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日本引进荷兰技术填湖造陆,增加了170平方公里土地
2022-03-24 08:35:11 来源: 腾讯网

日本人非常善于学习,学习的对象基本都是强者,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派出了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和文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又开始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各种先进技术,不过日本人一般不会照搬照抄,而且又比较极端,引进先进技术之后,常常会在日本结出不一样的果实。就比如日本造陆这件事,完全采用了荷兰技术,但与荷兰相比,产生的效果却有着显著不同。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由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大岛以及很多小岛组成,总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并不是一个小国,比英国、德国的面积都要大,但日本的地理环境却比较恶劣。

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据统计,全世界有10%的火山位于日本,全世界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发生在日本。再加上,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68%的国土为山地,只有近海地区存在狭小的平原。这种地理环境,始终让日本人有一种危机感。

为了摆脱困境,日本历史上多次寻求对外扩张,早在明朝时期,日本就曾入侵朝鲜半岛。到了近代,日本又发动了侵华战争。不过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对外扩张之路彻底破产,日本只好采用造陆的方式,增加土地。二战后,日本的人口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和居住问题,日本制定了造陆计划。

造陆计划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学习的对象。日本人经过认真地考察,选择了荷兰。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是低地国家之一。所谓低地国家,指的是欧洲西北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三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都非常接近,海拔都很低,特别是荷兰这个国家,大约有一半国土低于或者与海平面持平。

为了保障国土不被大海吞噬,早在14世纪,荷兰就建设了各种堤坝,水闸,与大海抗争,到了近代,荷兰又开始了大规模填海造陆,据统计,现在荷兰大约有20%的土地为填海而来。因此荷兰填海造陆的历史非常悠久,技术也非常先进。

荷兰最得意的作品是艾瑟尔湖。这片辽阔的湖泊,原本是一片大海,名叫须德海。为了防止海水侵蚀陆地,荷兰于1927年,建设了拦海大坝,将须德海变成了湖泊,后来又引入河水,不断排出海水,把咸水的须德海,变成了淡水的艾瑟尔湖。

随着艾瑟尔湖生态环境的改变,荷兰又在艾瑟尔湖沿岸造陆,新增土地约1600平方公里,现在艾瑟尔湖沿岸地区已经成为了荷兰主要的人口聚居区以及农业产区,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就位于艾瑟尔湖西南岸。而日本虽然引进了荷兰的造陆技术,但做法却比较极端,日本不仅在东京湾大规模填海造陆,还直接采用了填湖造陆的方式。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七十年代,是日本造陆的高峰期,二十多年间,日本在东京湾填出了大片土地,改善了东京湾地区的土地紧张状况。东京湾是日本主要的人口聚居地,因此在东京湾填海造陆,属于正当做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日本为了快速增加土地,还采用了填湖造陆的极端方式。1957年,日本在荷兰技术的支持下,在八郎泻开始了大规模的填湖造陆。

八郎泻原本是日本第二大湖泊,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经过大约7年的填湖造陆,日本增加了大约170平方公里土地。日本人在新增的土地上建设了一个村落,取名大泻村,移入了三千多人口,进行稻米种植。后来大泻村成为了日本的稻米产地之一,增加了日本的粮食产量,但代价却是水域面积的减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与荷兰的拦海造湖形成了对比,因此日本的做法一度让荷兰专家为之摇头,不过现在日本人已经非常后悔,有了这个教训,日本也提高了对其他湖泊的保护力度。

责任编辑:zN_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