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吗?为何一直争论不休?
2022-03-24 05:22:47 来源: 腾讯网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时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后出师表》呢,据说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的次年冬天,准备第二次北伐时,重新给后主刘禅上的表文。先后罗列了六条必须北伐的战略理由。最后,以一段总结性的文字表明了自己矢志不渝的决心。

东吴和魏国开战,曹修兵败以后,司马懿已经调回东面去了,又开始重点防范东吴了。诸葛亮就是趁魏国西部兵力空虚,这不也就意味着新的机会已经到来了吗,那么就试试呗。至于要怎么做呢,有人就认为了上一次功败垂成,是因为兵力人数不够,所以应该大力的增补兵源。但诸葛亮的观点和教训是,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所以第一就是要训练好士兵。

毕竟魏国是以骑兵为主的,单兵素质相当高,如果我们的训练搞不好,人再多也没法打好仗。当然了,蜀汉也有自己的精锐部队,叫虎步兵,也被称为中虎步兵。或是中军火步兵,这在史料当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第二个经验,那就是奖罚要分明,必须鼓舞士气。但凡有功劳的要奖,但凡有错误的,必须要处分。打仗很辛苦,能做到奖罚分明,士兵们自然就心服口服了。

当然,这一点诸葛亮是做得非常好的,无论是弄死了马素还是自降三级,这一点大家都是没脾气的。诸葛亮在这边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一回大家开始出来表达反对意见了,大家觉得这机会是啥机会啊,根本算不上机会吧,魏国再怎么被东吴玩儿了,也不至于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那边去嘛。而咱们呢,元气都还没恢复呢,就又跑过去开打呀,不太合理吧,而且上次失败到现在还有心理阴影呢。

北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浪费国力不说,还不容易见到成效,不如先等等看吧,实在要打,那也等多一段时间吗?等外部形式好转了,看清楚了,再派兵试一试。毫无疑问,国内开始出现了怀疑的声音,必须予以驳斥,你们觉得不合理,但是我孔明觉得合理啊。于是乎,诸葛亮又向后主上了一道出师表,哎,怎么他又来出师表了?上一次不是已经出过一份儿了吗?对,为了以示区别,所以后人称这一篇为《后出师表》。

在新的一份出师表当中,诸葛亮再次把自己的北伐思路全面阐述了一次,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一直不出征,那么就眼睁睁的看着曹魏一天天强大,最后会被他吞掉的。

到底该不该北伐众说纷纭,但实际上也是见仁见智嘛。要么保存国力,要么积极北伐,保存国力,蜀汉就是等死。积极北伐,可能会劳民伤财,但是却有取胜的希望,这是非常矛盾的,对于蜀汉而言,其实是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的。所以到底北不北伐,其实是争不出结论了。而诸葛亮本身是有大局观的,他想到的就是汉贼不两立,王爷不偏安,如果说诸葛亮是为了一己之私穷兵毒,劳民伤财。搞垮了国家,这肯定是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父了。

有观点认为这个《后出师表》并不是诸葛亮自己写的,因为整体的行为和当时诸葛亮兴奋的状态不相符,显得比较悲观。而作为描写三国正史的重要权威的《三国志》,陈寿写的时候也没有收录这个《后出师表》啊。

裴松之引用《三国志》的时候,引用汉景春秋的说法,说《后出师表》并没有收录于诸葛亮文集之中。而是出于东吴人的手笔墨迹当中,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吗,还有啊,这《后出师表》当中,好像还有个硬伤。

当中说了一句话,说自陈导汉中然丧诏,这里的赵指的就是赵云了,这不就等于说写后出师表的时候赵云已经去世了吗?即便我们走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对方也走了和平发展的道路,那又怎么样呢?我们现在才相当于一个州吗?国力弱小,而曹魏呢是我们的十倍以上,他们的发展速度规模把我们远远地甩出几条街去呀。

《后出师表》到底是不是诸葛亮写的,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我们要知道它的内容,它所表达的意思。

责任编辑:zN_2416