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汉灵帝为分大将军何进兵权设立西园八校尉,这八人最终结局如何?
2022-03-24 18:34:31 来源: 腾讯网

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为了分大将军何进兵权,于中平五年八月(188年),在京都洛阳西园招募壮丁设立的一支军事组织。

史书《三国志》对这件事也有记载:

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杰以为偏裨。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

灵帝纪曰: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

汉灵帝之所以设置这样一支军队,目的是想让幼子刘协接班。何进是太子刘辩的亲舅舅,自然是不肯答应的。汉灵帝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就得有制衡何进的力量。因此他就设置了这么一支军队。军队主要负责人从他最亲近的换种中挑选。蹇硕因壮健而有武略,所以担任了这个职务。

其他七个校尉都是当时豪杰,辅助蹇硕编练新军。

这八个人中有三个是大家熟知的,分别是曹操、袁绍和淳于琼。三人的结局演义中都有交代,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注:按照演义来看,袁绍和曹操是心向何进的。灵帝之所以选他们,可能考虑的是曹操的祖上是宦官,另外曹操和袁绍父辈都是朝廷大臣,为了权利应该能和有权柄的大将军何进相抗衡。

剩下的五个结局如何,我们一一介绍。

一、蹇硕

蹇硕的结局和演义差不多,灵帝死后,蹇硕有责任和义务按照灵帝的意思拥立刘协登基。但是灵帝驾崩的消息泄露了出去,大将军何进发难,拥立外甥太子刘辩当了皇帝。蹇硕也因事情败露被何进杀死。

二、鲍鸿

鲍鸿在入围西园之前,担任右扶风,公元185年韩遂等人叛乱,朝廷任命张温率军讨伐,时任右扶风的鲍鸿也参与了这场战争,并且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鲍鸿可能是这次作战的出色表现,公元188年组西苑军时被选中。

同年9月,鲍鸿奉命讨伐汝南郡葛陂县的黄巾军,取得大胜。次年的3月份因爆出贪污军饷过万,被豫州牧黄琬上奏弹劾,下狱,后死在狱中。

三、赵融

关于赵融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后来投靠了曹操。曹操念在同事一场的份上,对赵融也不错,任命他为“荡寇将军”,官至“光禄大夫”。演义中没有提及此人。

但在三国志祢衡骂曹事提了一嘴:

又问:“曹公、荀令君、赵荡寇皆足盖世乎?”衡称曹公不甚多;又见荀有仪容,赵有腹尺,因答曰:“文若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其意以为荀但有貌,赵健啖肉也。

这个稚长就是赵融(赵融字稚长)。

四、冯芳

冯芳的资料也不多。有两件事值得一说

1、冯芳是宦官曹节的女婿。

2、名士桓彬(少与蔡邕齐名)对他不够礼遇,冯芳诬陷桓彬为“酒党”,将其害死。

十常侍曹节死于这场宫廷内乱之中,作为女婿冯芳的结局应该也逃不过一死。

但《后汉书》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时太尉张颢﹑司徒樊陵﹑大鸿胪郭防﹑太仆曹陵﹑大司农冯方并与宦竖相姻私,公行货赂,并奏罢黜之,不纳。

也就是说冯芳在并没有死于这场内斗,后来还做到了大司农。

五、夏牟

夏牟在入围西园之前,担任的是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是汉朝掌管言论的官职。夏牟能入围有可能是汉灵帝手上确实没有什么可信任的人选,也有可能是因为谏议大夫掌管言论的特殊性。

大将军何进被杀之后,因与何进旧部分粮不均而被杀。

责任编辑:zN_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