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弭兵之会后晋楚争霸宣告终结,历史也逐步进入战国
2022-03-24 16:02:43 来源: 腾讯网

“弭”是平息的意思,“兵”是战争的意思,弭兵之会,就是为平息战争而举行的会盟,发生于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一共有两次,两次都由宋国牵头。

自从齐桓公率先称霸后,春秋列国就进入了争霸时期,各大国纷纷展示自己的实力,到处拉拢小国为附庸,拳头最大、盟国最多的那个,就是霸主。

大多数时候,霸主宝座的角逐者是晋国和楚国,可以将他们称为春秋的“两极”,除此之外,还有影响力颇大的“两强”——齐国和秦国,齐与晋勾勾搭搭,秦与楚长期结盟,双方组成两个阵营互相争斗。

偶尔的时候,秦跟齐也能做主角,与他们俩类似的还有后期加入的吴国和越国,其他国家只能沦为争霸战争的牺牲品了。

郑庄公

比如郑国,曾经也是小霸之国,郑庄公比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地位还高点,但齐桓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郑庄公的儿子们却忙于内斗,导致郑国衰落。加上尴尬的地理位置,郑国沦为晋楚争霸的主要战场,依附晋国,就遭到楚国的蹂躏;投靠楚国,就遭到晋国的肆虐。

与郑国为邻的宋国就要好得多,它跟晋国隔着郑国、卫国,跟楚国隔着陈国,跟齐国隔着鲁国,被打的机会比较小,长期是中等国家的领头羊,一度有称霸的想法。当然,在被楚国打到弹尽粮绝乃至易子而食后,宋国开始奉行“不结盟政策”。

地理位置处于晋楚中间,外交又相对中立的宋国,最终成为了弭兵之会的发起者。

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利用自己跟晋国正卿栾书、楚国令尹子重都是好朋友的关系,奔走于晋楚之间。加上此时晋楚相争暂处均势,楚国头疼于后方的吴国崛起,晋国被秦国和白狄的进攻拖住了脚步,双方都接受了华元的提议。

士燮

这一年,晋六卿之一的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在宋国西门外进行会盟,是为第一次弭兵之会。双方约定:晋楚两国不再交战,共同维护中原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这只是两国为了专注于解决后方问题的缓兵之计,晋楚两国自城濮之战以来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仇恨,哪是一纸条约就能完全化解的。

周简王八年(前578年),晋国挥兵向西,在麻隧大败秦军,解除了西部之忧。次年,晋国附庸郑国攻打楚国附庸许国,楚国于周简王十年(前576年)发兵攻打郑国、卫国。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楚郑议和,郑国与楚国结盟,并兴兵伐宋。而晋国得知附庸叛变,立马准备开战,郑国则向楚国求救,晋楚之间的第三次主力大战,就此展开。

晋楚两军在鄢陵大战,楚军战败,楚共王还被射伤一只眼睛,但这场战争楚军并没有全崩,郑国也未被晋国控制,之后晋楚两个阵营围绕着争夺郑国继续争斗,弭兵之会的合约早被抛到九霄云外。

湛阪之战示意图

周灵王十五年(前557年),晋军再度攻楚,与楚军在湛阪交战,大败楚军,晋军乘胜进攻楚国本土。这是晋国第三次在楚国本土作战,标志着鄢陵之战后楚国的战略缓冲已被极度压缩,加上吴国在后,已经难与晋国争霸。

获胜的晋国环顾四方,再无一个强敌,可对晋国公室而言,情况更加恶劣了,国内的卿大夫相互争斗,国君竟难以控制。晋国忙于内乱,楚国忙于外忧,都不怎么分得开身,于是在宋国的组织下,弭兵之会再度召开。

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请了13国的大夫,连同宋国在内,包含了“两极”、“两强”和中原的主要国家,各方订立盟约:“晋、楚之从交相见也。”而齐、秦除外。在晋强楚弱的情况下订立这种平等条约,或许是晋国的内部太不稳了吧。

弭兵之会

当然,平等是相对晋楚而言,齐、秦因为不用交保护费,也没什么损失,可那些中小国家就惨了,交两份钱就是负担加重一倍,如果国内经济跟不上,那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导致国家愈加衰弱。为了少交点保护费,鲁国甚至愿意把老脸丢光,自降身份,以求获得齐国附庸邾国一样的待遇(交的钱少)。

事实上,鲁国的这种担忧就是弭兵之会的一个影响,小国虽然获得了和平,但仍旧越来越弱,而大国却也没有变得更强,反而因为外部斗争的减少,内部斗争的剧烈程度直线上升。

尽管弭兵之会后四十余年晋楚再未交战,但晋国最终走向三分,齐国也被田氏取代,秦国没有在和平中崛起,反而是慢慢衰落了,到战国时期依然是“诸侯卑秦”,楚国更是直面新崛起的吴、越,国都都丢了一次。

不管怎么说,弭兵之会后,晋楚争霸宣告结束,春秋时期进入了最后阶段,开始了战国时期的孕育。

责任编辑:zN_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