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杨延昭:身在乱世、活在传奇
2022-03-25 09:19:49 来源: 腾讯网

萧太后、辽圣宗再次亲率军侵宋,杨延昭与杨嗣等会师遂城,傅潜握重兵停留在中山。杨延昭与杨嗣、石普多次请求增加兵力,主动出击,傅潜都不答应。更有甚者,他还刻意掩盖部下抗辽的功绩,妄图独占。这与当年的潘美等人何其类似,正因为如此懦弱的将领,才导致宋朝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史载"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直到真宗亲自前往大名督阵,毫无战意的傅潜才获罪流放。于此同时,真宗召见了当时名望甚高的杨延昭,真宗皇帝询问他有关边防的情势,杨延昭对答如流,谈吐不凡。

宋真宗非常满意,对诸位大臣说,"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并对延昭大加赏赐。这应该是杨延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皇帝。1000年,辽军再度南下。杨延昭在羊山埋伏下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叫阵,将辽军引诱到伏击圈后,伏兵四出,杨延昭又率众杀回,辽军大败,其领军大将当场阵亡。

此一阵大长宋军士气,杨延昭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因改羊山为杨山,或曰藏兵山。公元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再度发动进攻,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力主抵抗。

杨延昭当时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并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以为国耻,拒绝了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辽朝边界,破古城。辽人噤不敢言。

次年朝廷论功,杨延昭以功绩升莫州防御使。同年经宰相寇准荐举,任保州知州兼沿边都巡检使,紧接着就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成为高阳关路的最高军事长官。杨延昭完成了杨业未竟之梦,成为了河北前沿的总帅,统兵数万,防守天津至太行山下一线的边防。

可是宋真宗想和不想战,萧太后的初衷也不是要侵占大宋地盘,而是尽可能多地掠夺财物。于是双方签下了"澶渊之盟"。从此,金钱换和平成了大宋坚持的国策。杨延昭空有一腔爱国之心和一身非凡本领,却无用武之地。收复燕云遥遥无期,坚守本职岗位也许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zN_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