王位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大麻烦,这个大麻烦就是曹植。

曹丕是在建安二十二年被确立为太子,但曹操似乎并没有就此放弃曹植,起码他没有让这个儿子放弃幻想。这一年,曹操为曹植增邑五千户,总计达到一万户。紧接着就发生了那个著名的司马门事件。发生这样的事,难道真是曹植喝醉了酒吗?(史书没有说醉酒一事)。喝醉酒的人,有说自己是玉皇大帝派来的,有说自己是当今皇帝的吗?这就是说,醉酒之人也是知道最高禁忌的。曹植弄这一处,是不是因为曹操的“不死心”,而他还真把自己当做是魏王太子?否则,他又怎么能去触犯这种灭家之罪?因为这件事,曹植受宠程度大不如前,但事情远没有结束。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困樊城的曹仁,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代理征虏将军,想让他带兵南征。这件事最终没有成行,但曹操仍然没有放弃使用曹植却是再明显不过了。

或许,曹操是在想怎样安排这个最中意的儿子,却不想,身后事是他管不了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为反而更加给继位的儿子增添了麻烦。曹操去世于洛阳,临终召儿子曹彰,还没有等到曹彰来到,就去世了。曹彰到达后对曹植说:“先王所以召我回来,是想立你为王。”只因曹植没有答应而作罢。这儿不说曹彰、曹植是怎么想的,只是说,这个是非变故却是曹操有意无意留下来的。

曹植没有答应曹彰,你可以认为曹植没有野心,但曹丕却不得不防着曹植。曹操可以为曹丕除掉杨修,曹丕也可以杀了丁仪兄弟,但他却不能杀了曹植。曹丕为什么最终没有杀了曹植呢?这当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太后。汉朝以来强调以孝治天下,皇帝要做天下的榜样,当然要带头孝敬太后。而对于曹丕来说还有一个原因,他是以王后的命令登上王位的。曹操去世是在洛阳,当时曹丕在邺城,曹植也在洛阳,曹彰又被曹操召到洛阳,假如有人要弄点儿动静出来,曹丕还真的很难办。就是在这个时候,魏国尚书陈矫建议曹丕,不须据于常理,一定等着那个先王的诏命,应该即刻继位。陈矫以为,先王在都城之外去世,天下惶恐担忧。又何况先王最爱的儿子就在那儿,一旦有变,则社稷就危险了。不过,虽然理是这么一个理,总不能让曹丕说,我就是魏王了吧?于是陈矫又出了个主意,以王后的命令让曹丕继位。

这个主意让曹丕登基免除了尴尬,显得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但也多多少留下了一定的副作用。其一是对曹植又是贬又是迁的,终究是没有杀他,原因只在于太后。即便是“有司请治罪”,也因为“太后故”没有下手。其二是后世动不动就以太后的名义搞政变,比如说高平陵之变。

曹丕曾经笑话刘备不懂军事,而他一生却不敢打一场举国之仗,究其原因就是曹操留给他的这个麻烦。其实,曹丕对吴用兵有一次最好的机会,那就是吴蜀夷陵之战时期。当初的形势,因为东吴偷袭江陵杀了关羽,两家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刘备铁了心要打,无论是从这儿荆州进军恢复汉室最为直接,还是必须为关羽报仇避免让将士寒心刘备都必须要打这一仗。孙权知道刘备一定不会讲和,所以他在前一年就派遣使者向魏国称臣。魏国自己在分析形势时也得出结论,孙刘两家这一仗不可避免。天下明眼人都得出一致的结论,孙刘两家必有一战,曹丕却无动于衷。可能有人要说,孙权早有准备,或者说他可以随时和刘备讲和,但必须知道一点,曹丕动手,孙权和刘备讲和的自保之计一定是让出荆州南郡。可惜是曹丕没有动手。是真的因为孙权称臣之举吗?就在打败了夷陵之战的半年后,孙权西边和刘备讲和,北边和曹丕绝交。恐怕曹丕不会一点都预料不到吧!曹丕为什么不在荆州动手呢?那就是一旦不胜,他就有可能被动,也就是帝位的动摇。

曹丕不想打仗,但并不是不动用军队,当皇帝短短几年,多次的东巡,“幸谯”、“幸寿春”、“幸广陵”、“临江观兵”动辄“戍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哪一次都是大军浩浩荡荡。这种事情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大军行动无非是耀武扬威,不敢真打就是害怕万一失利。尤其是广陵,死前两年连续去了两次。关羽攻打樊城,造成了许都震动;孙权一生孜孜以求攻打合肥,都说明这两地才是魏、吴必争之地。同时也说明,广陵没有以上两地那么重要。得以上两地可以顺流而下取吴都建业,取广陵要逆流仰攻建业吗?曹魏那点儿水军真的能在长江最宽阔的水域和吴军一战吗?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广陵这儿其实不关全局,所以进攻的不想真打,防守的也不用倾尽全力,双方只要有默契就好。

这就是曹丕,他的心事不在吴国,也不在蜀国,而是在自己家里。所以孙权称臣他给封王加九锡,不送人质前来也不追究;黄权来降他给封县侯,比对自家兄弟都要宽厚得很。实在是,吴蜀两家并没有给曹丕多大的压力,反过来孙权的称臣和黄权的投降还给了他一个很大的脸面,倒是他老爹曹操给他留下的这个大麻烦曹植,却让他始终都放心不下。

责任编辑:zN_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