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鲁迅祖父周福清,本想为儿子谋“福利”,却落得个家道中落的下场
2022-03-24 16:33:55 来源: 腾讯网

1893年,鲁迅的曾祖母去世。在鲁迅后来的自述中,说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家里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鲁迅曾祖母去世时,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正在朝中任内阁中书。因为母亲去世,所以要回家为母亲守制三年,古时称之为丁忧。

鲁迅故居

鲁迅的家族,在当地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从鲁迅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家里有田产,有仆人,有丫鬟,有奶妈,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当时绝对是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874年,周福清上任金溪县知县。在任期间,周福清虽然勤勤恳恳,但是奈何不懂官场的人情世故,官途坎坷,最终因为得罪了上司,以能力不足为由被罢免。虽然这个知县只当了四年,但这段官场生涯可以说就是周福清的巅峰时期了。

周福清和夫人

在为官这件事上,周福清既不贪赃枉法,又不懒惰懈怠,虽没有什么大本事,却也没什么过错。可是在当时的官场之中,这样的人是很难站稳脚跟的。

周福清虽然被罢了官,但是周家本来也没指望靠他做官赚钱活着。用鲁迅的话说就是,祖父做官虽然不用家里的钱,却也从来没拿回一分钱来。

1879年,凭借周家丰厚的家底,周福清买了一个内阁中书的文职,负责抄抄写写,基本与世无争。

其实如果周福清不再执迷不悟,哪怕是回家原地躺平,天天守着自己的家底睡大觉,也不至于落得个谁都不想看到的下场。四年后,周福清的母亲去世,依清朝律法,官员父母去世,必须离开官位回家守丧三年。周福清明白,自己折腾了这么多年,自己一离开这个位子,三年后再回去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人脉,给周家子孙谋点福利。

举人考试

周福清回老家不久,恰逢这年八月有举人考试,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以周吉为名参加了这次考试。而周福清又得知,主持这次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是殷如璋,此人是22年前跟自己一起考中的同期进士。于是,周福清就想利用这层关系让儿子“少走点弯路”。

七月二十五日,周福清秘密乘船赶往苏州,打算在殷如璋赴任的路上拦截。他准备好“关节条子”,静候殷如璋。“关节”就是指作弊者与考官约定好,在考题诗文中用几个字眼做记号,周福清将关节定为“宸忠”、“茂育”四字。另外,周福清还许诺事成之后给殷如璋“洋银一万两”。他用两张纸将这些事宜写好,命人送到殷如璋手上。

要说这周福清,考虑得也比较全面,因为做贼心虚,他不方便露面,所以让一个叫陶阿顺的下人去与殷如璋接头。周福清告诉陶阿顺,争取得到大人的亲自接见,如果拒绝接见再投信函。

陶阿顺虽然满口答应,可是他一介粗人,又刚来周家不久,来到殷如璋的船下后,早就把周福清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为了图省事直接把信函交给了殷如璋的仆人。

此时,苏州知府王仁堪正在船上拜访殷如璋。仆人进房间后,直接把书信递给了殷如璋。要知道,考官在赴任路上,是不能随便接收信函的。这个仆人也不太机灵,竟当着知府的面直接把信递给了殷如璋。殷如璋一脸尴尬,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把信递给王仁堪,让他代替自己打开。结果显而易见,周福清贿赂考官,企图作弊的事证据确凿。随即,王仁堪命人立刻捉拿送信之人,殷如璋也勃然大怒,表示一定要将信和人交给官府查办。

另一方面,周福清还在焦躁地等待家丁送信归来,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察觉到事情不妙,于是逃到了上海,准备秘密逃回浙江,制造不在场证据。然而,这一切都没什么用,因为还有个关在牢里的陶阿顺。陶阿顺早就供出了一切,并表示信是周福清吩咐送的,里面写的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八月底,周福清潜回到了老家。此时的他早已成了一名通缉犯,朝廷也下令革去其内阁中书的职位,命令严行查办。周福清自知难逃法网,索性直接投案自首,随即被押往省城接受审理。

最后,周福清按照律例当被处斩,但是因为其“关节未成,赃未与人”,被判处“斩监侯”,定于来年秋后问斩,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死缓。周家赶忙斥巨资打点,耗尽了所有家底,最终周福清不断减刑,在被监禁八年后出狱,时年65岁。

鲁迅

而最惨的就要数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举人没考成,最终连秀才之名也被革去。从此一蹶不振,每日都会喝得酩酊大醉,最后郁郁而终,病死的时候才36岁。贪婪和欲望,最终毁了周家。

自此之后,周家彻底没落。曾经的名门望族,在当地也彻底销声匿迹。周家曾经的兴盛,也只能在鲁迅的作品里见到了。

责任编辑:zN_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