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抗联将领王明贵名气不大,却让东北日军敬畏,居然和朱可夫并列
2022-03-25 10:39:53 来源: 腾讯网

如果问你,东北日伪军最为畏惧的抗联将领是谁?恐怕很多人脑中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或李兆麟等。

其实,与这些大名鼎鼎的抗联英雄相比,开国少将王明贵的名气要小得多,但他的确确是最让日伪军感到恐惧的抗联将领。笔者查阅日方的有关资料时,不只一次看到过日军称这位日后担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原抗联第三支队支队长为“狞猛”和“千军万马中纵横”(《啊,满洲》满洲回顾集刊行会,1965年),足见对这员抗联战将的敬畏。

开国少将王明贵

(一)千军万马困不住!25人绝地反杀,日军指挥官一个不少全部被毙

王明贵作战骁勇、一往无前,这不仅是日本人,也是当时抗联所公认的。1942年2月初,日本关东军集结2万余兵力组成讨伐队(注意,这里面没有伪军,全都是日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王明贵率领的抗联三支队进行大规模“围剿”。当时,三支队正在休整,王明贵带着几名官兵前出侦察地形。没想到,他们刚往南走出不到2里地,就发现漫山遍野的日军利用天降大雪的机会,身着白色伪装服,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库楚河东西两个制高点,从东、南、西三面将三支队包围。

由于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又专门调来一批神射手,三支队仓促迎敌十分被动,伤亡较大。尽管当时部队从苏联得到了一批苏制冲锋枪、轻机枪和迫击炮,但在敌人优势兵力和强大火力的打击下,经过一天激战,官兵牺牲20余人、重伤20余人。王明贵见形势危急,自己率25人留下掩护,其余官兵带重伤员撤往苏联养伤。

王明贵等人翻身上马,利用夜色且战且走,一路向黑龙江边奔去。日军紧跟在后,将他们团团围住。这时,天微微泛白。王明贵招呼大家下马,隐蔽在低洼处观察。这时,有个眼尖战士小声告诉他,日本兵没有骑马,都是步兵。王明贵当机立断,所有人上马,跟我冲!只见突然间喊杀声四起,王明贵等25人发起了决死突击,飞马向日军指挥部杀来。日军没料到已被包围的三支队竟然敢来这一手,顿时被打得落花流水。况且在平地上,步兵与骑兵近战几乎就是自找死路,加上王明贵等人拿的都是装着71发大弹鼓、打子弹如泼水般的波波沙冲锋枪,一时间日军被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抗联将士在冰天雪地中阻击日军

最后,王明贵等25骑有13人战死,11人突围撤入苏联,其中还包括5名伤员。而日军包括讨伐队队长锹田德次郎、副队长井泽寿一等指挥官一个不少,全部被击毙。

经此一战,日军被王明贵打出了“后遗症”,日军战史中记载:“满洲荒山中贼军已极少,但所剩者如王明贵部乃是千军万马中纵横的强者,其存在令冬季兴安岭的可怖为之倍增。”(《满铁林务区的足迹——大兴安岭》)

(二)智勇双全,围城打援占克山,日军将王明贵和朱可夫并列记载

王明贵不仅勇猛,还善于用谋,可谓智勇双全。要说最能体现其智谋的一仗,非攻取克山县一役莫属。

1940年9月,抗联进入最艰苦的一段时期。当时,由于遭到敌疯狂进攻,且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抗联各部减员严重,大部退入苏联。此时,王明贵正率三支队在松嫩平原活动。听闻日军大举围攻兄弟部队,他气不打一处来,决心来一场大战,好好杀杀日本人的威风。

王明贵选择攻取克山县作为战役目标,克山是日军当时在东北重点经营的一座县城,有“铁打的满洲国,模范的克山县”之称。尽管日军守卫严密,但此时日苏关系因诺门坎冲突变得十分紧张,所以周边日军主力主要布防在城西,以盯住西边的苏蒙军。睿智的王明贵以天黑为掩护,把部队(三支队加部分九支队官兵,以王为攻城总指挥)悄悄运动到克山县城东,黎明时分突然发起进攻。

日伪军猝不及防,仓促抵抗一阵就四散逃命。城西日军急忙乘汽车赶来增援,结果半路轧上了地雷。日军好不容易驶出雷区,又遭到了炮击——这可是王明贵等人千辛万苦从苏联弄来的45毫米反坦克炮。结果这股子日军援兵连克山县城的影子都没看到,就稀里糊涂去见天照大神去了。

关东军

一般而言,我军“围城打援”都有一个侧重,要么以围城为诱饵诱敌增援,重点打援兵;要么以打援为辅,重点是攻城。王明贵这下可不得了,城攻了,援也打了,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揍得敌人毫无脾气。抗联此役歼敌800余人,俘虏伪宪兵警察300人,缴获长短枪千余支、炮4门、子弹60余万发。平原之上重兵设防的县城都被打了下来,日军心中之惶恐可想而知。

震惊之余,他们居然把王明贵和朱可夫并列(《满洲警察小史》)。想想这也合情合理:朱可夫在诺门坎打得日军满地找牙,王明贵攻克山让日军心惊胆战,他二人并列似乎没什么不合适的。

(三)以仁服人,被日本人称为“仁将”

老将军晚年曾在回忆录里写道,后辈们总是问他,抗联当年多艰苦?大家日子过得有多难?每当被问及这些问题时,老将军总是很无奈地说:“整天挨饿受冻的,谁还打仗!”

说来可能有人不信,抗联官兵的日子除了艰苦卓绝,也有特殊的时候。王明贵就说:“那时候日本人吃啥,我们吃啥,他们仓库里有的,我们仓库里都有。东北这块地方,除了老虎,咱什么没吃过?”(《中国不会亡》)

想想也是,王将军一生与日军大小六十余战,几乎是只占便宜不吃亏。就说克山那一仗,一次拿下一个县城,吃的用的得缴获多少?如果没有这些物资,抗联又是如何发展队伍、扩大战线的呢?

讲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抗联还有一位和王明贵一样有勇有谋、同样也是“除了老虎,都吃过”的将领,他就是原抗联第11军军长祁致中。

1933年,祁致中领导了著名的金矿暴动,成立了代号为“明山队”的抗日义勇军。1935年,祁致中加入组织,所部1500余人被改编为抗联第11军,他本人任军长。在1939年前后,尽管抗联的斗争形势日趋恶化,但祁致中率第11军却打得有声有色,先后攻克富锦、宝清、同江等地。他在根据地里开采金矿(祁本身就是金矿工人出身),不仅吃穿有保障,还从苏联秘密购入机床、发电机、焊接器等设备建立兵工厂,能够生产包括冲锋枪、迫击炮、手榴弹在内的各种武器。

第11军作战,也常常以大炮开路,密集的炮火时时打得日军抬不起头来。第11军战绩出色,跟装备好、保障到位恐怕不无关系。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屡立奇功的军长,却不幸于1939年7月牺牲,年仅26岁,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

言归正传,再说王明贵。1945年8月,苏军进入东北,日本关东军覆没,东北境内的日本军政人员家属和日桥,瞬间就成为了没人管的难民,被乱兵裹挟着一路南下逃难。到了当年冬天,因为饥寒交迫,加之路上又屡遭土匪洗劫,而这群日民又多为老弱妇孺(年轻力壮都被征发入伍),故而死者甚众,光是饿死的就有5000多人。

11月底,大约2000多日民逃难到了齐齐哈尔。因继续南下的道路已被苏军切断,他们只能滞留在此。由于冻饿交加,他们不得不向当地求助。当时,苏军军纪不佳,日民中的一些年轻姑娘甚至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以换取粮食和衣服,但没想到,接待他们的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八路军副司令员”。

这位八路军将领看到日民惨状,不禁叹了口气,用日语说:“老人和妇女有什么罪过?孩子就更可怜了!”说完让人立即调拨来一批粮食,还有600多件棉服发给了他们。就是这批粮食和棉服,救了这群日民的命。后来这些回到国内的日本人在想起当年的事情时,早已记不清那位“八路军副司令员”的身份了,只是一个劲儿地说:“仁将!仁将!”(《啊,满洲》)

这位“仁将”是谁呢?就是王明贵。要知道,王将军不但精通日语,俄语也说得很好。如果不当兵,想必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人才。

很难想象,这位和日军作战不要命、歼敌无数的沙场悍将,在面对敌国的国民、敌军的眷属时,竟会说:“老人和妇女有什么罪过?孩子就更可怜了!”如此让人动容的话,就是中国武道中的“仁者无敌”吧!

参考资料:

萨苏《中国不会亡》

萨苏《最漫长的抵抗》

(日)满洲回顾集刊行会《啊,满洲》

加藤丰隆《满洲警察小史》

冯仲云《祁老虎》

责任编辑:zN_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